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姚敏 《国土资源》2014,(2):63-63
近日,黑龙江省地矿局所属区域地质调查所承担的黑龙江省通河县乌鸦泡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通热一井,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单孔验收。该地热井井口出水温度可达43摄氏度,水量达每小时100吨以上,成为黑龙江省地热资源勘查领域的重大突破。据专家介绍,这一地区地热资源潜力巨大,极有可能发现一个大型或特大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2.
正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是国土资源部负责审批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34个重要矿种之一(授权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证)。管理好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应该从全省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高度,从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合理、有效、永续利用地热资源的角度,加强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5月24~25日,青海省召开贵德县扎仓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国务院原参事王秉忱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60多名省内科技人员,为贵德县扎仓沟及青海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会诊把脉,建言献策。院士专家实地考察贵德县扎仓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场后认为,贵德、共和盆地地热资源具有可梯级开发、综合利用的条件,对贵德、共和盆地深部可能存在的干热岩地热资源要做进一步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和勘查工作。针对进一步开发青海丰富的地热资源,院士专家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设置青海东  相似文献   

4.
地热是一种具很大开发潜力的新能源.针对江苏的地热资源,介绍了其成矿地质条件与分布情况,分析了开采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论述了资源的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提出了勘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7月23日,全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清理核查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常务副厅长周亚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地质环境处孙晓辉处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并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矿产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本文通过收集慈溪市历史地质资料,走访相关资深专家,提出该市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的初步设想,力求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地热资源是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地热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把以往分散和零乱的地热地质条件、普查勘探及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资料 ,通过文、图、表、声、像等形式综合地、直观地反映出来 ,以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规划、开发管理与利用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这次加快推进全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座谈会,是省厅召开的第一次专题研究地热工作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省各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在一些区域取得新突破的形  相似文献   

9.
周洪博 《国土资源》2016,(10):38-39
正我国地热资源地理分布不均,高温地热带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等高原地区,中低温地热田广泛分布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以及内陆沉积盆地。就目前勘查的可利用地热资源而论,中国西南地区最丰富,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再次为华东地区,东北、西北地区最少。东北地区稀缺的地热资源的开发与找寻伴随着极大的困难,需要通过开展深入的地热资源研究与合理勘查方法来应对风险。近十年来,辽宁本溪地区已经  相似文献   

10.
文登市地热资源现状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登市地热温泉资源丰富,且开发历史悠久。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地热资源,文登市国土资源局确立了"有效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区域温泉地质条件、资源勘查程度、温泉水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区内各地段产业结构特点、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按照走集约化开发、规模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整顿和规范文登地热资源开发秩序。通过强化温泉资源开发审批、建立勘查开发利用投入机制、加强温泉资源的勘查与保护工作和加大查处力度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资源的组成部分,分布广,利用价值大,既可缓解能源紧张矛盾,又有利于保护环境。该文分析了郓城县浅层地热能条件,对地埋管换热方式有关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对郓城县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了计算评价,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和抽水试验,结合区域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对山东省曹县城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条件有了初步认识,结合CD1号探采结合地热孔,对孔隙、岩溶裂隙型含水热储层及许庄复合热储层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对地热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地热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实现地热资源采灌均衡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已成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区重点研究内容。该文根据庆云县某典型小区(以下简称小区A)一个采暖季的开采、回灌监测数据,总结了水温、开采量、回灌量、水位及回灌率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及调查可知,庆云县回灌工程普遍存在地热尾水温度偏高、热利用效率偏低、地热尾水直接回灌引起管道腐蚀影响供暖效果等问题。针对地板辐射和暖气片采暖两种模式提出了换热技术和增加热泵机组的改进措施建议,既可提高热利用效率,又可保证供暖效果避免设备腐蚀,对庆云县地热供暖工程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河县馆陶组热储地热尾水回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回灌热储层条件、动力场特征、水化学及库容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商河县地热回灌地质条件。结合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回灌工程技术条件,对商河县地热尾水回灌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逐步推行地热尾水回灌。  相似文献   

15.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菏泽地热的开发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以供暖为主。该文介绍了地热单井供暖开发利用模式,对区内地热供暖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干热岩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具有热能大、分布广、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季节等自然条件影响的优势。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即进行了干热岩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而干热岩的勘查开发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开展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该文在简述国内外对干热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利津县干热岩的地热地质条件、干热岩的热储特征及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资源量,并提出了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郓城县岩溶热储回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地热资源利用规模的不断提高,郓城县岩溶热储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产生了热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为查明郓城县岩溶热储回灌能力,保障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展了同层对井回灌试验和示踪试验,并对水质、水温、水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回灌对热储层的水位、水质、水温影响小,岩溶热储层内水力联系强,热水运移速度为10.46 m/h,回灌水水温对热储层最大自然回灌量影响较大,当开采量小于130 m~3/h时,回灌率可达100%,回灌条件适宜。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临沂市被授牌为"中国地热城"。区内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时间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研究临沂市费县上冶地区的地质背景、地热地质特征,探求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形成、发育的机理,对于指导区域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上冶地区南部奥陶纪马家沟群地层直接出露,大气降水直接或者间接补给岩溶热储含水层。近SN向的上冶东岭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蒙山断裂沟通,地下水通过断裂构造、岩溶孔洞、裂隙等通道向深部径流,受到大地热流的传导加热,在形成和运移过程中不断地溶滤热储围岩的各种化学成分。而上覆地层热导率低,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从而使得地热资源在该地赋存和聚集。深部岩溶热储类型为典型的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层状兼带状热储。  相似文献   

19.
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口岸。为了研究错那地区地热田的水化学特征与物源机制,通过对研究区的温泉点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化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条件,使用piper三线图和Gibbs图等分析了水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在阐明几种主要的地热温度计原理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地球化学温度计和多矿物平衡图解法对研究区地下热水进行了温度估算。基于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热储温度为117℃左右,分析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Na型为主,并进行了相应的地热资源评价。这有助于查明地下热水物质来源,探明该地区地热资源,以便在今后为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结构的逐步改变。   相似文献   

20.
潍坊市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调查区内浅层地热热容量可折合标准煤1355.28万t,利用范围较广。该文对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勘查论证不充分,开发过程和开发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为综合开发利用该资源,改善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