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亚国际地学研讨会在长春举行由长春地质学院组织召开的东北亚国际地学会议,于1995年8月11~15日在长春举行.到会代表有来自俄国、日本、蒙古、韩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及我国的地质学家共一百余人,提交论文95篇。大会宜读论文35篇,内容涉及大地构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科学院教育局、资源环境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学研究生学术会于1990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89篇,大会交流4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内容涉及沉积学和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及环境地理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学等学科门类,这些论文摘要被编辑成了《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学研究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1986年4月8日—12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2所大学、32个研究所和9个其它单位的202位科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97篇,其中10篇作了大会专题报告。 来自地质、冶金、土壤、石油、煤炭、轻工和教学等16个单位的26位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了论文35篇。这些论文在数量,特别是在质量上,比前两次会议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某些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团结、合作、奋进,开拓黄金科研新局面──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工作者’95黄金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95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金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4月1~3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院地学口5个研究所的3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58篇。这些论...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国矿物学研究发表在国内综合学科、地学杂志与有地学专业的主要院校学报上的矿物学论文,大约一百二、三十篇,有关的专业会议,收到二百余篇论文。从内容看,这些文章从基础矿物学到矿物物理学,从新矿物到生物矿物学,从应用到理论,从成分分析到综合研究,涉及矿物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三地地质科学讨论会”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于1999年8月7日~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及香港地质学会联合主办。会前出版了论文摘要集,共收入论文摘要94篇;120余位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及世界各地华人地质学家参加了讨论会,大会交流论文16篇,分组讨论60多篇。这些论文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与矿物学、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质勘查技术以及其他地学领域。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地学研究的进展和热点问题。 出席会议的台湾学者22人,由台湾大学副校长陈正宏教授带队;香港学者5人,由香港地质学会会长、香港大学李作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10日—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了综合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论文375篇。会议共分十四个专题,会议还就九十年代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地学大断面组织了专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地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9—2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到会代表共45人,大部分来自各高等农业院校。大会共收到论文52篇。 这次会议所提供的论文中可以看到,我国农业地学研究已有了可喜的进展,如运用地学知识对新疆灰钙土、山西栗钙土、山东  相似文献   

9.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主办、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1月17-20日在长沙召开,会议共收到来稿70篇,编辑了论文摘要集。来自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各系统、各省(区)的地质研究机构的130余名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于198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我校召开。会议着重研讨了中外学术交流史,同时举行了纪念谢家荣先生诞辰90周年的专题学术讨论会。 会议收到论文46篇,到会正式代表49人,列席来宾40余人,黄汲清教授等地质界前辈出席了会议。这次综合性学术讨论会,内容广泛,多数论文是以中外地学交流史为主题,并集中讨论了如何评价外国地质学家在中国的工作这个长期未能妥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2月7~12日全国第七届旅游地学学术研讨会暨柳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论证会在柳州召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62篇。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并传达了国务委员宋健关于旅游地学工作给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的一封信,信中说:可否组织一个属科技第三产业的服务公司,专门从  相似文献   

12.
全国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及其地学应用交流会于1982年9月22日到28日在南昌召开。这次学术交流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微束分析委员会和冶金工业部分析情报网联合召开并委托华东地勘局二七○研究所主办的。到会有90个单位的121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77篇,大会宣读31篇。会前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江西科协和江西省激光学会的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2月3日到8日在济南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生物全息律讨论会.与会代表共154名.大会收到论文140余篇.内容涉及生物学、古生物学、医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地学和哲学等.我院柯国钧、毕先梅、杨洪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两篇有关全息律与地学及古生物学的论文.“生物全息律”是我国年轻的科技人员张颖清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全息生物学,这是中国人创建的新学科.全息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部分与整体或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应用的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在生物学、农学、医学等各个  相似文献   

14.
本会微束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地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于1983年11月5日至9日在广西桂林阳朔县举行全国电镜、能谱在地学应用及探针标样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18个部、总局、科学院64个单位的代表共计116人。会议主要由冶金部地质研究所筹办。大会报告后,会议分两组进行学术交流和审定。应用组共计宣读了38篇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沉积学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本会沉积学(分)会与兄弟单位主持召开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已收到国内论文摘要262篇,国外论文摘要123篇。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我国近年来所举办的大型地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为配合这次会议,编辑部在沉积学会的支持下,约请了部分沉积学家就会议有关的学科领域撰写了以国内工作为主的学科综述和展望。我们相信这一组文章将会引起广大会员的兴趣。按原来的打算,约请的文章比现在与大家见面的文章数量更多些,但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而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看普通冻土学的成就和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7月10日至13日在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埃德蒙顿市举行了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加拿大、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挪威、丹麦、西德、阿根廷、苏联等十四国。我国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宣读了四篇论文。会议期间共宣读了150篇论文,其中综叙性的有七篇,论述普通冻土的论文有119篇,有关工程冻土的论文有31篇。在119篇普通冻土的论文中有关区域冻土的论文有20篇,冻土现象14篇,冻土勘测方法16篇,冻土区的生态及植被6篇,冻土层的热物理14篇,冻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4篇和冻土力学性质22篇。本文只对普通冻土学方面的论文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7.
会议消息     
《水文》1986,(1)
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1月18日至23日在成都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从事水文测验工作的专家、科技人员共12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45篇。经会议论文审查组评议,有102篇在会议上交流,其中在大会发言的有38篇。最后推荐34篇论文将陆续在《水文》杂志上发表。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水文测验技术的新进展。一些论文将水力学、数理统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第四届矿物岩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于5月5日至9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行。这是继1988年第三届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本次学术年会主要探讨学科发展方向,交流近年来在应用矿物学、环境、低温地球化学、超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地幔岩石学、、盆地演化、微量温室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会议收到330篇论文,并在会前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了74万字的《论文摘要汇编》。近200名来自科研、教学和生产战线的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百余名学者发表学术交流演讲,研究心得,探讨矿物学、岩石学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98届地质年会,于1985年10月28日至31日在美国 Oleder 召开。这届年会曾向国际地学届学者发出过征稿通知。我院投寄了七篇学术论文,有五篇被选中采用了。这五篇论文是我院中青年教师近年来结合教学所完成的部分科研成果。它们是:余达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第四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于5月5~9日在安徽合肥举行。这是继1988年第三届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本次学术年会主要探讨学科发展方向,交流近年来在应用矿物学、环境、低温地球化学、超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地幔岩石学、盆地演化、微量温室气体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会议收到330篇论文,并在会前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了《论文摘要汇编》。近200名来自科研、教学和生产战线的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百余名学者发表学术演讲,交流研究心得,探讨矿物学、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