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部位,属丽江台缘褶皱带的南部.处于程海深大断与裂金沙江—哀牢山两条深大断裂夹持的倒三角地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下统青山组灰岩、康廊组白云质灰岩及奥陶系下统石英砂岩;岩浆岩有花岗斑岩、二长斑岩、煌斑岩及辉绿岩.有红色粘土型、残坡积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四种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滇西潞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武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5,24(4):354-360
上芒岗金矿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碳酸岩和侏罗系勐戛组下段砂岩、灰岩中,明显受上芒岗断裂控制,与美国模式卡林型金矿极为相似,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模式。上芒岗地区具有广阔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芒岗金矿由下部原生卡林型和上部 红色粘土型金矿体所组成,赋矿地层为侏罗系勐戛组砂泥质岩、白云质灰岩和二叠系沙子坡组泥硅质灰岩、白云岩。北东向上芒岗断裂构造与不整合面和岩溶的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似碧玉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为主,并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性。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成矿溶液为富CI^-型和富SO4^2-型,爆裂温度为183-378℃,δ^34S=6.471‰-21.965‰,δ^18O=9.3‰-11.6‰,δD=-70‰--77‰,^206Pb/^204Pb=19.551-20.05,^207Pb/^204Pb=15.690-16.240,^208Pb/^204Pb=38.710=40.137。红色粘土型矿石的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阶段。  相似文献   

4.
云南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金矿赋丰卫士上二叠统岩溶面之上的第三、第四系统红色粘土层中,矿体形态受地形控制明显,呈似层状,品全较高,规模中等,适合于露天开采,矿体的红土化作用不彻底,去硅富铁铝能力低、常见高岭石与伊利石共生,矿石中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为主要载金矿物。成矿物质来自燕山中晚期形成的中侏罗勐嘎组中段与二叠系的水皮组的断层接触破碎带内的卡林型金矿。在温热条件下,金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在潜附近成矿。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泾县云岭金矿残坡积型金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岭金矿位于安徽省泾县西部,地处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南缘褶断带,金成因类型以残坡积型金为主。文章通过对其金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金矿化受泥盆系五通组砂岩、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北东向断裂构造、云岭花岗闪长岩体以及古地貌控制;金矿化的形成过程:早期岩浆热液形成的含金硫铁矿体受后期构造挤压破碎作用,抬升露出地表后,经氧化、风化及后期堆积作用,最终形成现今的残坡积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6.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成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芒岗金矿是滇西地区具代表性的红色粘土型金矿。依据堆积特征、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可将红色粘土剖面分为6个带,即表土带、坡积带、钙 -沼当带、残积带、腐泥岩带和基岩带。其中,腐泥岩带为岩溶坍塌成因,残积带由岩溶残积形成,钙2结-沼泽带和坡积带为地表水流搬运堆积。矿床成因为在中晚燕山其形成的原生卡林型金矿化基础上,经第三纪上新世的岩深、残积和坡积作用的预富集,由不彻底的红土化作用使金以硫代硫酸盐络合物  相似文献   

7.
上芒岗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系怒江大断裂西南段,龙陵一瑞丽大断裂(F1)南东盘,上芒岗次级断裂(F4)之中。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沙子坡组(P1s)和中侏罗统勐嘎组(J2m)。矿床以强烈的粘土岩化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即是金矿化过程。根据热液蚀变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序次,可将金矿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白云石.镁钡得石阶段(Ⅱ);石英 辉锑矿阶段(Ⅲ);  相似文献   

8.
老挝帕奔金矿区位于区域性奠边府—琅勃拉邦断裂带的旁侧,受NE-NNE向韧脆性剪切带的控制,在下二叠系灰岩中产有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和含金方解石型脉金矿,全区分为6个矿化带,总体呈NNE向展布。金的富集受脆韧性断裂多次叠加或不同方向断裂交汇点的控制,矿化围岩中出现碳酸盐化、铁白云石化、菱铁矿化、大理岩化、高岭土化等热液蚀变。研究认为,区域上的韧脆性剪切带的延长部位应列为找矿区段,在灰岩和砂岩的接触地带(如M6矿化带西侧)应注意找矿,各矿化带内强片理化带的边部和构造的叠加、交汇部位是勘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云南兰坪中排李子坪铅锌矿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云丽  戚林坤 《云南地质》2009,28(3):275-279
铅锌矿产于下白垩统景星组下段泥质粉砂岩、钙质砂岩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上段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介壳灰岩中,脉状、透镜状、层状、似层状等产出。NNE向断裂的交叉夹持部位的旁侧派生次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容矿构造,矿床成因为沉积-中低温热液改造构造控矿型。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概况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浅变质的绿色千枚状板岩,千枚岩;震旦系下统浅灰色变质砂岩夹薄层粉砂岩,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灰岩群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第四系为灰褐色粘土及铁锰粘土。金银矿主要赋存在铁锰粘土层中。 构造:矿区位于浏醴“S”型构造带的北东端之北侧,次一级构造属永和~横山向斜东部封闭端断裂构造复杂,在空间分布上有东西、北西,北西西向三组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岩体侵入中心处于矿区中部构造复合部位(图1)。 岩浆岩:本区浅成相的  相似文献   

11.
滇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和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芒岗金矿床分为两部分:红色粘土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都受上芒岗断裂控制,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上下叠复关系。红色粘土剖面中As、Hg、Au、Sb、Mo等微量元素表现相似的变化特征,为表生条件下成矿元素组合,这一特征与卡林型金矿的元素特征极为相似;两类型金矿在大离子亲石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两类型金矿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分布曲线都表现为富Cs和U、贫Ba和Sr的模式,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红色粘土型金矿形成于上新世,卡林型金矿形成于白垩纪,在成矿时代上有先后顺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施甸县东山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位于近南北向之断裂附近,近矿围岩为二叠系沙子坡组■碎裂状白云岩。该铅锌矿属构造、断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矿床。近南北向构造破碎带重晶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均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特征。老万场金矿位于晴隆县城南约23km,地处黔西南金矿成矿区,与大厂锑矿共处于碧痕营短轴背斜核部。矿区内出露基岩为茅口组中上部的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燧石结核灰岩,外围分布有上二叠统“大厂层”硅质岩、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区内岩溶十分发育,沿北东东向安谷断裂形成狭长的岩溶谷地,两侧山坡上遍布小规模的岩溶洼地、沟槽和漏斗。在岩溶低地内充填有松散的红色粘土层,金矿体即赋存在红色粘土层中。  相似文献   

14.
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黔南台陷-望谟NW向构造变形区的右江褶皱带内,区内以褶皱、断裂构造为主,导致层间滑脱,挤压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构造控制条件。二叠系上统领薅组第二段,薄-中层状粉砂岩,含砾质粉砂岩夹中厚层岩屑粉砂、细砂岩夹少量薄层钙质粘土岩及硅质岩,局部岩层受构造影响硅化蚀变强烈,是矿区主要含矿层位,矿体围岩主要为薄至中层状粉砂岩,共有6个金矿(化)体,矿体形态呈似层状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卤)水溶滤金矿床,为砷-锑-汞-金建造,层位标志、蚀变标志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地区新世一乐平世沉积可以分为南型和北型。北型该期主要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阳新世晚期的王坡组为粘土岩夹灰岩或硅质灰岩扁豆体,产Yabenia带及有孔虫,其上覆的昊家坪组产Clarkina Leveni,C,liangshanensis等,阳新统与乐平统的分界置于Yabenia带的顶和含C,Leveni(可能人C,dukouensis带)的吴家坪组底。南型从阳世晚期至乐平世主要为硅质岩、硅质灰岩,夹含煤碎屑岩,在吴家坪组的底部含牙形石C,dukouensis带和C,leveni带,该区阳新统与乐平统的分界置于C,dukouens带泥质灰岩(腕足类富集层)的底,下伏的煤系地层时代为阳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6.
武山铜矿地处长江断裂南侧的九江—瑞昌构造带中心部位,发育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北翼。不整合面及武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和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体的成生与富集,而武山岩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灰岩捕虏体的接触带则形成夕卡岩型矿体;在武山岩体和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则难以形成工业矿体。在研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褶皱构造和围岩组成特征基础上,预测在标高-1 100 m之上,武山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在武山岩体与泥盆系、志留系巨厚碎屑砂岩的接触部位则矿化较差。  相似文献   

17.
羊里尾沟金矿是2007~2014年以来在迭部—武都砷汞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评价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炭(硅)质板岩,局部赋存于炭(硅)质板岩夹灰岩,两组NW向断裂控制金矿带及矿体的产出,主矿体局部表现为厚度大、品位较富、倾向延伸80m左右、赋矿岩性以炭质板岩为主的大透镜体。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辉锑矿,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属粒径大部分在0.01~0.037mm之间的微细粒金。下石炭统炭质板岩,NW向断裂破碎带,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围岩蚀变,Au、As、Hg、Sb、W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等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正>笔架山金(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部位之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宾川—程海断裂交汇部位。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向阳组(O1x)石英和砂岩粉砂岩,与侵入岩接触带常具角岩化;泥盆系下统康廊组(D1k)和青山组(D1q)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与岩体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受喜马拉雅期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响影,区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和宾川—程海断裂频繁活动,致使区内断裂呈多期多阶段特征,岩体呈多期侵入特征。目前区内发现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组成,  相似文献   

19.
邹绍丹  赵贤  赵庆红 《云南地质》2014,33(3):336-339
来龙铅锌矿属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矿体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灰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明显.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炭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与成矿较密切.  相似文献   

20.
阿勒坦达坂金锑矿处于博罗科努岛弧带中[1].主要地层为中泥盆统汗吉尕组,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石英岩屑砂岩、钙质砂岩夹火山灰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构造主要为NW向,褶皱、断裂十分发育,褶皱主要为紧密线型,断裂均为中、高角度逆断层,总体上组合成叠瓦式. 1 矿区地质特征 岩石及其蚀变 矿区出露的岩石主要为灰褐、浅褐色火山灰凝灰岩夹少量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中侵入有少量脉状及小岩株状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岩石受断裂构造及脉岩和小侵入体的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绿泥石化和退色化现象,局部断裂破碎带内形成n×10-2~n m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