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佳木斯基准站自动站担负每天24h气象数据采集,其中包括深层地温40~320cm温度的采集。自动站深层地温传感器安装在人工观测的直管地温表南侧50cm处,并一一对应,排列成行,每只地温传感器间距50cm。人工站40cm温度在4次定点观测时读数,80~320cm温度每日仅在14时观测,自动站每个小时都采集数据。原理上讲,没有外因的影响,深层地温日变化很小,变化幅度<0.5℃,即使因为降水较多,或者连续高温,影响温度变化,也都是有规律性变化的。通过两年对比观测,自动站和人工站两套仪器观测的40~320cm温度相差很小,一般<1.0℃,尤其是160~320cm温度相差仅0.4~0.5℃。  相似文献   

2.
赵翠萍 《黑龙江气象》1995,(2):48-48,F003
提高地面温度观测质量的建议赵翠萍地面温度是指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地温表所示的温度。它包括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近几年,通过对地面气表审核情况的分析,发现有的台站不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维护和使用地温表(场),造成地温资料的...  相似文献   

3.
邱泉成 《气象》1991,17(9):65-65
众所周知,一天中的地面最高温度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3时前后。本站通过多年大量的比较观测表明:14时地面最高温度补测值普遍比20时的地面最高温度观测值高出0.5—1.0℃。例如1988—1990年14时进行地面最高补测的879次中就有507次高于20时观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白天土壤表面由于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且通过分子热传导向深处传递热量。每层土壤都会吸收到一些热量。这样一来,越是处在下层的土壤获得的热量越少,所以土壤内部温度的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这个理论出发,表1中15cm、20cm深地温应低于5cm、10cm深地温,而该记录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观测中,有时会遇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比14时0cm温度表示值高10℃以上的现象。本站曾出现过这种情况:14时观测时总云量为10,14时观测后天气立刻晴好,天空中的云量、云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天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比14时0cm温度表示值高12.3℃。这是由于0cm温度表接触地面,随天气的变化升温、降温敏感;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因其构造的原因,无论天气怎样变化,将会使一天中最高的温度保留下来。由于14时观测时地面0cm温度表示值不一定是最高的,所以二者会出现较大的差值。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与14时0c…  相似文献   

6.
在安装曲管地温表时 ,挖出的土须按层次有序堆放 ;培土时 ,依顺序把底层的土放在底层 ,把表层的土放在表层。特别是在冬季 ,由于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不同 ,有的土层冻结了 ,有的土层没有冻结 ,因而按次序培土 ,有利于准确地测量土壤中不同深度的温度。若不是特殊情况 (温度表损坏或丢失 ) ,最好不在冬季更换曲管地温表。此外 ,培土时 ,土层须和地温表贴紧 ,土壤和表身间不能留空隙 ,因空隙大时 ,大量空气存在使温度表感应部分和土壤接触不良 ,温度表测得的不是土壤的温度 ,而是空隙中的空气温度。曲管地温表安置时的挖土与培土@胡彩菊$长葛市…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下垫面冻融过程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腹地安多站土壤观测资料,根据10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并结合感热通量、积雪深度、相对湿度和降水资料定性的探讨了冻融过程对地气热量、水分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层土壤在东亚季风爆发前期由上至下完成融化过程,10月中旬~12月上旬完成冻结过程,融化期普遍长于冻结期。土壤湿度大值区在时间上集中在高原雨季,空间上10cm深度以上为湿度大值区,而且上层土壤的温度梯度要明显大于下层。在融化阶段整层土壤的温度长期保持0℃的等温相变现象,此时,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为全年最大,最高日变幅达22.5℃。安多站地面除12月个别天数和1月上旬是冷源外,全年为地面热源,近地面感热通量从1月开始增大,到6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同时,感热通量的变化对相对湿度、降水和积雪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莉莉  何清  李振杰  刘强  黄洁 《干旱气象》2010,28(2):134-14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因不同类型、深度、部位、天气、时段差异很大。利用不同深度、部位,晴天和沙尘天,裸地与植被,不同植被下的温度观测,浅析其温度分布特征。沙丘表面日最高温出现在顶部,日最低温和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迎风坡。沙丘顶部和迎风坡升温快,降温也快,日较差大,落沙坡则相反。沙丘顶部、左翼、迎风坡和落沙坡,日变化振幅,浮尘、扬沙天小于晴天。迎风坡和落沙坡20cm深度,晴天和沙尘天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和沙表层有相反趋势。0~20cm迎风坡和落沙坡日较差逐渐减小,最高与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晴天和沙尘天不同,晴天和沙尘天温度差值在白天较大。裸地和植被表层沙面温度变化较大,植被阴面日变化振幅小于裸地和植被阳面。裸地和植被浅层温度变化平缓。红柳和芦苇所在沙堆表层温度日变化较大,梭梭的日变化小,温度最低值均出现在07时。  相似文献   

9.
高洪 《河南气象》2002,(4):46-46
冬季在降雪或有积雪的日子 ,若不注意 ,会产生地面最高温度失真的情况。本站曾出现过 1月份 1 4时 0cm温度比该日地面最高温度高 2 .7℃的现象 ,致使该日地面最高温度失真。分析原因 ,由于降雪 ,表身完全被大雪埋住 ,此时的温度示值不是雪面与空气的交界面温度 ,当积雪逐渐融化 ,表身下陷雪中 ,或积雪融化后 ,没有及时安置好温度表 ,其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 ,这时地温表测得的温度也不真实。因此遇到特殊天气 ,要增加巡视仪器的次数。积雪天巡视仪器时 ,均应将表小心从雪中取出 ,放置在雪面上 ,使表身紧贴雪面。雪面开始融化 ,应注意重…  相似文献   

10.
温度订正错0.1,但地温表球部离开土壤,地表板结,往往容易被疏忽.由于仪器安置维护环节影响质量,较之其它影响更为严重,就维护问题谈点看法: 1.地面三支温度表在日常使用中,最高、最低表每日定时调整,放回时球部若没有埋入土中一半,且密贴于土壤,而形成有空隙,则可能造成示值偏低.另外,地面表读数后不需移动,埋土状态较能维持,地高表则不然,也是出现最高表表示值低于地面表示值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见正确安置仪器是记录准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