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锡祥  华保钦 《沉积学报》1996,14(3):139-148
本文用二维盆地模拟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绥德地区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在数值模型中,天然气的运移由渗流和扩散两种运移形式组成。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以渗流运移为主、扩散运移为辅。以早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后幕为界,运移期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由此,形成了研究区各井的三种不同的运移聚集史。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上古生界烃源岩天然排气史、天然气运移方向和沉积相带搌布等综合分析,可将上古生蜀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为三叠纪-早白垩世利白垩世后两个阶段。在三叠纪-早白垩世阶段,天然气运移方向主要是向北,而在早白垩世后阶段,天然气主要是就近运移聚集而成藏,这一阶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蜀天色乞重要的运移与聚集期,故上古生界煤成气藏的成藏期较晚。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中部的靖边古三角洲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油气运移计算机动态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论述如何基于合理的机制概念建立一个描述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数值模拟系统。考虑多方面的控制因素,根据多相流体渗流力学理论,结合盆地演化过程,建立并求解油水二相数值模型,获得油气运移聚集史的定量模拟结果,最后给出一个应用于海拉尔盆地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北部盆地古流体动力场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尔多斯北部盆地为例,针对古流体动力场的演化问题,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上古生界不同时期地层厚度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推导了考虑多个要素的地下流体三维数学模型,并依据不同时期古流体动力场特征,初步分析了上古生界油气的运移聚集规律。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北部盆地,运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比较完善地描述古流体动力场的特征和比较准确地指明油气运移和聚集区带,为天然气勘探靶区的确定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盆地模拟技术,首次对济阳坳陷天然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扩散动态过程以及油溶气释放规律进行了精细解析,提出了溶解气起始脱气点的计算方法并得出起始脱气点的深度为1700 ̄2000m。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各洼陷中心为大量生气区;主要的生气、排气、二次运移和成茂期在明化镇组和第四系沉积时期;主要散失期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主要聚集层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沙二段、沙一段以及东营组;二次运移受气体压力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含油气盆地中石油运移聚集的水文地质作用理论的发展史,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阶段,论述了区域地下水流动中的盆地水动力场的分布与演化和石油运移聚集之间的关系及国外在此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东部内陆断陷盆地水动力场及水化学场的分析研究的结论,证实了盆地水动力条件对盆地石油运移聚集及其分布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为未来石油勘探和油藏分布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川西坳陷中段原、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及运移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的烃类组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干燥系数大小均是较好的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指标,其纵向变化规律显示天然气纵向运移特征.通过川西坳陷中段千余个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的系统分析,对川西坳陷中段原、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及运移机制进行探讨.川西坳陷中段天然气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氮气含量逐渐增大(0~9.63%),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小(1.94%~0);次生气藏天然气沿着运移方向甲烷含量(83.48%~99.86%)、干燥系数(0.83%~1.0O%)逐渐增大;而原生气藏天然气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甲烷含量(99.93%~85.06%)、干燥系数(1.00%~0.85%)逐渐减小.地层压力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是川西坳陷中段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次生气藏和三叠系原生气藏运移方式有着明显区别:上侏罗统天然气主要由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窜层渗流运移而来,断裂是其最重要的运移通道;中侏罗统部分气藏由须家河组气源沿高速运移通道运移而来,而部分气藏是通过下部气源以水溶相的方式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天然气以扩散运移方式为主,反应该层段天然气成藏时储层已相对致密;须二段天然气则以渗流方式为主,断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在天然气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是国际油气地球化学界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它和盆地沉积埋藏史、受热史结合起来,对于评价天然气的成因和成藏历史是一种新而且有效的手段,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介绍了天然气形成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以及其在评价天然气的成熟度、气源、运移-聚集史和油气比研究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充分展示了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速率有关。瞬时聚集气与累积聚集气在碳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在不同含油气盆地会存在差异,不仅取决于气源条件,还与运移-聚集史、沉积-构造史有关。中国叠合型盆地天然气藏成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的特点,本研究对这类天然气的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1)泥岩压水离心流;(2)大气水下渗向心流;(3)越流、越流-蒸发泄水;(4)滞留4种类型。本文试通过讨论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下水动力场的特征,推断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这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的形成,以及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气运移与聚集量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油气在地下生成、排出、运移、散失和聚集的自然过程和原理,研制了一种与目前常规方法不同的聚集量模拟系统(GEMDASS)。该模拟系统不需要乘上任何类比系数就可以直接获得聚集量(资源量),因此较传统的模拟方法晚为科学,特别是解决深层资源量的问题上更具先进性,实际应用中也获得较为合理的结果。区带资源量是资源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实际上也就是盆地中油气运移量的分配问题,因此应从油气运移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板桥凹陷古流体势与油气运移聚集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延钧  于志海 《沉积学报》1996,14(4):94-101
本文从板桥凹陷出发,以古流体势动态地描述了油气运移聚集史。建立和讨论了断层在古流体势数值模拟恢复中的处理方法,对有利油气勘探区进行了级别划分,并指出自生自储油气常分布于高势区域。阐明类似板桥凹陷的年青盆地具沉积压实离心流的特点,水流方向与各期流体势方向基本一致。最后作者预测出板桥凹陷一批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的扩散模型及扩散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层的存在是天然气成藏和保存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浓度封闭又是盖层的一种重要的封闭机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浓度封闭的机理,进一步系统建立了天然气扩散的地质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初始化条件,对天然气扩散量的计算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阐述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滞流型和封存型四种类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系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强调在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中,油气藏形成的机理不同,在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重力驱动型和封存型流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和其它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层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甲烷碳同位素值与石炭-二叠系气藏的接近,在平面上变化趋势相似,而与风化壳之下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型气相差较大。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来源是以石炭-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定量计算表明,在中部气田的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来源气的比例大于70%。  相似文献   

1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某个地区的构造、沉积及成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准确地寻找新的勘探靶区或油田。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各自独立的进行,这对新的勘探地区进行综合评价与预测,尤其是精确布井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则是当前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方法与内容。作者以松辽盆地南部梨树坳陷后五家户气田为例。从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分布的分析入手,研究了该区的主要产气层位的成岩特征及成岩演化机理,建立了构造、沉积与成岩三者的综合一体化模式,进而对该区的储层发育、成因与展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一研究思路与方法或许是今后油气勘探研究的方向与主体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耿马盆地进行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盆地中新统的地震相类型和展布,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种参数,进行了沉积相解释,认为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含煤沼泽等相带,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产出的关系,认为耿马盆地有一定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17.
油气初次运移理论新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应用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油气初次运移的机制问题。研究认为,油气的初次运移是以连续相、而不是以溶液相和扩散相的形式进行的;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是浮力,因而初次运移的方向是向上的;油气初次运移所需的时间与源岩的渗透能力有关,与油气的粘度有关,还与源岩的厚度有关;油气藏的异常高压是一种暂时的压力状态,气藏的异常高压多于油藏,新生油气藏多于古油气藏;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就是源岩的粒间孔隙,源岩的非均质性和微裂缝对油气初次运移十分不利,因形成微油气藏而降低油气运移效率;源岩的厚度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倒灌”现象是不存在的,缺少基本的动力驱动,基岩油气藏的形成是二次运移过程中侧向运移的结果。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具有相同的动力机制、运移相态和运移方向,因而两者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油气初次运移的机制问题。研究认为,油气的初次运移是以连续相、而不是以溶液相和扩散相的形式进行的;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是浮力,因而初次运移的方向是向上的;油气初次运移所需的时间与源岩的渗透能力有关,与油气的粘度有关,还与源岩的厚度有关;油气藏的异常高压是一种暂时的压力状态,气藏的异常高压多于油藏,新生油气藏多于古油气藏;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就是源岩的粒间孔隙,源岩的非均质性和微裂缝对油气初次运移十分不利,因形成微油气藏而降低油气运移效率;源岩的厚度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倒灌”现象是不存在的,缺少基本的动力驱动,基岩油气藏的形成是二次运移过程中侧向运移的结果。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具有相同的动力机制、运移相态和运移方向,因而两者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吐鲁番-哈密盆地上二叠统、三叠系和侏罗系广泛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相沉积。其内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最为发育,二者在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沉积韵律、沉积旋回、沉积背景及岩电组合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其骨架主要为河道砂体。这两种粗碎屑三角洲可用其特征的陆上沉积组合来区分。本区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集油气潜能,是今后油气勘探不可忽视的相带。  相似文献   

20.
<正>The Kuqa foreland basin is an important petroliferous basin where gas predominates.The Kela-2 large natural gas reservoir and the Yinan-2,Dabei-1,Tuzi and Dina-11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basin up to the present.Natural gases in the Kelasu district and the Yinan district are genera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 rocks indicated by methane and ethane carbon isotopes.The former is derived from both Jurassic and Triassic source rocks,while the latter is mainly from the Jurassic. Based on its multistage evolution and superposition and the intense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basin,the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arly and middle Himalay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he late Himalayan redistribution and re-enrichment.The heavier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the high natural gas ratio of C_1/C_(1-4) indicate that the accumulated natural gas in the early Himalayan stage is destroyed and the present trapped natural gas was charged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Himalayan stages.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he oils produced in the Kelasu and Yinan regions indicate the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ies in the above two regions are complex and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multistag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