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藏北部板内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源区特征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邓万明  孙宏娟 《地学前缘》1998,5(4):307-317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以钾质熔岩为主,以LREE和Sr,Ba,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为特征。区内火山岩的Sr,Nd和Pb同位素成分在时、空及组成分布上存在规律性变化,即从早期的夏威夷岩(始新世)向中期的中性钾质熔岩(晚中新世)到最晚期的酸性次火山岩(上新世以后),有N(87Sr)/N(86Sr)比值、N(206Pb)/N(204Pb)比值递增和N(143Nd)/N(144Nd)比值递减的趋势。大量的Sr,Nd和Pb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藏北新生代火山岩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源区:软流圈地幔,EMⅡ型富集地幔,伴生的少量酸性熔岩则可能是陆壳重熔的产物。各岩浆源随着时代的变新有向上迁移的现象。其中钾质熔岩的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是本区特有的“壳幔过渡带”或者称“壳幔混合层”。在青藏及邻区,该层厚度达到20~30k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厚的地区。藏北新生代火山岩是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的缩短、加厚及快速拆沉等岩石圈构造演化必然结果,也是深部地质作用的反映,可能具有板内地幔柱、板内初始裂谷、板内俯冲等多种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整理了1983年以来发生在新疆及邻区ML≥3.0的浅源地震,并在MapGIS平台下,运用数字地图技术,制作了分震级、分年份、分月份系列地震图谱,分析地震发生的时空特征,表明:新疆及邻区地震呈带状分布,自北往南可分为阿尔泰地震带、天山地震带、西昆仑地震带和阿尔金地震带;各地震带活动水平不同,前3条地震带在2003年出现地震次数最高值,具有近10年的活动周期,阿尔金地震带地震次数最高值出现在1993年,有约5年的活动周期;各地震带带内活动水平也有一定差异,帕米尔地区地震最为频繁;年内地震主要集中在2、5、8、10月4个月份。  相似文献   

3.
1:5万区调中Rn-Hg联测及~(210)Po等综合指标测量方法技术和应用研究TECHNIQUESANDAPPLICATIONOFCOMBINEDRn-HgMEASUREMENTSANDCOMPOSITEINDEXES(~(210)PoANDOTHER...  相似文献   

4.
云开地区构造演化的岩石组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研究测试云开地区岩石组构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云开地区至少有5期变形组构;晋宁期的组构表现为深层次NNE(N)-SSW(S)近水平伸展体制下的流变剪切滑脱,并发生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加里东期的组构表现为NNE(N)-SSW(S)挤压体制下的流变剪切,并在滑脱带形成大量同构造重熔型花岗岩;海西-印支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SE的挤压逆冲推覆;燕山早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EE挤压应力场作用了的专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的发展目标,着重研究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解决的实时数据流接收、震相自动识别、震相可靠性处理、实时地震定位、震相到时等值线实时绘制、地震震级的实时计算、地震动强度分布图的实时绘制等问题。我们编制了一套实时地震速报软件,实现了上述功能,并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0至2004年网内ML≥2.5共69个地震事件进行软件功能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地震三要素的速报能力,由目前的8分钟左右缩短至30至50秒;与月报目录相比,99%的地震震级误差小于0.2级,1%的地震震级误差在0.3至0.4级;97%的震中误差小于5公里,3%的误差在5至10公里,完全满足地震速报的要求。此外,通过实时仿真技术,系统还可给出实际观测到的PGA、PGV、PGD等值线图,这可为应急救灾确定重灾区和有感范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四川都江堰市、彭州、什邡地区的侏罗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石和 《地层学杂志》1997,21(3):192-202
龙门山中段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县等地的侏罗系十分发育,呈NE-SW向展布。在1991~1995年1/5万区调期间,从这个地区测制的一些侏罗系剖面中划分出了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和莲花口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并与邻区相应地层单位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它们的岩石特征和相变;根据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讨论了侏罗纪的年代地层划分;并简要叙述了千佛崖期湖相、沙溪庙—遂宁期河流相和莲花口期洪积相(冲积扇相)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宏 《辽宁地质》1999,16(2):144-147
沈阳-抚顺地区位于下辽河断陷的北东缘,是郯庐断裂系(TLS)北段主要分支的交会点和重要弯曲转折点;活动断裂弯曲转折部位、交叉部位都可能形成“粘滑闭锁段”,与地震特别是大地震的发生直接相关; 同时许多大地震也和断陷盆地区的低位高角度断层(兼具有走滑性质)。TLS现代的右行走滑特征及沈阳-抚顺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均反映该地区是强大地震(7级以上)的潜在发生区;强震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潜在陷患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中国邻区的板块构造运动、郯庐断裂活动及胶东地区的区域和局部构造特点,胶东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可划分出三个活动期,即:①J_2—K_1的NW—SE向挤压期,这是胶东壳源花岗岩及金矿化的主要形成期,此时胶东东部发生反时针旋转,形成似旋扭构造体系,而西部则分别在中地壳和上地壳层次上形成剖面上共轭的脆韧性断裂体系和走向NNE的陡倾脆性断裂体系。②K_2的SE—NW向拉张期,形成了四个NE向的引张构造带,控制了壳幔混合源花岗质侵入体及多金属—(金)银矿化的产出。③N—Q的NNE—SWW向挤压期,形成了该区的成矿后构造。另外推测上升地幔柱可能是控制该区基性脉岩群、碱性玄武岩及金矿化形成的深部因素。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利用CDSN、IRIS、GEOSCOPE等台网 33个数字台站及部分数字流动台的长周期面波资料 ,采用改进的Occam网格反演方法 ,在获得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区域 (5°~ 5 5°N ,6 8°~ 15 0°E) 1°× 1°的 7~ 184s周期Rayleigh波群速度频散的基础上 ,进一步反演青藏高原及邻区 (2 0°~ 40°N ,75°~ 10 5°E)内每个经纬度节点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 ,获得了 0~ 42 0km深度地壳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分布。研究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不但具有厚壳 (6 0~ 70km)和厚岩石圈 (超过 2 0 0km) ,而且高原深部结构和速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和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喻学惠 《地学前缘》1998,5(4):319-328
文中提供了甘肃西秦岭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全岩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资料。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为一种过渡类型岩石,火山岩强烈富集LREE和亲石元素的特征,以及高的Ti含量和较高的Cr,Ni,Co含量,既不同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也不同于中国西部造山带钾玄岩类火山岩,而显示与洋岛玄武岩和克拉通内某些高钾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区火山岩具有较低的ε(Nd)值和N(87Sr)/N(86Sr)比值,在w(Rb)/w(Nb) w(La)/w(Nb),w(Ba)/w(Nb) w(La)/w(Nb)和ε(Nd) w(Ba)/w(Nb)等地球化学判别图中,显示出火山岩源区具有Dupal同位素异常和EMⅠ地幔地球化学端员组成,软流圈对火山岩的起源和成因具有重要的贡献,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源区包含了古老大陆下被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McCa.  RB 尉成臣 《世界地质》1994,13(2):123-127
矿床规模频率法(DSF)是“国家铀矿资源评价(NURE)”项目中用于估算美国铀矿资源量方法的进一步归纳和总结。DSF解决了NURE项目中进行下述主观概率估算的难题:(1)有利于铀矿床产出的成矿有利区占研究区的比例(因子F);(2)成矿有利区中单位面积岩石吨数(因子T)。由于几乎所有地质学家对因子F和T的量度都不熟悉,大多数工作者只能估算出成矿有利区可能产出的铀矿床的数目及它们的平均规模。DSF把因子F和因子T合并为成矿有利区内待发现铀矿的单位面积岩石吨数因子(F*T)。这样,地质学家所提供的因子F·T就是特定矿床规模分类中单位面积内待发现矿床的估算数目。矿床规模分类的数目及每类规模间距是以已知(控制)区内的矿床资料为基础的。与NURE法相比,DSF法在主观估算中涉及范围更广,并且更多地突出了勘探工作者的日常经验。利用DSF法对华盛顿州和爱达荷州的时代新、富含有机质的在生铀矿及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和附近犹他们等地区的溶蚀滑塌角砾岩筒型铀矿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4个地震参数,对叶鲁番-哈密盆地SB(胜北)地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层系进行了地震相分析,作出了地震相平面分布图。经过综合解释,把地震相转换成了沉积相。该区中晚侏罗世主要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13.
地震科学某种意义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没有精确、可靠的地震观测资料,地震预报及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就缺乏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主要的多地震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大动态、宽频带、高精度的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西太平洋很多国家也正在计划加强或建立新的数字地震台网。本综述根据1998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地震台网》专题会议的上交流的论文,介绍了该地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及其某些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将日本从北至南划分为5个区, 分析1900—2011年3月共110 a期间发生的67个Ms=6.9~9.0大震事件, 与其后4 a在中国及邻区发生的Ms≥6.0(极个别为Ms=5.5~5.8)共569个中强地震的对应比较.得出结论: (1)日本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二者有很好的遥相关关系; (2)分析了日本各区与中国及邻区地震相对应的特点; (3)中国地区地震的滞后时间多为0.5~2.0 a, 最长4 a; (4)用"遥相关法"预测2011—2013年期间, 中国及邻区的中强地震危险区.年度预测与实际发生地震检验结果显示: 预测的34个次地震危险区中, "报对"28个次, 约占总预测个次的82%, "虚报"6个次, 约占18%, 显示"遥相关法"对年度地震预测有一定效果; (5)提出"蜘蛛网"逆反应模型解释中国及邻区对日本大震的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包括3部分:(1)扼要回顾了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根据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壳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把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分为4个构造域,10个亚构造域。(2)论述中国和世界石炭纪生物古地理分区。根据四射珊瑚和腕足动物群分析,把全球早石炭世生物古地理区系分为两个生物大区、6个生物区和8个生物亚区。在中国境内对生物亚区内部生物地方中心的分异作了进一步划分。(3)简述中国石炭纪古地理和某些有关的沉积矿产。中国石炭系矿产除了重要的煤以外,还有石膏矿、铝土矿和不同类型的铁矿。这些沉积矿产的分布主要受到古气候、古地理和构造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覆盖综合分类研究:基于NOAA/AVHRR和Holdrid …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本文探讨了将边续时间序列NOAA/AVHRR的NDVI影像与反映区域植被分布格局2的气候综合指标可能蒸散率(Holdridge方法的生命地带所拟订的生物温度,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按反映其地带性分 特征的量化数字模式,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图像,共同作为分类向量,在多种基础图件支持下,通过主成分分析,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中国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多维信息综合分类。该方法改变了遥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及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特点的研究,论证了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构造背景与成因机理;指出: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存在与活动是诱发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文中明确指出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研究在相关地区进行潜在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利信息网保密建设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霞 《水文》2000,20(4):51-53
根据中办、国家保密局等单位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将中国水利信息网(NFCnet)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相应调整,严格划分出计算机涉密网(NFCcetS)、计算机普通网(NFCnetC)。信息也分为涉官信息和非涉密信息。介绍了建立加密的安全隧道和VPN技术。  相似文献   

19.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根耀 《中国地质》2006,33(1):64-77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新特提斯洋全面消减,亚洲大陆形成,因而白垩纪是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笔者从地球动力学系统的变换、构造格局的变换、北东向新生构造的出现和造山作用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变换。这一变换集中表现在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在白垩纪转变为东、西两部发生分异,西部以构造的继承性为特色,东部则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反映在地形一地貌上,早白垩世该区东高西低,白垩纪末开始出现今日的西高东低面貌。盆地发育和“盆”“山”系统也在白垩纪开始发生重要变换,说明东亚大陆边缘因向太平洋的蠕散而不断解体,大陆内部构造则日趋复杂。中国及邻区的这一实例再次说明必须坚持活动论构造观,以动态演化的思路来重塑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20.
自然岩石及简单和复杂体系中实验合成或经重新平衡的尖晶石化学成分显示,在中-低压条件下,与橄榄石共存的尖晶石可含一定量的Si,其含量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用最小二乘法对简单体系中 实验数据的热力学模拟发现,Si在铬尖晶石中以硅酸盐尖晶石(Mg2SiO4)形式存在,Mg2SiO4组份在铬尖晶石中的活度aSDMG2SiO4=(NSPMG/2)2*(NSPSi)2(NSPSi代表以4个氧为基础的单位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