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蒙古伊勒门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伊勒门盆地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情况,论述了该盆地的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着重阐明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等水动力条件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有利的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疆布尔津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启荣 《铀矿地质》2000,16(6):343-352
本文在简要介绍布尔津盆地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盆地的构造-水文地质层特征,进而着重阐明区内地下水初、径、排等水动力条件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有利的铀矿成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分析潮水盆地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成果的总结和野外现场调查,对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动力特征、水源点水文地质属性及水文地球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对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介绍布尔津盆地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的基础上,论述构造—水文地质层特征,然后着重阐明区内地下水补、迳、排等水动力条件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最后总结出有的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新疆地质》2008,26(2):180-183
阐述了中新生代山间坳陷盆地--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盆地具有完整独立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为正向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的渗入型盆地.盆地经历了长期的水文地质淋滤作用,存在含铀含氧水不断渗入补给,认为在地下水交替缓慢的水动力区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分析了盆地的铀成矿条件,并优选出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2)
随着国家经济纵深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改建、扩建工程日益加快。通过对关中盆地主要城市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和杨凌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井田和其周围水文地质资料统计收集及本次勘查资料的研究分析,对每个城市浅层地下水的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补径排条件、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回灌能力等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对潜水层和承压水层主要补给水源及水化学类型进行分别研究,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下水的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补径排条件、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回灌能力等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对潜水层和承压水层主要补给来源以及水化学类型进行研究,为关中盆地主要城市的城建规划、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三塘湖盆地地下水赋存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三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低。通过对控制地下水赋存及其富水性的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控制盆地地下水的赋存及其富水性的主要因素有补给源、控水构造、地层厚度和地形地貌。盆地内地下水富集区均与控水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在盆地内非储水构造分布地段,地下水富水性较弱或无地下水赋存。  相似文献   

8.
庄里水库位于羊庄盆地水文地质单元内,水库建设将使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流场发生改变,根据羊庄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采用Visual Madflow4.1软件,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模拟庄里水库建成后对地下水水位和流场的影响,提出地下水水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夏平  蒋显忠 《地下水》2020,(1):139-140
托克逊县黑山煤矿矿区位于托克逊县硝尔布拉克(黑山)西北边缘,通盖盆地西部上游地段。本文在在收集研究区现有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该区域近年来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含水层岩性、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动态特征、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对托克逊县黑山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可以为托克逊县黑山煤矿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开鲁盆地铀矿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顺庚 《铀矿地质》2000,16(4):226-232
本文从基础地质条件出发 ,界定了开鲁盆地的发展历史 ,全面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地下水的含铀性 ,确定了在整体坳陷期形成的姚家组和四方台组区域承压含水层的找矿意义。同时 ,从水文地质构造层、渗入渗出体系的划分及浅层地下水和深部地下水化学异常显示等方面入手 ,较详细地阐述了开鲁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的影响 ,预测了两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远景地段 ,并指出道德庙是本区最具找矿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北京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经引起北京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控制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补给以达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应当成为北京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北京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水资源特点和地下水开采现状设计了4种地下水开发利用开采方案:即维持现状开采、增加补给量、减少开采量以及联合方案。运用已建北京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4个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地下水系统水均衡量变化,地下水流场变化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以此确定可能的可持续开发方案。结果表明,维持现状开采必将使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增补和减开单独实施虽能改善现状,但难以实现。只有应用增补和减开的联合方案,才有可能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其为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地下水目标功能单项评价分级和主导功能综合评价的组合特征,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目标功能在5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属性与具体条件进行了功能区划:地下水资源功能划分为11种类型;生态功能划分为12种类型;地质环境功能划分为8种类型。地下水功能综合区划依据资源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分别划分为4种类型的资源利用区和3种类型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区。  相似文献   

13.
山丘区地下水埋藏情况复杂,结合打井抽水试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研究铁岭南部山丘区域气候特性、水文特性、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源的补给来源和地表、地下径流的排泄方式。通过浅层地下水取水、浅层和深层混合水取水以及水质状况分析,确定水源的取水方式、取水深度、取用水水质达标状况等等,为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济南泉域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济南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形成过程,结合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揭示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循环的水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为保护泉水、优化泉域内地下水的开采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蓄水构造类型的山区综合找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区水文地质和找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山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断裂、褶曲等四类蓄水构造类型,并对各蓄水构造的特征和富水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水动力特征分析与适宜、便捷的综合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找水方法,提高找水定井的准确率。为山区找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相接部位,气候类型多样、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复杂的地质条件、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锶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全省644个水点的样品检测分析,表明锶含量主要集中在0.09~1.00 mg/L,最高值达15.6 mg/L,锶含量≥0.40 mg/L、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11个,占全部水点的58.1%,锶是甘肃省地下水中普遍含有并且含量较丰的微量元素之一。经统计分析表明,在水文地质单元上,以山前盆地第四系地下水为主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和以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为主的陇东黄土丘陵区地下水中最有利于锶的富集;地下水类型上,以中新生界碎屑岩地下水锶最易富集,而以变质岩为主的基岩裂隙水不利于锶的富集;循环特征上,以具备深循环条件的盆地型地下水系统最有利于锶的富集,而循环路径短、交替条件较强烈的局部水流系统中地下水锶偏贫。围岩中的锶丰度,决定了地下水中锶的含量,白垩系和新近系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中锶丰度高,决定了白垩系碎屑岩地下水、新近系碎屑岩地下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具备锶矿泉水富集的物质条件;同时锶在地下水中富集,还与地下水所处的构造环境和地下水循环运移特征有关,盆地型的地下水流系统和进行深循环的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径流距离远,循环路径长,地下水在含水层的滞留时间长,有利于锶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和富集。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系统划分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准确的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量,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地下水划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研究区构造特征和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循环方式、补径排条件等因素,同时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划分为3个级别。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are not only controlled by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condition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udy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ideal model is generalized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system in inland basins of Western China.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variable density flow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system in inland basin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EOS9 module in TOUGHREACT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oundwater streamline, the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which are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intermediate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and loc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newal rate of groundwat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fluid densit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will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of the circulation rate from 32.28% to 17.62% and a certain enhancement to the loc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which increased from 37.29% to 51.94%.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开采条件下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变化特征的分析,认为集中超采深层地下水引发的浅层咸水向深层淡水的越流,是第Ⅱ含水组水质咸化的根本原因。并从咸水下移溶质运移模拟、渗透速率、粘性土层的越流滞后等方面,讨论了咸淡水界面下移速率及其影响因索。  相似文献   

20.
巴东县文家滑坡稳定性计算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合分析文家滑坡区域地质条件、基本特征以及滑坡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运用Geo-slope软件的渗流模拟模块,分析了不同水位条件下滑坡的地下水位线特征;进而,利用模拟的地下水位线,综合运用多种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滑坡稳定计算参数的随机特征,又进一步对滑坡破坏概率进行了分析,利用Monte-Carlo模型模拟计算得到滑坡的破坏概率。由此综合评判滑坡在不同库水位条件下的稳定性。最后,将正交设计与SPSS统计软件的方差分析模块相结合,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指导滑坡的实际治理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