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由近东西向丰宁-隆化断裂、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及马兰峪背斜组成.丰宁-隆化断裂为由北向南的低角度逆冲断层经后期改造而形成.古北口-平泉断裂系由柳河-承德县断层、乌龙矶-小料北沟断层、寿王坟-大杖子-下杖子断层组成的断裂系统,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具右行斜压性质,活动时代为148~132Ma.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为一右行走滑断裂.马兰峪背斜不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合特征,深部岩浆活动主导的、基底薄弱带控制的断块差异隆升可能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三叠系砾岩中的砾石绝大多数具再生砾石特征,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其中火山岩砾石的年代(240~248Ma)表明其沉积时间应明显小于240Ma.下板城盆地北部及西部王家店-小梁后盆地原所谓的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分别为161 Ma和126~127Ma.因此,原标志印支期变形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已被否定,印支运动构造表现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由近东西向丰宁-隆化断裂、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及马兰峪背斜组成。丰宁-隆化断裂为由北向南的低角度逆冲断层经后期改造而形成。古北口-平泉断裂系由柳河-承德县断层、乌龙矶-小料北沟断层、寿王坟-大杖子-下杖子断层组成的断裂系统,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具右行斜压性质,活动时代为148~132Ma。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马兰峪背斜不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合特征,深部岩浆活动主导的、基底薄弱带控制的断块差异隆升可能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三叠系砾岩中的砾石绝大多数具再生砾石特征,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其中火山岩砾石的年代(240~248Ma)表明其沉积时间应明显小于240Ma。下板城盆地北部及西部王家店-小梁后盆地原所谓的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分别为161Ma和126~127Ma。因此,原标志印支期变形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已被否定,印支运动构造表现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承德地区土城子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承德地区土城子组的沉积地层,主要保存在两个地区,一处为承德向斜,另一处为古北口断层的南部紧邻断层地区,即分别命名的承德盆地和古北口盆地内。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分两个阶段。土城子组沉积早期阶段,盆地充填自下而上表现为冲积扇、砾质辫状河到曲流河的沉积过程。晚期阶段,承德盆地南部以及古北口盆地内近断层处,皆表现为冲积扇沉积,沉积物较早期地层有明显不同,碳酸盐岩颗粒占据主要成分,并沿剖面向上增加;承德盆地南半部分和古北口盆地内古流向分别为自南向北和自北向南。区域构造和土城子组沉积特征表明,在土城子组沉积晚期阶段,该地区构造环境发生了由伸展到挤压的转变,同时可能使盆地发生了正反转。  相似文献   

4.
北京裂谷北缘的赤城-古北口深断裂,是硅铝质(石英正长岩、富钾/环斑花岗岩)与铁镁质(斜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的双峰式深成岩带。U/Pb一致性年龄为1697±0.9Ma,其岩石组合可与河北大庙斜长(辉长)岩-二长岩杂岩体类比,但铁镁质岩石较少。主体硅铝质岩石的富钾、富铁暗色矿物及钾质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均与世界各地及密云沙厂环斑花岗岩一致。含铁橄榄石石英正长岩,代表了岩浆分离结晶初期还原条件下,太古代母岩派生的初始岩浆组成。该岩带的确定是将裂谷不同构造部位的四条东西向岩带与裂谷作用联系的关键。伴随裂谷作用拉张断裂向南呈台阶状断陷下沉,由隆起区向断陷区顺序形成了深成至浅成侵入,以至火山喷发的非造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村文物建筑群工程实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测绘方法,证明其在测绘及文物保护方面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地热作为一种“热、矿、水”三位一体的清洁新能源和资源,越来越受重视和利用。经过初步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密云地区具有地热赋存条件。本文介绍了密云周边地热开发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变质岩中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原岩成分及变质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目前许多学者正在研究的问题。对于缺少特征矿物的麻粒岩地区,这个课题更为重要。本文研究密云群含铁镁变质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并认为可用比较准确地判断本区变质作用的物化条件。 密云群分布于北京密云梁半城子以南直到沙厂一带,是一套太古代的互层状黑云角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庄科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庄科爆破角砾岩型铝矿床,位于怀涞—密云—锦西近东西向控矿断裂构造的西段.八达岭构造岩浆岩带、大庄科上庄构造岩浆岩带与怀涞一密云断裂带三者的交接部位,形成了一个古火山机构一大庄科陷落破  相似文献   

9.
《水文》1960,(1)
密云水庫是华北地区潮白河上一座庫容有40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庫。1958年9月1日正式开工,1959年汛期已經拦洪,起了巨大作用。1959年汛期是密云水庫紧張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証汛期安全施工和胜利拦洪,我局曾协助密云水庫修建指揮部(以下簡称指揮部)开展了水文预报工作,現在各地正在掀起更大規模的水利建设高潮,許多大型工程将要陆續修建,今  相似文献   

10.
"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年来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密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良好的旅游基础。对密云司马台-雾灵山沟域经济发展区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提出其防治措施,为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布于北京密云水库附近的密云群变质岩是太古代遭受多期变质作用的片庥杂岩,研究它的矿物演化将有利于阐明变质作用过程及早期地壳发展的特点。密云群主要由超镁铁质变质岩类(Si=100—200,C>15,K<0.2)、镁铁质变质岩  相似文献   

12.
潮白河流域密怀山前地区处于古北口-天竺东北信风带,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风沙化环境渐趋强烈,成为首都沙尘暴天气中就地起沙的源区之一。通过综合治理可以减轻沙尘污染程度,改善首都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密云典型韧性剪切带特征黄云波(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130021)关键词北京密云糜棱岩韧性剪切带张家坟群为一套太古宙高级变质岩石,是密怀古隆起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的特征是全面研究密怀地区的地壳早期演化历史和铁、金成矿规律的关键[1]...  相似文献   

14.
北京北部山区密云—怀柔地区广泛分布太古宙变质岩。该区经历多期地质构造作用,矿产丰富,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北京密云—怀柔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石和年代学深入系统的研究,变质建造、变质作用条件、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提出本区变质表壳岩新的划分方案,在区内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北京昌平地区燕辽裂陷槽内出露的基底密云群片麻岩及其上覆沉积盖层底部长城系常州沟组和顶部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砂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元古宙期间的沉积与地壳演化进行探讨.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密云群含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形...  相似文献   

16.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燕辽成矿带中已发现了多处钼(铜)矿床(点),兴隆县太平村钼矿位于燕辽成矿带中部,矿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岩浆热液活动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所发现的钼(铜)矿床(点)多位于密云—青龙断裂北侧,而太平村钼矿位于该断裂南侧,该矿床的发现对密云—青龙断裂南侧寻找钼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共生矿物对之间主要元素的分配规律作为地质温度计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已进行了较多的工作,国内研究的还较少。本文试图从共生矿物对的成分特征及铁、镁等元素的分配规律方面来探讨密云高岭地区太古界密云群的变质相及相应的P—T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季生  王海燕 《地球学报》2005,26(4):349-354
本文对燕山地区的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根据重力场和磁场特征提出整个研究区分为4个部分。由北往南为: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北地区;丰宁-隆化断裂带至密云平泉之间的地区;密云-平泉至三河-昌黎之间的地区;三河-昌黎以南的平原区。丰宁-隆化断裂带为内蒙地轴(即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南部边缘的界线。丰宁-隆化和三河-昌黎密度陡变带,以及密云-半壁山密度陡变带可能延深至中地壳。承德县-平泉密度陡变带延深比前面的密度陡变带略浅一些。  相似文献   

19.
近期在北京密云沙厂北东的大龙门村附近发现一条花岗斑岩岩脉,该岩脉侵入于新太古代密云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当中,其顶部则与片麻岩一起被常州沟组含砾砂岩沉积不整合覆盖.对该岩脉采用LA-MC-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1 673±10)Ma的侵位年龄.这表明华北北部的常州沟组底界(也即长城系的底界)年龄小...  相似文献   

20.
密云—喜峰口断裂是燕山地区一条重要的近东西向断裂.前人关于该断裂在几何学形态、运动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关于该断裂到喜峰口后往东延伸的问题存在重大分歧.在延伸方向上主要有两种观点:①继续向东延伸,其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②转为北东向延伸,其整体呈向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在具体延伸途径和延伸距离方面每种观点都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以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与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密云—喜峰口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密云—喜峰口段呈近东西向展布;自喜峰口往东转为北东向延伸,经宽城县东大地、亮甲台,一直延伸到汤道河附近,其整体为呈向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