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阳极泥及碲回收物料中高含量碲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珍 《岩矿测试》2002,21(2):143-146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铜铅阳极泥及碲回收物料中高含量碲。针对阳极泥样品成分复杂的特征,确定了最佳溶样介质;探讨了Cu^2 ,Cd^2 ,Bi^3 ,Ag^ ,Sb(Ⅲ),As(Ⅲ),Pb^2 ,Se(Ⅳ),Sn(Ⅳ),Au(Ⅲ)等共存元素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改善了滴定条件。方法适用于w(Te)>1%碲的测定,样品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一致,RSD(n=5)为0.4%-4.1%。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较详细地研究钻、镍与丁二肟络合物产生催化波的性质和电极过程机理,并在实践中已广为应用。俞德先等提出在丁二肟—NaNO_2(pH7~8)体系中钴可产生灵敏度达10~(-10)催化波。厂.B.Hp。xop。sa究研了铜、钴、镍等丁二肟络合物在pH9时产生催化氢波的性质并应用于水质分析中这三种元素的连续测定。在我国应用催化极谱连续测定矿石中钻、镍已有报道,但尚未见到同一体系中应用催化极谱同时测定三个微量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毓琏 《岩矿测试》1988,(2):122-124
矿石中铼的含量极微,近年来对铼的测定虽有报导,但方法灵敏度都不太高。 本文根据在硫酸溶液中,高铼酸根离子可与碲酸产生一个极谱催化还原波。试验了在硫酸、EDTA、聚乙烯醇体系中,加入适量二苯胍,使铼的催化波提高,提高了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提出以4.5N硫酸—3%氯化铵—0.00025M硫脲作为钌催化波的体系(阳极化曲线,Ep≈-0.83伏对S.C.E),以1.5N硫酸—0.1M碘化钾—0.00005M硫脲—碲(每10毫升底液中含碲5微克)作为锇催化波体系(阴极化导数曲线,Ep≈-1.05伏,对S.C.E)。在示波极谱上分别可测定低至0.00005微克/毫升的钌和0.0005微克/毫升的锇。观察了共存离子对钌、锇催化波的影响情况,讨论了这二催化波的性质并探讨它们的反应机理。与蒸馏法相结合拟定了适合于矿石分析中测定这二个微量元素的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铜矿中微量硒和碲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李刚  李文莉 《岩矿测试》2002,21(3):223-226
采用Fe3 + 盐和 1 ,1 0 -二氮杂菲作干扰抑制剂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铜矿中微量硒和碲。H2 SO4和HClO4的存在对硒、碲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方法检出限分别为LD(Se) =0 .1 5 μg/L ,LD(Te) =0 .2 0 μg/L。方法适用于w(Cu) <2 5 %的铜矿和其它岩石样品中硒和碲的测定 ,经标样分析验证 ,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1 2次测定的RSD分别为RSD(Se) =4.2 2 % ,RSD(Te) =6.3 1 %。  相似文献   

6.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析地矿样品时,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上会有残留物生成,这些残留物中的某些成分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显著地影响硒和碲的测定.本文在分析HG-AFS法测定硒和碲干扰情况的基础上,用高纯物质配制的标准系列进行试验,避免了共存成分的影响.通过比较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更换前后标准系列的测定结果,表明仪器残留物会对硒、碲测定产生影响.对一些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的溶出物进行分析,发现钛、铜、砷、锑和铋会影响硒、碲的测定灵敏度和标准系列线性相关系数,这些元素也是文献中提到的共存成分中的干扰元素.通过更换仪器相应配件,克服了仪器残留物的影响,硒、碲的灵敏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标准系列测试结果质量明显改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本研究认为对仪器残留物成分的分析是控制原子荧光光谱法干扰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初论碲的成矿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碲元素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在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碲的地壳丰度很低,甚至低于金和铂,人们就很少考虑它的成矿问题。这里提到的碲成矿,是指碲为主要开发利用对象的矿床(即独立碲矿床)或碲具有很高含量的其他元素矿床的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HF—HN03密封酸溶以及Na2O2熔融处理样品,乙醇增强灵敏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和超痕量碲的方法。样品溶液中加入乙醇(φ=4%),在0.85L/min的载气流速下,碲信号可增强2.5倍以上。碲的方法检出限(100,DF=1000)为0.02μg/g。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标准物质的绝大多数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分析了大洋多金属结核样品及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的微量碲,结果与其他方法相符,精密度试验RSD(n=3)<10%。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报告中,我们曾详细地报导了有关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实验技术及有关装置。目前,我们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化探样品中测定微量砷、锑及铋。两年来,在我们的实验室中已分析了近三万个样品。方法简便、快速。 关于硒及碲的测定Kirkbright曾作过报导,但是,检出限较差。Nakahara等也曾详细研究了硒及碲的测定,所报导的检出限分别为0.3及30ng,由于采用了碘化碲无极灯,碲的测定受到铋的光谱干扰。在本  相似文献   

10.
碲(Te)属于稀散元素,是我国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之一,富碲化物金矿床是碲元素的重要载体.将富碲化物金矿床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分别为造山型金矿床、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以及与碱性岩浆岩有关的金矿床.富碲化物金矿床可以形成于岛弧、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绿岩带等多种构造环境,常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其围岩专属性不强,矿床中存在大量碲化物,与自然金和硫化物伴生产出.成矿作用常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碲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金和碲主要在第二阶段发生沉淀富集.成矿流体一般为中-低温、中-低盐度,呈弱酸性-中性,具有较高的fTe2.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的碲主要来源于地幔、岩浆热液和赋矿围岩.碲在流体中可以呈碲氯络合物、碲硫络合物、碲氢络合物等形式迁移,也可呈气态迁移.引起碲发生沉淀的因素主要为温度或/和压力的变化、水岩反应、流体混合、流体不混溶(沸腾)、含碲气体的冷凝以及多因素的叠加.在碲的成矿作用研究中,应重视碲化物结构和成分的微区原位分析、碲同位素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洁  阳国运 《岩矿测试》2018,37(6):657-663
铅锌矿常与硫化矿共生形成复合多金属矿床,其中伴生有益元素的含量对矿床的综合利用评估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目前常用方法中,钨钼锡锗硒碲主要采用分组或单独熔矿和测试的方法,操作强度大、分析效率低,且高含量铜、铅和含量高于1μg/g的硒分别干扰钨钼和碲的测定。本文采用过氧化钠碱熔,提取后加入0. 8%柠檬酸溶液络合钨、钼、锡形成金属复合物,以8~9 g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高含量钠盐和铜、铅、锌、铁等主量元素,采用动能歧视模式以铼、硼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钨钼锡锗硒碲的含量。经树脂处理后,铜铅锌铁的去除率均高于96%,在测定介质中实际浓度为0. 192 ng/mL~1. 28μg/mL,基本消除了主量元素的干扰。各待测元素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 9994~0. 9999,优于阳离子树脂处理前的0. 9923~0. 9992。经标准物质验证,各元素测定相对误差为-8. 33%~7. 00%,加标回收率为94. 9%~107. 5%,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8%。该方法在样品前处理环节将主量干扰元素从溶液体系中分离,优化了测定介质,实现了铅锌矿中多元素的准确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之,在催化分析法中利用有机溶剂能够提高测定不同元素的选择性。以前我们曾根据金的催化性质,推荐在弱酸性介质中用过硫酸铵氧化变胺兰(BC)的反应测定2×10~(-3)微克/毫升的金。 本文利用某些氧化剂氧化变胺兰的反应研究了有机溶剂对测定金(Ⅲ)选择性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制定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测金(Ⅲ)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产地。矿石内除了主产元素铜以外,还伴生有Mo、S、Au、Ag、Re、Pt族等多种有益组份。1979年,作者在德兴铜厂斑岩铜矿矿石中,发现一可疑的铂族矿物,后经电子探针分析,初步确定为碲钯矿。碲钯矿呈短柱状、圆粒状、粒状,粒径0.5—6微米,包裹于细脉状或浸染状黄铜矿中。反射色为亮白至亮白微带淡黄色调;反射率高于黄铁矿;抗磨硬度略小于黄铜矿;非均质性。由于矿物颗粒十分细小,其物性数据有待今后进一步测定。碲钯矿经电子探针分析含Pd31.86%,Te68.39%,Pt、Ni、Bi、Sb等元素的含量均小于电子探针分析灵敏度。其晶体化学式为:Pd_(1.12)Te_(2.00),与碲钯矿的理论化学式Pd Te_2非常接近。因而,它是碲钯矿类矿物中一个成份较纯的端员矿物。铜厂碲钯矿与国内部分碲钯矿的化学成分对比如表1。  相似文献   

14.
碲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被列为52号元素,它属分散元素。自然界中碲常以杂质形式存在于铁、铜、锌、铅的盐类之中,并以杂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硫之中。碲很难形成“自己的”矿物——碲化物,自然碲极其罕见。然而,对碲的需求量却很大,它被广泛应用在冶金合成工业上。碲可以明显地改变合金的力学性质,增强合金的防腐蚀性。除  相似文献   

15.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及色谱分离和纯化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碲(Te)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和效率,推动了碲同位素研究。本文综述了Te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地质应用。碲具有亲硫和亲氧双重属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自然界(包括陨石)中碲同位素( δ 130/125Te)的变化范围为-4. 12‰~2. 15‰。其同位素分馏受到不同过程的控制,其中球粒陨石碲同位素分馏主要受陨石形成过程中碲的蒸发和冷凝过程的控制,该过程中可引起高达6. 9‰的分馏;自然界中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引起较大的碲同位素分馏(4‰),因此碲同位素可能成为反应成岩成矿过程中氧化 还原条件变化的指标;此外,有机溶剂(如石油)参与的萃取作用可引起1. 8‰的碲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一效应在重稳定同位素研究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碲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进一步明晰,碲可能在示踪成矿物质来源、限定成矿时间以及指导矿产勘查等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碲是很有价值的分散元素,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碲主要应用在钢铁工业上,其次才是有色金属工业和化工上.过去,认为碲的主要矿床是超基性岩铜镍矿床和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矿床,而对钨、铋石英脉中含碲则了解甚少.经过研究,认为钨、铋石英脉型矿床中碲的品位高、碲呈独立矿物存在,规模可达大中型,是独立的钨、碲、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正>碲元素(tellurium或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银剑钊等,1995),广泛用于冶金等行业。但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为0.005μg.g-1,属分散元素(涂光炽等,2003)。但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碲的独立矿床(陈毓川等,1994),表明碲不仅能富集,也能独立  相似文献   

18.
北山成矿带霍勒扎德盖金矿床碲化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霍勒扎德盖大型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的黑鹰山弧内,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内的裂隙或断裂中。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分别形成(磁铁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石脉。本次研究通过矿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在该矿床Ⅱ阶段矿石样品中首次发现大量碲化物,该矿物系列主要产出在黄铁矿、石英中或其裂隙内。矿区已发现的碲化物包括碲金矿、斜方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汞矿、碲铋矿等;金银矿物仅以碲化物的形成存在。Ⅰ阶段流体的硫逸度(logfS2=-11.1~-9.5)较高、碲逸度(logf Te2≤-12.8)较低,Ⅱ阶段流体显示低硫逸度(logfS2=-13.5~-10.2)、高碲逸度(logfTe2=-11.1~-7.8)特征。碲化物的发现揭示了矿床与深部幔源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不能排除矿区英云闪长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碲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碲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使碲元素及其同位素有望为多种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综述了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碲矿物学、各储库碲含量、陆地和海洋碲资源以及碲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地壳中碲丰度很低,但碲矿物数量多,主要为自然碲、碲化物、碲硫(硒)化物、碲氧化物和含氧盐。碲在大洋结核和结壳、陆地富碲矿床及富有机质沉积物中含量较高。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造山型金矿、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热液成因矿床和岩浆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是重要的陆地富碲矿床类型。大洋结核和结壳中的碲达到了碲矿床的富集程度,且蕴含的碲资源量远超过陆地碲资源量。与球粒陨石相比,地球物质也存在显著的碲同位素分馏,碲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陆地和海洋碲资源研究中已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碲是稀散金属之一,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同时具有较大的找矿勘探意义.刁泉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与五台山之间,矿床中富含碲化物.本文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运用成因矿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刁泉银铜矿中碲化物的类型、赋存特征以及晶体化学式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该地区碲的矿物学资料,为此类矿床的开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