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于2013年6月底,前往芦山、雅安和成都等在“4·20”芦山地震中震感强烈的村镇,对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开展了采集与调研.通过设计宏观异常调研问卷,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共收集134份问卷,其中含有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88条,包括动物、气象、地声、地磁、地下流体、地雾、人体7种类型.通过调研以及对调研问卷的分析表明,芦山地震前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和范围的宏观异常现象,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前宏观异常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调研中还发现与城市相比,农村因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自然现象相对少受人为干扰,是地震前宏观异常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该加强广大农村地区地震的认知培训和宏观异常上报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专群结合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越来越多地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通过对地震宏观异常的分析,确定地震宏观异常主题的描述方式,选取特征关键词,构建特征向量空间,利用向量空间模型计算主题相关度,从而实现面向地震宏观异常的主题爬虫.在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主题爬虫与传统爬虫的信息采集工作,结果表明,主题爬虫在单位时间内可获取更多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这也验证了主题爬虫在地震宏观异常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传统爬虫相比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震前宏观前兆异常总体特征,论述了沿主要构造部位建立密集型宏观观测网的科学性,指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联户哨是基层地震宏观哨的最佳组织形式,结合河北省16年工作的实践,概括了地震宏观哨在增强民众防灾意识、地震临前信息监视和密切地震部门与民众联系三方面的作用,从而阐明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宏观观测工作是群测群防的一项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北-尚义地震宏观异常的震后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五洲  车用太 《地震地质》1998,20(2):88-188
根据对张北-尚义地震宏观异常的震后现场调查结果,统计了各类宏观异常的异常数量与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宏观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宏观异常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震短临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1998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震群同的多种宏观前兆异常现象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叙述了在同-阳高地前宏观前铛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这些宏观前兆异常 时、空、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得出此次地震宏观前兆异常主要表现在突发性,害有兆异常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与烈度成正比,异常的空间展布方向与地震活动构造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21日和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后发生两次MS7.3地震,两次地震震中相距110 km. 根据大震现场考察的结果,两次地震的宏观异常表现有较大差异.本文从发震构造、 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角度,结合发震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分析了两次于田地震宏观异常异同点的可能原因, 初步总结了新疆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 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并结合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观测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现阶段的地震宏观观测给出一些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万永芳  秦乃岗 《华南地震》2003,23(1):98-100
2001年10月底广州东山湖水面出现宏观异常现象,市民怀疑为地震前兆异常。经过对异常的调查落实,结合广东省地震形势及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准确判断东山湖的异常现象并非地震宏观异常现象,消除了市民的不安与恐慌。  相似文献   

8.
地震宏观异常与临震预测成功的希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异常指人类用感官可直接觉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不正常现象,其中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现象称其为地震宏观异常.我国近4000年历史资料中,有十分丰富的有关地震宏观异常的记载,甚至有一些利用宏观异常试图预测地震与防震减灾的记载.我国现代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也表明,地震前确实存在大量的宏观异常,若能够观察、收集、整理与分析这些异常就有可能实现成功的临震预测,尤其为临震时间预测,可取得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MS8.0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宏观前兆异常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与能力之后,认为汶川MS8.0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认为汶川MS8.0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数量偏少,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地下流体异常与明显的宏观临震异常;还认为震前作出预测可能困难,但震前有所觉察应是可能的。为提高中国地震预测能力,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监测、预测、研究三分离"的管理机制和"专业与地方两条线"的管理体制,要改变地震日常分析预报中"电脑代替人脑"的工作现状和过早地"程式化与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要提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要重视前兆异常的震前调查与落实,要重视宏观异常的监测与研究等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如动物行为异常、地下水和温泉变化等的性质,是根据与日本某些大地震有关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作强烈地震的临震预报,详细叙述了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程式  杜方 《四川地震》2001,(3):1-4,45
通过对地震预测实践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震例总结,提练出一套预报6级以上强震的综合预测决策判据:根据突变异常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预测震级;根据突变异常的准同步涌现和某些外部触发因素预测发震时间;根据综合前兆异常相对集中区中地震活动性异常与前兆异常、宏观异常与微观异常配套出现来预测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3.
从断层气测量结果看德,都地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德都震区、宏观异常区、两个火山口等四条断层气(土壤氡含量)剖面测量结果与德都地震的宏观异常资料的对比分析,对德都地震的形成原因、发生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德都地震是一次区域性构造活动事件,并与岩浆活动起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人的感觉能直接察觉到的自然界异常现象,本研究在芦山地震后,针对公众通过微博发布的异常信息进行搜集,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信誉度和关联度四方面对公众提供的微博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筛选的方法,并根据筛选后的信息从时间角度、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芦山地震前后宏观异常信息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后是有宏观异常出现的,公众关注的异常种类主要为动物异常与天气异常;震前发生宏观异常占宏观异常总数的67%,但仅有30%被发布;微博发布的宏观异常信息中,大多位于距离震中较远的成都市,而非震中地区.微博信息可以作为宏观异常信息的一个主要的及时信息来源,有助于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鲁甸6.5级地震地下流体典型异常与前兆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川滇地区前兆台网资料,结合异常现场核实工作结果,对鲁甸6.5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遵循地震分析预报的基本思路,按照长期、中期、短期趋势异常、临震异常和宏观异常阐述了鲁甸6.5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现象。结果表明,长期和中期趋势背景异常主要出现在距震中300~500km范围,短期趋势和临震及宏观异常集中于震中区100km范围内。这种流体异常特征反映了在较高密度的观测点区域,可以观测到流体活动加剧的前兆现象,有利于判定地震危险区和短期阶段跟踪分析。区域应力加载作用可能引起的断裂带裂隙的开启与闭合,导致温泉和井水温、深部气体与承压井水位的持续变化;水岩反应加剧和地下水混合作用增强,使地下水离子组分浓度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显著宏观异常。在一定密度的前兆观测地区,能够获取用于判定地震危险性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1995年海南东方近海5.2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宏观烈度,地震序列特征,前兆异常以及地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该区及附近地区仍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汶川地震后安徽省前兆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和各宏观观测点上报的宏观地下水变化资料.通过分析安徽省流体异常点的分布与断裂构造之间的关系,探讨汶川地震通过大地构造上的关联可能对安徽产生影响的敏感位置.还使用了汶川地震后安徽省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分析了地震主体活动区域与流体异常集中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震例,探讨了未来地震...  相似文献   

18.
叶建刚  胡益兴 《山西地震》2001,(4):34-35,39
历次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正确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到底是地震前兆异常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这对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分析地下水宏观异常的问题,提出了在分析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宏观异常的双重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宏观异常的大规模出现是地壳强烈活动的重要标志 ,常与其后的强震活动相关。中国多次强震短临预测的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规模的宏观异常。然而 ,宏观异常也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可作为重要的地震短临前兆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 ,不具有前兆的性质。因此 ,在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中 ,应大力加强宏观异常的观察、观测、分析与研究 ,识别地震前兆与构造活动异常的区别 ,使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自70年代建成监测台网以来,发生几次中强地震,其中包括邻近地区朝鲜境内的天摩山5.7级地震和殷栗5.5级地震,为了更多地挖掘我省中强地震异常信息,更好地寻求预报指标,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做了有关计算,发现该地震前,辽东半岛及邻近海域地震异常明显,宏观异常丰富,其主要异常标志类似于海城,营口,彰武中强地震,因此,殷栗地震异常总结对于确定我省中强地震预报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