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在35、110、220、500、800kV 5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开展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观测实验,从数据完整率、多路径、信噪比、观测值与周跳比4项指标对各测试站点的GNSS观测数据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电压等级下电磁环境对各GNSS系统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等级下电磁环境对各GNSS系统的观测数据质量无负影响,该结论为论证变电站建设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站)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研制状态,全面确认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监测站接收机性能,为后续GNSS接收机数据的质量评定做出贡献.?基于iGMAS多品牌接收机比测实验,通过对多个品牌监测接收机多系统不同频点观测数据质量(完整率、多路径、周跳比、观测噪声)及零基线相对定位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民生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控制点勘选的限制因素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GNSS控制点勘选工作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提升GNSS控制点勘选工作效率,减轻GNSS控制点勘选难度,特开展了多种特定观测环境下GNSS数据质量分析,结果表明:GNSS控制点数据质量对距离变电站、水面远近没有影响;光滑连片铁皮建(构)筑物对距离100 m的GNSS控制点观测数据质量无影响;扼流圈天线可以极大地提高GNSS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接收机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现导航定位的终端仪器,不同型号GNSS接收机RTK测量精度与周围环境条件相关。选取4种不同型号的双频GNSS接收机,分别在良好的观测环境和特殊观测环境下,采用CORS模式进行RTK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粗差检验和处理,分析其测量精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型号GNSS接收机在不同环境下RTK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有所差异,不同观测环境对接收机RTK测量精度影响程度不一致,以期为工程实践中仪器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径效应是影响GNSS接收机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误差因素之一。首先,介绍了多径效应及其信号特性,分析了多径效应对GNSS接收机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阐述了三种GNSS接收机观测数据多径效应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给出了多径效应分析结果,最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多径效应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Android系统开放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数据观测值,开发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获取GNSS原始观测数据.本文选取小米8和华为P30手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机输出的原始GNSS观测数据进行研究,从多路径效应、数据载噪比方面分析数据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测量型接收机,安卓智能手机的原始观测值载噪比较低且多路径效应严重.   相似文献   

7.
电离层闪烁是引起GNSS接收机性能降低甚至失锁的重要环境干扰因素。利用实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电离层闪烁活动强度下,不同GNSS系统(BD和GPS)接收机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电离层闪烁较弱时(S4〈0.3),两种接收机均可以实现基本的定位功能;电离层闪烁较强(S4〉0.7),且持续时间较长时,不同GNSS接收机将出现定位结果的抖动、跳变或失去定位能力;GNSS接收机应对电离层闪烁影响的能力与接收机设计相关。研究结果可作为抗闪烁接收机开发或闪烁影响分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量GNSS接收机检测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对BDS、GPS导航系统下多系统兼容定位的GNSS接收机的性能展开讨论,得出GNSS接收机标称精度适用于BDS系统的结论,有利于GNSS接收机检定工作的开展,提高GNSS接收机检定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GNSS多模系统的接收机种类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福建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需要,对目前国内建设CORS站的GNSS接收机静态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以研究多模卫星观测系统的数据质量,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站为CORS系统提供实时连续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基站接收机性能和数据质量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一种多星座基站接收机设计方法,利用ARM9处理器搭建嵌入式硬件平台,完成Linux操作系统移植裁剪,集成我国自主的GNSS板卡(UB380)研制出专用接收机(S6535B),该接收机兼容BDS/GPS/GLO三系统八频点数据,具备网络通讯、串行通讯、显示存储等功能模块。该接收机已在天津市CORS工程实践应用,通过多站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多星座系统的PDOP值小于2,全天多路径效应值MP1小于0.05 m,MP2小于0.17 m,数据完整性大于95%,信噪比SNR1和SNR2大于40 dB/Hz,观测数据质量较好,满足CORS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The mitig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has a fundamental role i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when a high level of availability is required. Several electromagnetic sources, in fact, might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Galileo receivers, and their effects can be either in-band (i.e., secondary harmonics generated by transmitters of oth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due to non-linearity distortions) or out-of-band (i.e., strong signals that occupy frequency bandwidths very close to GNSS band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real out-of-band signals on GNSS receivers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n the overall receiver chai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In particular,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spectrum at the front-end output, on 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behavior, as well as on the digital processing stages (sign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at the analog digital converter (ADC) output. This study refers to several experi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s performed in interfered areas of downtown Torino (Italy). The obtained results underline how digital/analog TV transmissions represent a potential interference source for GNSS applications and might be critical for the safety of life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市场对高精度定位需求增加,基于低成本小型化设备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定位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以低成本多系统GNSS接收机μ-blox M8P型号为例,分析其观测数据质量,研究其伪距单点定位和单频载波相对定位的定位性能和特点,为低成本GNSS接收机高精度定位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结果表明,与测量型接收机相比,μ-blox输出GNSS观测值的载噪比略小,伪距和载波相位的测量噪声较大. 静态模式下,μ-blox的单频载波相对定位(基线长度约为430 m)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城市环境动态模式下,其单频载波相对定位可提供亚米级至米级的定位精度. 信号受限环境下,GPS/GLONASS双系统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3.
GNSS接收机数据质量是接收机实现各项功能、向用户提供各项服务的基础。针对当前GNSS数据质量核验方法和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分析方法不系统的问题,文中分析一种综合利用TEQC、GAMIT、RTKLIB三款软件进行GNSS数据质量分析的方法,并给出相应质量分析指标。以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网络中基准站数据为基础,对北斗三模接收机和GPS/GLONASS双模接收机数据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石景山和牛口峪两个站数据质量整体较差,mp1大于0.5m,mp2大于0.75m,周跳比小于2 000。对影响数据质量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实地勘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质量分析方法所判断出的问题同实地勘察结果一致,验证本方法的实用性。最后针对基准站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建议,并对改善后该站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各项指标均达标。  相似文献   

14.
GNSS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受观测噪声和接收机钟跳等的影响,其周跳检验量序列随时间发生变化。为构造稳健而又敏感的周跳检验量,需对不同系统的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而多路径效应和信噪比则是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分析了GPS与BDS卫星数据的多路径效应及信噪比,并提出了一种接收机时钟的钟跳探测方法,即采用双频相位观测值的O-C值,通过消电离层线性组合进行钟跳探测。  相似文献   

15.
精密定位的质量控制和完好性评估是实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应用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GNSS易受损害的城市峡谷等场景下,这种需求更加迫切.广域精密单点定位(PPP)瞬时分米级定位,利用GNSS三频信号形成的两个宽巷观测值可以实现单点单历元分米级定位.然而,在城市复杂环境中,反射信号、严重多路径以及其他信号干扰对定位造成的影响无法准确评估与识别,限制了PPP瞬时分米级单点定位的应用.完好性概念中的高级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ARAIM)可以计算用户定位误差最小置信区间的上限保护水平(PL)以评估定位有效性,可经过一定改进用于PPP瞬时定位的质量控制.针对当前ARAIM中计算PL的误差模型难以适应高精度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AIM PL算法,称其为BARAIM(Back Advanced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使用PPP三频组合观测值残差对ARAIM权与误差模型进行修正以计算PL.基于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下采集的车载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对PL的改进情况以及导航的可用性提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基于改进的B-ARAIM算法得到的PL,相比传统方法得到的PL更符合城市定位的需要,将PL降低了30%~70%.此方法有助于将ARAIM算法应用在高精度GNSS定位领域.  相似文献   

16.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弱信号环境下,GNSS信号易受到遮挡或者电磁干扰,严重影响导航定位的可靠性、连续性和精度. 针对此问题,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种GNSS和视觉观测紧组合导航定位方法. 首先基于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ORB-SLAM2开源平台求解得到视觉位置结果增量,再联合GNSS伪距观测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KF)进行组合定位解算. 采用实测的GNSS伪距观测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提升GNSS弱信号环境下导航定位的连续性和精度,还能在卫星数少于4颗时保持持续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测站观测环境变化对数据质量影响难以有效评估并削弱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通用于各类卫星导航系统的多路径误差半天球格网点建模方法(multi-point hemispherical grid model,MHGM)。该方法能够综合利用不同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系统的不同时期观测数据进行整体建模,显著削弱GNSS信号所受多路径误差影响,并图像化反演测站周围的多路径效应,确定信号干扰源的方位。算例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的强多路径环境下,模型改正后模糊度固定时段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残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统计值由0.983 cm降为0.318 cm,改善率高达67.7%。此外,MHGM建模结果中改正量较大的异常区域与对应测站处所架设挡板的方位相一致,能够反演出测站周围不同方向观测信号所受多路径误差影响。国际GNSS服务组织的历史观测数据在利用MHGM模型改正后,合计18年测试算例的观测值残差RMSE平均改善率达到29.5%。这对于评估测站观测环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状况,提升现有各类增强服务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