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建军 《探矿工程》2009,36(2):79-81
在青—莱高速公路毫山峪隧道塌方段施工中应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施工管棚直径大,钻孔难度大。通过优选钻孔工艺、管棚参数和注浆工艺控制施工质量,大管棚支护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许宏发  佟佺  王广建  王德荣 《岩土力学》2012,33(11):3219-3224
正确评估管棚加固围岩的抗爆性能,对坑道口部防护设计十分重要。基于相似模拟理论,用不同配比的水泥土替代自然岩体和注浆岩体,用塑料管替代钢管,模拟管棚超前支护坑道口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制作了口部相似模型3件,模型长×宽×高为2 m×2.2 m×2 m,在顶部直接爆炸,分别模拟无管棚、1层管棚和3层管棚下,坑道口部动力响应和破坏特征。试验表明:管棚超前支护能有效加固坑道围岩,整体性增强,受力分布合理;随着管棚层数增加,口部破坏明显减弱,拱顶破坏范围从1.55 m减小到0.45 m、主裂缝最大宽度由25 mm减小到3 mm、网状裂缝最大宽度由24 mm减小到0.3 mm、裂缝条数由14条减少到3条、模型顶部爆坑体积由0.12 m3减小到0.05 m3。管棚超前支护能有效地将爆炸荷载的破坏作用控制在管棚加固层之外,抗打击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结合65m长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实例,介绍了海王星-508型钻机在长管棚施工中采用的施工工艺,并探讨了长管棚施工对钻机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施工前,应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分析浅埋砂质黄土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和变形特征。根据浅埋砂质风积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量大和洞内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特点,结合隧道实际监测数据,反演计算得到侵限段地质力学参数,为迈式管棚超前支护及径向迈式锚杆的全施工过程数值模拟提供计算依据,为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提供数据支撑。计算结果显示,隧道侵限段地表最大沉降11.4 mm、最大拱顶下沉30.4 mm、最大水平收敛48.5 mm,隧道整体变形量减小,迈式管棚超前支护可以有效地提供纵向支撑,承受侵限土体压力、约束围岩变形和控制地表沉降,同时为支护侵限段钢拱架的安全拆换提供保障。研究结果表明:径向迈式锚杆、迈式管棚超前支护、环形支撑钢拱架和锁脚锚杆一起,构成了浅埋风积砂质黄土隧道主被动变形综合控制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浅埋风积砂质黄土隧道软弱围岩超前支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冯劲  林廷松  周红升 《探矿工程》2010,37(11):73-75
以黄衢南高速公路阳排尖隧道为例,介绍了大于30 m超长管棚施工技术;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左右洞不同管棚施工技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施作超长管棚在山岭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下穿小河和桥梁的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奎  高波 《岩土力学》2010,31(5):1509-1516
综合工程经验,对北京地铁5号线过河过桥隧道施工可能采用的4种超前支护方案即水平旋喷桩、全断面深孔注浆、长管棚、加密小导管注浆并辅以临时仰拱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加密小导管方案在施工造价、掘进速度和施工影响方面具有优势。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长管棚方案和加密小导管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价并择优。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不计管棚施工对地层提前扰动的情况下,长管棚方案与加密小导管方案对桥台、桥墩以及小月河河底的影响是相当的,可以认为,加密小导管方案将优于长管棚方案;长管棚、小导管和锁脚小导管承受弯矩较小,锁脚小导管以及隧道拱部的小导管承受轴压力,边墙的小导管既承受轴压力又承受轴拉力,长管棚主要承受轴拉力。  相似文献   

7.
周新莉 《探矿工程》2008,35(4):78-79
通过隧道穿越已有公路进行大管棚支护施工的工程实例,说明采用偏心扩孔钻头跟管钻进的成孔工艺,是解决大管棚支护施工中钻进成孔难的有效方法.介绍了成孔工艺、配套设备及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管棚预支护技术在两类自然条件下的施工情况分析对比,阐述了煤矿井下管棚预支护技术的特点.这为复杂构造条件下煤矿井巷的掘进寻找出一种新的支护技术,拓展了管棚预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连拱隧道采用三导洞或中导洞超前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多、临时支护量大的不足,以黄延高速公路羊泉沟隧道为例,提出在Ⅲ类围岩中采用无中导洞超前施工方法.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获得了施工各阶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以及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在Ⅲ类围岩中连拱隧道采用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围岩和支护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分析结果为羊泉沟隧道的顺利贯通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0.
郭宝海  刘安  郭峰 《探矿工程》2013,40(4):81-84
大西客运专线忻州隧道斜穿大运高速公路,洞顶至高速路面土层较浅,且土体具湿陷性,沉降控制要求极高。施工采取自进式管棚进行一次性超前支护,既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又有效的控制了路面沉降。施工实践充分证明了自进式管棚具有一次性施做距离长、精度可控性强、对地面沉降影响小、注浆饱满度可控等优点,为自进式管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解决廉租房设计问题,以得出一个理想的模型,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建设要求。模块本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满足50~70年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An experimental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system Pb-Sn-Sb-S and of its sections Pb-Sn-S and PbS-Sb2S3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HCl, NH4Cl and NaOH at T = 300–400°C and total pressure = PH2O= 1000 atm. All lead and antimony sulfosalts known in natur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also the following sulfostannates: teal lite, franckeite, and cylindrite. The phase relations In a part of the system Pb-Sn-Sb-3 are discussed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use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ditions of deposition of “Bolivian” type ores containing sulfosalts and sulfostannates. —Authors.  相似文献   

13.
将水系沉积物样本数据转换到具有岩石样样本数据特征的水平上,近似地称为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反推".文章利用"标准正态转换法"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将两者的样本数据都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的形态,在此基础上,再将水系沉积物样本数据转换到岩石样水平.该样本数据的总体特征具有岩石样样本的数据特征.该方法还可以对工作区内不同区块分析数据的系统误差进行调平.并以1∶ 25万四子王旗幅为例说明了该方法在这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守信 《地质科学》2004,39(3):452-456
近10年内,中国地层学史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历史优先律事件”,表现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具体组织并由其副主任程裕淇主编的《中国地层典》,对优先权法则不执行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而执行不论发表与否仅以“尊重原始命名者”为基础的“历史优先律”;二是“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在全国地层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律搞双重标准。这两个事件均表现对“优先权法则”国际共识内涵的偏离,偏离了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尤其不应该的是,当人们对“历史优先律”提出异议后,全国地层委员会不但不及时纠正“历史优先律”的片面观点,相反地却在修订中国地层命名法时,为了给“历史优先律”合法化创造条件,竟然在《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权搞双重标准。“历史优先律事件”和“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破坏了地层命名法的标准性,颠倒了中国地层命名史,干扰了中国地层名称的管理,是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吉中地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一拉溪组”为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区测队在1960年创立。《吉林省岩石地层》(1997)等明确为不采用之单位,《中国地层典二叠系》(2000)等标明为采用地层单位。已有的实际材料证明:在“一拉溪组”建组剖面——九台市波泥河子“一拉溪组”剖面的灰、黑色粉砂岩中发现Neocalamites、Eguisetites、Citenis、Ginkgoites及Cladophlebis为主的早侏罗世植物群;原认为在范家屯组建组剖面,该组假整合于范家屯组之上,现又在该剖面上部(10层以上)发现4个产植物化石的层位,15层除产植物Pecopterissp.(P.cf.anthriscifolia)、Phyllothecacf.deliguescens、Paracalamitestenuicostata、Noeggerathhiopsissp.等外,还见有淡水叶肢介Cyclotoguzitessp.,确证“一拉溪组”系不整合于杨家沟组之上。因此,作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的“一拉溪组”已不可能为了优先权而加以保留。但在统一研究该区中生代岩石地层序列时,一拉溪组和其他单位一样,可按优先权法则参与竞选。  相似文献   

16.
草莓红“绿柱石”的晶体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廖尚宜  彭明生 《矿物学报》2003,23(4):319-322
利用扫描电镜 能谱仪(SEM EDS)、电子探针(EPMA)、高分辨等离子质谱仪(HR ICP MS)和X 射线单晶衍射仪等方法,对一种新的含高铯矿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成分、结构和光学特征等均异于常见的含Cs绿柱石(Morganite)。它是一种含高铯属三方晶系的、新发现的宝石矿物,称此宝石矿物为草莓红"绿柱石"(Rasp berry"Beryl")。晶体化学式为:(Cs0 627Na0 095K0 041Rb0 031Ca0 028)0 822(Be2 099Li0 869)2 968(Al1 964Fe0 010)1 974Si6 040O18。晶胞参数a=1 59735nm,c=2 78444nm,α=β=90°,γ=120°,V=6 15274nm3。折射率No=1 615~1 616,Ne=1 607±,双折射率为0 008~0 009,S G 为3 00~3 10。  相似文献   

17.
巴彦浩特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层组合棱柱体建立了磁性蚀变带磁场正演模型,并分析了由它产生的“磁亮点”的特征,运用“磁亮点”的宽度和异常幅值特征构制的滤波器,提取了7个可能与烃运移有关的“磁亮点”。结合地质与伽马能谱测量资料的分析得出,其中的2个“磁亮点”位于含油地层石炭系较厚的凹中隆和山前断阶带,且该区也有放射性低值异常显示,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设立“地下明灯研究计划”的建议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20世纪末,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地球表面清晰的图像,使人们可以实时地观测地球水圈和大气圈的结构、状态和运动过程,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这是地球系统科学革命性的进展。介绍的“地下明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获得地球内部不同深度情况下不同尺度的图像,这些图像是新型的地球内部“三维地图”,它将完善和改变我们对大陆动力学、岩石圈结构和状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西段的"探马石"砾岩,原被确认为系甘泉不整合西延部份的底砾岩.经研究认为"探马石"砾岩不是底砾岩,而是构造形成的棒石糜棱岩.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common fossils from the Ordovician of central China has been repeatedly described as Triplecia poloi§(Fig.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