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淮河上游幹支流發源地,伏牛山、嵩山、桐柏山一帶,有兩種不同體系的構造線存在着。按其生成時代的新老來劃分,一種可以北45°—60°西的構造線來代表,另一種則為近東西向的構造線。在淮河上游南灣、薄山、白沙等水庫的地質調查中,曾斷續地看到北45°—60°西方向的褶皺及衝斷層,也有同樣方  相似文献   

2.
王建章 《地质论评》1957,17(1):30-46
前言根據國家的需要,我們在甘肅省河西走廊山丹、永昌一帶,展開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一年多來所發現和證實的構造現象,首先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印像,就是斷裂線的頻率分布極不均匀。某些地區如山丹(新河)一帶呈高頻率的斷裂和強烈的揉褶,如新  相似文献   

3.
苏联工业迫切要求不斷地擴大矿物原料基地。地質学这门研究地球發展史、礦產生成及分佈的規律性的科學,在解决这一問題中就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每年我國的地質科学研究所派出大批勘探醱去往國內各個地區。科学家們確定各种岩層的構造特徵与其生成年代和分佈範圍。地質学家掌握住地殼的構造和有用礦物的生成條  相似文献   

4.
在“穩定地塊與大地槽摺皺帶的構造和發展特點及其中生成之煤田的規律性”一文中(蘇聯煤礦專家報告第一輯),霍敏多夫斯基專家曾指出:“山前凹地(邊緣凹地)煤田,一般擁有大埋藏量,煤質能有數種,其中不乏煉焦煤,這種煤田是有很大的工業價值的”。據近年來蘇聯學者克拉辛寧尼可夫等人的研究,有許多原來認為是大地槽沉積的重要煤盆地,例如頓湼茨、魯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研究所于最近所收到各地寄來的寒武紀化石標本中,以內蒙古陰山(大青山)的標本特别具有地層分佈上的意義。陰山山脈从來部下知道有寒武紀的存在,地質学家都認為該區在塞武紀時期是一塊古陸。最近黄汲清教授在地質学報34卷3期發表的「中國區域地質的特徵」一文裏所指的「內蒙地軸」,主要是大青山,包括狼山和烏拉山等區域。在这篇文章裏,他指出这個所謂『地軸』:「主要是前震且紀結晶片岩所成的地塊,成約东西走向的條帶狀。自震旦纪以來它是長期在侵蝕中,所以也是一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境内所见到的大地構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發展歷史也是非常复雜的。在这里,有若干构造单元具有地台的性质,可是在漫长的地质史中,它们表现相当高度的活动性,它们的沉積盖层往往褶皺成山;这一特性和我們一向所理解的地台,如俄罗斯地台的特性颇不相同。另有若干構造單元具有地槽的性質,可是經过强烈的造山运动以后,他们并  相似文献   

7.
三、柴达木盆地日基底性質和表層褶皺在柴达木厚达1000公尺的中、新生代沉積之下的盆地基底,以往被認为是“加里东褶皺基礎”(黄汲清),而且“阿尔金山中的褶皺構造可能与盆地基底是一致的”(張文佑)。形成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把柴达木边緣的变質岩系認为是下古生代的“南山系”。1956年地質部石油普查隊在祁連山南麓發現了  相似文献   

8.
大地構造学的研究,是在綜合已有地質資料的基础上,从發生学或历史地质学的观点出發,借助于地层及岩相的分析,來研究大地構造的發育与演化,划分地壳运动的旋迴,探討地台和地槽的演变与岩浆活动的过程,借以了解矿床生成与分布的規律;它是緊密结合生产实践的一門科学。关于中國的大地構造問題,我國地质学家已發表过不少的文章,特别在解放后,由于苏联先進地質科学的启发与苏联專家具体的  相似文献   

9.
自翁文灏先生唱燕山運動之說,一時言中國地質構造者莫不宗之。顧以其時調查未遍,立論往往有所出入。卽翁先生亦復前後稍異其辭,始謂燕山運動在侏羅紀末,白堊紀前,繼乃分爲甲乙二期,而以其間爲火山活動期。甲期在侏羅紀末白堊紀初,謂之緒動。乙期在下白堊紀火山岩系之後,以盛大褶曲及逆掩斷層  相似文献   

10.
一、結搆要素为了解决許多與生產有關的实際問题和建立正確的宇宙观,在我們所需要掌握的奋門科學中,構造地質学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它的任務是鑑定地球上各個地區的岩石基盤的各種構成的形象和變動的蹤迹,從而一方面確定地下有別矿藏分佈的情况和選定适合於大規模建築的地基,而另一方面闆明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地殼,在它  相似文献   

11.
“我國大地構造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学習辯証唯物主义后的点滴体会)”一文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开展学術自由討論而寫的。另一方面,李四光副院長在1955年1月地質学会年会上,也提出討論中國大地構造問題,所以著者也就更觉得有必要,鼓起勇气來嘗試地提出一些問題,供同志们討論和批評。  相似文献   

12.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瑞士國華來縣素女蜂破金瓜峰一帶之地質研究黄汲清著“Etudes géologiques de la région Weissmies-Portjengrat (Valais),內容法文七十六頁,外有插圖十八  相似文献   

13.
引論地壳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這種運動的發展,表現為種種的構造運動,造成各種構造類型。所有的構造運動可以分為四大類:即升降運動、褶皺運動、斷裂運動以及岩漿活動。這些運動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統一的地球內部物質運動的不同表現,因此,當我們把野外觀察的資料(即各種構造變動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就可以推究出這  相似文献   

14.
在一份正式的地質報告中,为了更好地表示調查區域的地質構造,往往附有構造綱要圖。在編製礦產预测圖時,也往往將預測區的構造用編製構造綱要圖的方法表示出來,以便了解該區構造條件对矿產的控制。当然对地質圖加以分析也能了解一個地區的構造,但是如果有一張構造綱要圖,則能立即从構造綱要图上一目了然地認識全區構造。尤其在構造變動劇烈或有好幾套構造系統複合的情况下,構造綱要圖在表示一個地區構造的作用上則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問題的提出 1956年我和常隆慶先生編寫的中等地質学校試用教材:“中國地質学”一書出版后,曾接到很多学校和野外工作同志的來信,提出了許多宝貴意見和問題。其中涉及大地構造術語的問題較多,綜合起來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一)为什么各个書上使用的大地構造術語不一致?譬如陸台,地台,古陸,地盾等  相似文献   

16.
正確地劃分岩石等級是貫徹執行統一生產定額的重要環節。目前各地由於劃定岩石等級的方法不一致,因此所劃定的岩石等級,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其結果直接影響了統一定額的先進性,以致在實行計件工資中,不能正確地貫徹按勞付酬的原則;在試行設計預算時,不能準確地考核完成計劃情況。 據我們了解,各地劃定岩石等級的方法,大致上可以綜合為如下幾種: 第一種:以岩石名稱劃級。首先鑑定某种岩石的組織結構,礦物成分等因素,確定岩石名稱,然後按照  相似文献   

17.
聶宗笙 《地质论评》1957,17(3):352-358
一.中朝陸台分異活化中國東部地質構造的基本特徵,相對於西部地區,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一般稱之為中國陸台。眾所周知,呂梁運動後,中國陸台已經形成,但在其後的地質發展歷史中,在後期,某些地區繼承地殼的活動性,又重新活躍化。明顯的表現出活躍化的地區,在  相似文献   

18.
羅志立 《地质论评》1957,17(4):417-422
四川盆地三疊系地層,過去曾經不少地質學家研究過,對時代的劃分及岩相的變化,發表了不少極有價值的文章。可是,對中下三疊系分界問題(即“銅街子”系應屬下三疊紀或中三疊紀的問題),還有爭論;而中上三疊系,統稱為嘉陵江石灰岩,它們的彼此劃分也無較確定的意見。這雖是一個地層問題,但確對目前四川盆地勘探三疊系的  相似文献   

19.
刘之远 《地质学报》1951,(Z1):1-8,98,99
湖北省西南部地質構造形態,可以分別為華夏式與新華夏式。華夏式構造為本區主要構造形式,走向東北——西南。顯著的褶縐有十一個背斜(看附圖F2-4,F6,F8,F11,F13-15,F17,F21),十二個向斜(F1,F5,F7,F9-10,F11F16,F19,F20-22,F26);還有九個逆掩斷層(T3-11)。褶縐形狀是寬而長,各軸向略呈平行,有向兩端延長達幾百公里的,有向一端延展的,或兩端傾消的。較新地層居向斜中部,較老地層居背軸軸部。向斜軸部地層傾斜平緩(傾角15°—30°),在兩翼傾斜較陡(傾角35°—70°),有時直立。至於逆掩斷層(T3-11),斷層走向與褶縐走向相同,T3(看附图)是最顯著的,向兩端延長达60公里,斷層面傾向西北,上衝體從西北向东南推動。其餘斷層延長較短,上衝體有從西北向東南,亦有從東南向西北推動,情况不一。新華夏式構造在本區內居次。褶縐走向北北东—南南西,成狭而長的形狀。向斜軸部地層傾斜較陡(傾角45°—80°),而在背斜軸部傾斜較緩。属於此系的逆掩斷層,T1在齊嶽山之东麓,T2在川利縣之西,T9在咸豐縣之南,T11及T12都在F18向斜西翼。斷層走向都是北北東-南南西,舆褶縐走向相同。 華夏式與新华夏式二系構造干涉現象異常顯著,如向斜(F1)軸部被逆掩斷層(T2)截割為二,背斜(F13)的西南段被逆掩斷層阻切,向斜與背斜原來都成東北—西南走向,被成北北東—南南西向的逆掩斷層所阻切。亦有褶縐受阻撓而折轉成北北東—南南西向,如F7,F8,F10;可以證明華夏式構造受新華夏式構造所阻切。 華夏式被新華夏式所截切或干涉,二者造山運動時期,自然前者較早,約在白堊纪的後期;後者較晚,在白堊紀之後,可能在第三紀初期。  相似文献   

20.
印度最大的金礦——科拉(Kolar)金礦,位于印度半島南端迈索尔(Mysore)邦內班加罗尔(Bangdiore)地方。其东方有浸入花崗岩体,礦床工業类型屬于高溫热液礦床,呈脉狀產在前寒武紀变質岩系中。印度半島是前寒武紀的古陸,迈索尔出露的岩系大都是达尔瓦尔(Dharwar)系(約和我國五台系相当),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