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岩溶石山区物探找水方法综合集成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义明  杨涛毅 《贵州地质》2012,29(2):108-111
贵州岩溶山区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物探找水,主要采用普通电法的电剖面、电测深、激电测深、以及放射性a卡法等。近10年来由于物探电法仪器的发展,物探找水工作主要采取高密度电法,虽然上述工作方法找水工作中都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工作方法单一,且岩溶山区受地形、岩性、构造等多因素影响,成井率仅在85%左右,且存在下降趋势。为此,物探找水必须向科技化、方法综合集成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引言在金属矿区和水文工程地质勘探中开展电测深时,常遇到地下分布多个陡倾的断层破碎带、高低阻岩脉、金属矿脉等,这时电测深工作一般要求平行构造走向布极。因此其电测深理论正演曲线,特别是拟断面图,是我们电法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它有助于对实测电测深资料的分析认识和推断解释。对于上述构造,我们可以归结为地  相似文献   

3.
利用直流激发极化法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对印尼塔里阿布岛铅锌多金属矿化地段进行勘探,结合该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岩层地球物理特征,获得该矿区铅锌矿体(化)的产状及规模信息。研究表明,该矿区矿体的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与围岩差异显著。采用RES2DINV电法二维反演软件对测深剖面进行反演处理,在反演时加入剖面地形数据,可有效制约地形起伏对异常体形态及埋深的干扰,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度。依据激电测深数据反演结果并结合物性工作成果,对测深剖面进行地质解译推断。利用I线剖面布置的槽探及钻探工程对解译推断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见矿位置及产状规模与物探解译推断成果吻合度较高,激电测深法在该区多金属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吕福林 《甘肃地质》2000,9(2):50-54
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平凉隆起带的找水实践 ,证实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二维正反演技术是寻找构造水的一种较好方法 ,既可提高野外施工效率 ,又提高了解释精度 ,同时受地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平凉隆起带的找水实践 ,证实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二维正反演技术是寻找构造水的一种较好方法 ,既可提高野外施工效率 ,又提高了解释精度 ,同时受地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地面核磁共振-垂向电测深组合找水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具有直接找水、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受地形影响小、垂向分辨率高、经济快速等优点,但它同时也具有易受电磁噪声干扰、横向分辨精度低、勘探深度小等缺点.垂向电测深方法具有技术成熟、不易受电磁噪声干扰、勘探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它同时也具有反演解释存在多解性、定量解释不足、垂向分辨率低等缺点.通过比较地面核磁共振方法与垂向电测深方法的优缺点得知,2种找水方法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合理配合使用上述2种找水方法,可形成地面核磁共振-垂向电测深组合找水模式.该组合找水模式在找水实践工作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7.
龙凡  韩天成 《地下水》2004,26(1):43-47
本文通过联剖、电测深、磁法和测温法等综合工作成果,分析、推断出汤上屯热水构造的产状、性质和热水出露条件,圈定出了热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利用反射系数(K)解释电测深曲线,是通过不同电性介质接触面对电流的反射情况的研究,了解地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产状、构造、岩溶、水文等地质问题的种方法。该方法由孙经荣同志提出,並在水文及工程地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对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並试用于电测深的理论曲线和煤田钻孔旁电测深曲线以及已知地质剖面上的实测电测深曲线上,收到了较好效果。我们认为,该方法可作为解释煤田电测深曲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程锡良  张绪安 《地下水》2000,22(3):126-128
本文通过对牙系下统馒头组地层断裂,向斜及岩脉等构造富水规律的探讨,发现岩石的富水性受断裂的力学性质、规模、断裂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断裂与岩性组合关系的制约,亦受向斜和岩脉构造产状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不同构造条件下,井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由于地形、岩层产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剖面线往往不能垂直于岩层走向.因此,探讨一个在剖面线与岩层走向斜交时简单、迅速、准确地计算岩层厚度的方法,确实是很必要的.现提出两种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这里简要叙述了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展示了激电测深法与地质测量及其它物探方法多参数分析在磨盘山进行地热勘查的成功实例,证明了激电测深法在本区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效果。强调激电测深法作为一种间接找水的方法,必须与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紧密结合进行推断解释,才能使激电测深找水工作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 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 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互验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EH4 剖面的基础上,共做激发极化测深点7 个、对称四极电测深点2 个,通过分析EH4 连续电导率剖面和激电测深曲线,确定探采结合井位,实现了在基岩缺水山区高效经济地找水示范。该联合技术具有减少物探资料解译成果多解性、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等优点,解译结果验证了侵入岩与围岩蚀变带、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是基岩山区地下水相对富水区,为今后该类岩浆岩严重缺水山区找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法,通过改变电极距、再根据物探综合参数确定地层岩性、破碎带及赋水层产状,依此确定井位和井深,取得良好找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祝县华龙沟区煤炭勘查的主要任务是探明煤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此,在其前期预查时采用了多种电法手段.其中以对称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方法确定煤层露头具体位置;以五极纵轴测深法和激电测深确定煤层埋深及厚度;以高密度电法确定煤层走向。根据电法成果,结合1:5000地质填图对测区构造及煤层赋存形态进行控制。本次电法勘探成果与地质槽探、硐探对比,其煤炭赋存形态及构造吻合,根据勘查成果估算本区煤炭资源量约5000万t。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直流电测深的应用情况,改革布极方式,研究提出梯度测深剖面法。该法能简化布极工序,可用多台接收机或多通道电测仪在多个电测深点上同时(连续)观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装置有三极测深、四极测深和中梯测深等,其观测剖面上由于采用供电极稀设方式,能很好地适应二维正反演计算网格,宜于获得带地形的电阻率、极化率断面,实现电测深数据的层折成像。目前,该梯度测深方法已应用于金属矿勘查和工程勘察之中,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互验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EH4剖面的基础上,共做激发极化测深点7个、对称四极电测深点2个,通过分析EH4连续电导率剖面和激电测深曲线,确定探采结合井位,实现了在基岩缺水山区高效经济地找水示范。该联合技术具有减少物探资料解译成果多解性、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等优点,解译结果验证了侵入岩与围岩蚀变带、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是基岩山区地下水相对富水区,为今后该类岩浆岩严重缺水山区找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蒙山贫困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需求大、难度大。为确定了ZK12探采结合井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区找水环境因素的地层时代、含水介质类型、构造背景、水源条件和水动条件等5个条件;其次,对富水特征的含水岩组、蓄水构造和富水地貌进行研究;最后,重点分析地球物理特征找水因素,介绍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和地球物理测井等“多方法”应用效果,通过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衰减度、半衰时等“多参数”,确定断层裂隙水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地球物理模式。最终,创新性提出了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重点村镇的“多方法、多参数、多层次”地球物理找水模式,克服单一物探方法找水的局限性,精准定井位,对地下水勘查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泰安地区岩溶富水构造激电测深法异常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泰安岩溶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构造激电测深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富水构造上的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V型、低阻平台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台阶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U型.以溶洞等岩溶形态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低视极化率、低半衰时及衰减度低异常,出现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同步低”异常;以断层构造破碎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及低视极化率异常,产生相对高半衰时及衰减度极大值异常,出现视电阻率与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反相”异常.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东乌旗某铁锌矿床的勘查中,先后采用了磁法、大功率激电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即利用磁法异常圈定异常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大功率激电法推测矿区矿化范围及构造展布情况,最后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反演电阻率断面图解释地下构造产状及矿(化)体赋存空间。根据综合电磁法资料处理成果,解释矿区存在3个高磁异常,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北东向致矿构造带,并以DJ1构造带为对象,确定了矿体位置及断层F1、F2的产状。85、95二条测线上布设的11个见矿钻孔表明,矿体赋存位置、产状及构造形态与综合电磁法勘查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三层倾斜层的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磷华 《物探与化探》1986,10(2):104-114
本文是探讨三层倾斜层的直流电测深问题。文中通过三层倾斜层的数学模型,就各种参数(第一、二倾斜层的倾角及各倾斜层的电阻率值变化,测线平行、正交、斜交于倾斜层走向)进行了大量的电测深正演计算,并对正演计算结果加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其值与三层水平层测深结果有较大的差别,如曲线的尾支渐近值差异,垂直倾斜层走向布极的测深曲线产生畸变,以及在某些地电参数下,测深曲线无法正确地反映地下的地电断面等。因此,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对于利用三层水平层的理论计算结果来解释三层倾斜层时,必须注意其解释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