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电流互感器是现代电力变压器内部中具有保护功能的内部装置与部件,在电力变压器和电网结构中电流互感器具有电力控制、安全保护等设计功能,特别对于电力变压器短路和失灵有着良好地预防与控制功能。本研究从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系统组成,重点对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保护接线、参数调整进行了研讨,希望对电力系统和企业更好地运用电流互感器起到重点提示和要点强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是电网中传输功能与分配功能的重要枢纽,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变压器的稳定运行关系着电力用户的需要满足,同时也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变压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常会因电压、温度、电流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短路故障,作为变压器的生产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从变压器的生产出发,变压器绕组制造、整体装配、短路试验等环节进行了研讨,希望以工艺强化来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  相似文献   

3.
寇宗乾  李晋  吴广宁  刘刚  王建文 《冰川冻土》2003,25(Z1):144-148
研制了一套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用电流传感器, 对其幅频特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实际测试结果.运用该传感器对青藏铁路供电变压器中典型局部放电进行了检测, 获得了放电的"指纹"特征, 这可为大型变压器中不同放电源的识别和绝缘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套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用电流传感器,对其幅频特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际测试结果,运用该传感器对青藏铁路供电变压器中典型局部放电进行了检测,获得了放电的“指纹”特征,这可为大型变压器中不同放电源的识别和绝缘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变电所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其对用户的用电质量以及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运行机制逐渐实现了分布式自动化的结构模式。通信总线的选择关系着变电所传输电力的质量,选择性能优良总线,还能减少传输过程中电能的损耗问题。本文分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以及通信总线的选择,还介绍了变电站内设备层次划分情况,探讨了三个层次的关系,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变电所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全稳  王威  李臻 《地学前缘》2012,19(6):260-268
粒子起电问题是解决地球磁场起源中固体地球内部电流形成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引述电化学领域二相流起电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分析地球磁场起源的固体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双电层模型结构,即液/液界面双电层模型和液/固界面双电层模型,分析了地球外核物质流动及流动起电问题。在地球运动动力和运动定律作用下,地球外核物质的定向移动是形成地下电流、产生磁场的直接原因。研究了形成地磁场电流的一般算法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静电”的“动电”本质,讨论了双电层模型的适应性、起电电荷电性变化、局部气旋电流、磁异常等问题。指出固体地球内部物质起电电荷电性的改变是地磁场极性倒转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孙云博 《地下水》2014,(3):165-167
烟岗、跑马坪水电站地面厂房和压力管道处于雅砻江右岸高斜坡上,高边坡的稳定性是制约工程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高边坡的高度及评价的难度较大。根据高边坡的基本地质条件,采用块体结构理论及工程地质类比法对高边坡的稳定性做初步分析评价,认为高边坡主要由坚硬的中厚层石英岩组成的顺向坡,现状整体稳定,但层面裂隙与其它裂隙的组合影响边坡的局部稳定,工程开挖扰动会恶化顺向坡的稳定,建议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雷雨季节,空中的雷云所带的电荷越多,它们的电场强度和电压也越高。当两片带异性电荷的雷云接近时,就会将空气的绝缘击穿,发生强烈的云间放电,使正、负电荷中和。雷云在放电前,对大地具有数百万伏甚至数千万伏的电位差;一旦雷云对大地放电时,就会产生数万安甚至是数千万安的雷电流。这样强大的雷电流,不仅可以击毙人畜、烧焦树木和破坏建筑物,有时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下面就野外队药库和机台的防雷措施,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影响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效果的因素较多,巷道空腔对全空间电流场分布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论述了有限单元法模拟井下稳定电流场正演模型,介绍了全空间条件下三维模型中的点源电场的边值及变分问题;模拟在巷道内加载定点电流源,通过巷道影响因子研究巷道空腔对全空间稳定电流场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影响与巷道几何尺寸大小、供电电极布置及巷道围岩导电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接触单元对边坡稳定分析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必昌  王靖涛  程涛 《岩土力学》2006,27(7):1105-1108
在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接触单元的概念,基于局部破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例计算结果比较准确,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和准确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局部破坏理论的正确性和边坡软弱结构面是控制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GIS的一种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德刚  陆洪智 《地球科学》2002,27(3):326-328
开发配电GIS主要有3种组织: GIS厂商及GIS二次开发商、配电自动化厂商、电力系统单位.分析了他们在开发中的优势与劣势, 提出一种把配电GIS系统分层, 由GIS厂商开发配电GIS平台, 自动化厂商及电力系统单位在该平台上进行2次开发的模式.论述了配电GIS平台的功能范围及海量数据管理、拓扑关系管理、设备库、按设备分层的拓扑关系模型、组件技术等关键技术, 并介绍了这种模式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2.
张诚 《水文》2007,27(3):60-62
本文概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结合目前已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情况,对系统中数据采集传感器、通信设备终端、电源和避雷系统等设备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拱坝所承受的荷载大部分都通过拱的作用传到两岸拱座岩体,拱坝所具有的一切优点都是建立在拱座稳定的基础上的,因此拱座是确定拱坝稳定的关键部位,拱座变形及抗滑稳定问题是拱坝建设中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拱座在开挖过程中揭露两条长大结构面。本文从工程地质条件着手,在可研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布置专项勘探,并充分利用施工揭露,查明了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大比例尺编录及物探测试,实现了结构面充填物性状的定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评价及数值计算分析结构面对拱座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条结构面为典型灰岩地区后期溶蚀作用改造前期构造痕迹形成的溶蚀性小断层,充填物以钙质胶结为主,胶结紧密,局部溶蚀性状较差,充填物中软弱物质断续分布,多为坚硬岩体直接接触;受其空间分布特征影响,结构面会引起拱座岩体局部应力集中,但对拱座抗滑稳定性无影响。所获得的成果基本形成了拱座岩体长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的系统方法,可应用于现场实际工程,对拱坝的勘测、设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DY-1型电压调控仪的设计思想和仪器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文中着重讨论了调压方法和保护电路的功能。该仪器在电化学提取时既可做到8路等电压提取,也可以使各路等电流提取,是科研和野外生产中所需要的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尹宏磊  徐千军  李仲奎 《岩土力学》2009,30(8):2506-2510
当采用合理的强度参数时,根据常规极限平衡或极限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很难解释一些膨胀土边坡会在极缓的坡度下发生失稳破坏的原因。事实上,由于膨胀土遇水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形,在饱和区与非饱和区交界面附近会出现很大的剪应力。因此,在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分析中,需要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塑性力学的上限定理,严格地导出了考虑膨胀应力作功的功能平衡方程。根据强度储备定义的安全系数即隐含在这一方程中,它可以通过迭代方法求解。边坡稳定的上限分析在数值上是利用了单元集成法来完成的。这不仅能方便地利用应力分析的成果,而且能进行滑裂面的优化,从而找到最小的安全系数。对一个坡度为1:4的膨胀土边坡的稳定计算结果表明,膨胀变形会使边坡的安全系数显著减小。当考虑膨胀时,优化得到的破坏模式是在浅层出现一个局部的滑动,它会牵动其上部的土体也相继出现局部滑动,这正好符合膨胀土滑坡时所常见的牵引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袁明  林玉飞 《铀矿地质》1997,13(3):172-175
本文介绍了DY-1型电压调控仪的设计思想和仪器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文中着重了讨论了调压方法和保护电路的功能,该仪器在电化学提取时既可做到8路等电压提取,也可以使各路等电流提取。是科研和野外生产所需要的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茂森  博坤 《探矿工程》2017,44(5):68-71
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可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的冲击波,在钻孔局部产生扩孔段,通过灌注水泥而形成异径扩底桩。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的扩底成桩机理、成桩过程以及对桩径的影响情况,并研究了冲击波、蒸汽膨胀压力对桩径的作用。利用新引进的高压脉冲放电装置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与试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借鉴单晶体塑性理论,构建了岩体的多屈服面模型,用以模拟岩体中初始存在的多组裂隙。通过重构屈服函数,及简单的两种情况表明,可以采用常用的屈服准则作为屈服函数。随后,使用该多屈服面模型,分析了包含初始裂隙组岩体的稳定问题。在算例中研究了硬化模量随局部化条带方向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破坏模式对临界硬化模量和临界局部化条带方向的影响。分析表明,该模型用于分析裂隙岩体的稳定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开挖、矿山开采等基础工程建设中,岩石爆破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离子体碎岩技术具有无污染,破碎过程中无飞石、无有害气体的产生,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是替代炸药碎岩的最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水中丝爆产生等离子体破碎岩石的机理,分析了高电压脉冲放电过程中的铜丝融化过程,建立了铜丝在各阶段变化的电阻模型,利用MATLAB对不同阶段放电电路的电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实验得到的电流波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电流波形,上升沿时间越短,脉冲放电效果越好。铜丝变化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中,等离子体通道具有一定的电阻性。实验数据结果与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由于设备的故障或者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使得变电所在变电运行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事故,从而影响了用户的电力需求,所以说对于变电运行故障处理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以便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进行供电。本文将对500千伏变电所变电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并且对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方式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