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論地壳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這種運動的發展,表現為種種的構造運動,造成各種構造類型。所有的構造運動可以分為四大類:即升降運動、褶皺運動、斷裂運動以及岩漿活動。這些運動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統一的地球內部物質運動的不同表現,因此,當我們把野外觀察的資料(即各種構造變動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就可以推究出這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當找到一種或一些可疑的或者難以肯定的矿物,而從地質條件上又認为有可能存在的時候,是不是僅記下那個地點,打一些標本帶回家再鑑定呢?是的,有這樣的做法。如果在室內鑑定證明了這是一種或一些有用矿物,那時候,就會發生一大堆的問題,如對產狀沒有詳加注意,矿體延長及礦化分佈情况究竟怎樣等等。由於不能肯定矿物,所以取的量很少,因为未能及  相似文献   

3.
鑽探工作中使用的φ65卡槽接手,經過長期工作以後,外徑一般都磨耗至52~58公厘了,這樣再在深井中工作,很容易拆斷。在目前鋼材缺乏,供应困難的情況下,我隊謝春泉同志,提出利用“紅包”的辦法來加厚卡槽接手,經過試用效果很好。其具體作法是:將廢鑽桿接手,加熱墩細,內孔縮小成圖之1所示的形狀;其次将廢鑽粒鑽頭,加熱剖開切成200×60×8公厘的鋼板(切開的尺寸可按墩細的接手的大小來決定),這時可將图中2所示的鋼板(共計兩塊),包在图中1的兩端外部,因而原接手兩端稍  相似文献   

4.
峨眉磷矿     
一到午夜時分,峨眉山的羣峯間,就有千百萬點晶瑩閃灼的光亮,從山溝里徐徐升起,然後,像霧海遠帆一樣,游來蕩去,時明時滅。這是峨眉山上特有的磷火,但在過去,却传說是朝拜峨眉山主神——普賢菩薩點的「明燈」。一九五一年四月,正當土地改革開始的時候,人民政府派出的磷矿考查團,來到了峨眉山。年老的工程師,年輕的地質勘查人員,在葛籐蔓生的山溝里活動開了。接着,槽探工人、打洞工人來了。他們發現了含磷的条紋礦、「泥巴矿」,發現了  相似文献   

5.
岩心鑽机的立軸是全部机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通过立軸上下兩端的卡盤才能使立軸齒轮接受过來的廻轉動力帶動整套鑽具廻轉進行鑽進。所以說立軸的堅固与否是与安全鑽進有直接关係的,但現場操作人員对这一點並不十分重視,認為立軸很厚不会出什么問題,因而平常在操作的時候,就很少注意防止立軸折斷事故,同時在檢  相似文献   

6.
靈活主動纘桿卡盤,是鑽探技師王明堂同志根據蘇聯使用主動鑽桿的原理,加以改進而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在地質勘探總局機電處的協助研究下已試製成功,並在東北106隊和華北115隊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證明這是一項有推廣價值的先進經驗。一、靈活主動鑽桿卡盤的构造它是由帶有6方卡瓦的主動卡盤和6稜的主動鑽桿組成,如圖1。6稜主動鑽桿試驗時用直徑68公厘的鑽铤加工製成的(正常使用時應另製,不應以貴重的鑽铤代用),其外形呈正6邊形,長4.5公尺,內徑28公厘,两端均為1吋4扣(方絲扣)的內絲扣。  相似文献   

7.
我國關於脊椎動物化石之研究,向以綏遠察哈爾及北方黃河流域為特著。南方各省,比較落後。但此等情形,不能遽斷南方各地之毫無希望有此等發見。最近廣西山洞動物群之採獲,與在湖北洋溪東湖系中鈍脚獸的尋得,都是顯明的告訴我們,只要我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國大地構造的方法問題 我國地质工作者研究大地構造是从兩方面進行的,一方面是純地質学的方法,这個方法是由國外大地構造学說而來的,根據各地質時代的古地理海陸分佈,沉積物的厚薄和相變、岩漿活動,以及褶皺斷裂程度,來劃分地殼為活動地帶(地槽)与穩定地帶(地台),將我國大地構造單位劃分為地台(前寒武紀)、加里东褶皺帶、華力西褶皺帶、燕山褶皺帶等等。按照这個方法,首先分析古老岩系以確定地台(前寒武紀),然後再分析較新岩系以確定以後的褶皺带(也就是新地台):另一方面是地质力学的方  相似文献   

9.
章鴻釗 《地质论评》1936,1(3):245-254
近余檢討中國地質故實,發見所謂震旦運動自後侏羅紀至後始新統,每於同一之法则下反復進行,其顯而易見者爲期有五,前已綜述而詳論之矣。(1)顧未将丁文江先生於雲南所見後三叠紀之地殼運動(2)歸併討論者,非忘之也,蓋丁先生所假定爲燕山運動首幕者,僅從緬甸印度支那等處借鑒而得,正待他日有以  相似文献   

10.
一、斷層的勘探分類有色金屬矿床在產狀方面一般頗不規則,在構造上如果又受到褶曲或斷裂的破壞,礦床的形狀更加複雜化,勘探時更須細緻從事。即使在規模巨大的煤矿或鐵矿區倘若同樣受到構造的影響也會增加在勘探中的困難。褶曲對礦床的產狀變化雖有影響,而在勘探時倘有綫索可循,但當矿脈遭受斷層破壞時则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否則勘探工程就會產生浪費。在勘探中所遇斷層,不按成因而按其明顯程度約可分為二類:一為無明顯斷层面的,一為有明顯斷層滑動面的。第一類斷層之特徵為破碎帶寬,有角礫岩,無一定的斷層滑動面,由於斷層兩壁多為厚層灰岩或砂岩,甚或其他上下岩層位對於對比的岩層,很難分辨斷层的性質,斷層走向或斷層錯動的方向,僅可能按角礫岩的礫石組成物質和礫石间粘結性的鬆緊程度,以及粘結物的性質來推斷其屬於逆斷層或正斷層。  相似文献   

11.
在金屬矿床水文地質调查進行地表測繪時,往往忽視了地貌資料和第四紀资料的收集,不編製地貌图和第四紀地質图,這是不對的。這會造成礦床水文地質調查的很大缺陷。地貌形態對地下水文的補給、運動、成因和儲水程度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地殼的昇降運動,會使垂直分帶和流動途徑改變,及岩石中各種鹽類與水溶液之間的穩定平衡被破壞,會產生岩石新的淋濾作用。這些,對礦床水文地質調查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57,17(1):135-135
首先編委會要感謝張同志的批評。編委會對地質學報的編輯工作是作得很差的,而且是很被動的。張同志的幾點批評非常正確,我們誠懇地接受,並在此後工作中努力改進。批評的第一點,即對礦產地質反映得太少,這主要由於編委會沒有主動地去組織稿件,一般  相似文献   

13.
丁驌 《地质论评》1937,2(2):161-168
(一) 什麽是冰川泥? 冰川泥Varve-clay是一種冰期的沉積物。當第四紀的時候,冰會將北美,北歐,中歐之大部淹覆起來。關於為什麼會有冰期,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本文中不便討論,不過冰曾掩覆着今日大陸之大部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許多人往往誤會冰期的起源是由於北極的冰生長,伸延而南,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由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343隊某區的地層非常複雜,表土、礫石、流砂及鐵帽等往往深達100公尺以上;2、3公尺,7、8公尺的空洞幾乎每個鑽孔都能遇到;同時10~20公尺厚的粉礦層也普遍存在,厚者往往達60公尺以上。這就給鑽進工作帶来極大的困難,井內事故不斷發生。為克服複雜地層給鑽進工作所帶來的困難,該隊曾使用過很多方法,茲就其中作者認為較好的一項方法介紹於下。一、操作方法 過去處理方法一般都採用加長粗徑鑽具至预定目的後反回取粉管接頭,並將粗徑鑽具遺留於井底,然後再下套管將其連接至井孔的方法來克服粗徑鑽具過長鑽機拉不動的困難。但,這種方法不但化費時间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1953年地質會議以後,我們队上也开始採用蘇聯先進的的觀測點工作方法,来填繪地質圖。一开始的時候,因為领会的不够,還不能很好地加以應用;主要的缺点是机械地用方格式來佈點,為了达到每平方公里面积观测點的定額,而有形成湊數的现象,這样  相似文献   

16.
在處理孔內擠夾鑽具事故時,往往最后剩下一段不太長的粗徑鑽具,因為擠夾的更緊,不易把它取上。這時一般處理方法是用起重機起拔,或用切管器切斷,甚至用鑽頭消滅。這些方法下僅要化費很長時間,付出很大體力勞動,而且有時还不可靠。採用同徑擴孔法,則可以大大减輕體力勞動,縮短處理時間,降低成本,並且很可靠。同徑擴孔一般稱為“半拉爪”擴孔,是處理擠夾鑽具事故的方法之一。當事故鑽具長度不超過0.7公尺,擴孔處的地层為6級以下岩石,不管用合金或鑽粒鑽進的孔都可擴。如果故障鑽具很長,已被切割器切成幾節仍不能取上,也可用此方法擴開一節取出一  相似文献   

17.
在鉛鋅礦床的工業類型中,要想很好地对一個礦區作出工業類型划分是很不容易的。它必須通过長期的地質勘探工作以后,才能得出該矿區礦床的初步評價和工業類型的概念。為了支援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使地質工作能為工業原料產地找出更多的後備資源,因而僅就我們去年參加廣西某地普查鉛鋅矿的工作体会和自己对該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岩(矿)石磁化率测定法(磁化率仪)在反映钻孔中岩层磁性变化规律方面的效果,对同一钻孔分别运用岩(矿)石磁化率测定法和井中磁化率测量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矿)石磁化率仪测定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作为井中磁化率测量的一部分,起到井中磁化率测量在准确确定矿层厚度、位置、矿层品位等方面的作用,避免测井设备的笨重所带来的麻烦,特别是能够弥补井中磁化率测量在有套管存在井段的严重数据不足之缺陷。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白马铁矿具有代表性的及及坪矿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和剖面实测的基础上,对白马含矿岩体各矿层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马含矿岩体可划分为四个矿层,各矿层富集的微量元素随着含铁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Ⅰ矿层显著富集V、Cr、Ni、Co等亲铁元素,Ⅱ、Ⅲ和Ⅳ矿层则相对富集Sr、Ba等亲石元素。各矿层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从Ⅰ矿层→Ⅱ矿层→Ⅲ矿层→Ⅳ矿层逐渐增加的特征,反映随着岩浆的演化有逐渐富集稀土元素的趋势。Ⅰ、Ⅱ、Ⅲ和Ⅳ矿层的δEu值分别为1.35、1.32、1.20和0.94,反映各矿层的结晶先后顺序为:Ⅰ矿层→Ⅱ矿层→Ⅲ矿层→Ⅳ矿层;总体上各矿层形成于相对还原的环境,且随着岩浆演化及磁铁矿的大量结晶,系统氧逸度逐渐降低。依据各矿层样品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配分曲线以及特征元素比值特征,认为白马岩体至少由两期(或两阶段)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侵入而成,其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与OIB相似,且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張有正 《地质论评》1957,17(3):310-323
一.區域地質簡述水口山所處在的大地構造單位,是位於江南古陸東南及華夏古陸西北側之間,大義山複式背斜鹽湖向斜之北端。約當於志留紀末期,本區地層受到加里東造山運動的影響,前泥盆紀地層發生褶曲與斷裂,隨後泥盆紀海開始由西南侵入,遂沉積了泥盆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