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地震预报设备亟待充实加强──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体制现状的补充介绍1991年,日本报纸等宣传媒介曾报道过东京都防灾会议汇总的有关目前日本首都圈若发生烈度6(日本气象厅标度)巨大地震时的灾害预测数据。该预测是假设在某个冬天傍晚6时左右,激烈的地震袭...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地震预报计划开始于1965年。本文想就应该怎样评价迄今为止地震预报计划的实际业绩进行讨论。另外,还想讨论一下今后的预报计划是应该这样继续下去,还是应进行大幅度修改或是废止的问题。在1962年发表的“地震预报现状及其推进计划”(即所谓的地震预报“蓝图”)中曾指出:“通过几年积累观测资料,可以说搞清作为研究目标的地震发生与观测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地震预报实用化现在还无法作出回答,但是,若是从现在开始全面实施这一计划,10年后当可以充满信心的地答复这一问题。”也就是说,预报…  相似文献   

3.
统观日本的地震学史,日本对地震学曾进行了某些开拓性工作,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近年来,他们一方面着眼于地震预报大目标,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地震预报目前仍处探索阶段,因此他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基础和理论研究,进行有充分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和观测,有目的地合理地施设高质量的观测系统。以期稳步地向地震预报目标挺进。这些是值得借鉴的。上述种种不懈努力虽有了某些成效,然仍尚未见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地震学在该阶段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汇总的日本1984年度有关的地震预报预算总额为五十六亿一千七百万日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大约减少了六亿日元(参看附表)。这是因为观测设施等的配备工作已告一段落之故。将在有关省厅付诸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依靠布设在包括首都圈在内的关东、东海地区的观测设施的观测数据等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同时,着手进行神奈川县东部地基深度的调查工作。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将对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活断层以及地下气体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地震预报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自1964年7月以来,一直是遵循测地学审议会提出的地震预报计划建议的宗旨进行的。以上述研究成果为背景,1978年6月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9年8月,又根据这个法律,指定了以东海地区为中心的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国民对地震预报的关心和期待也进一步增强。鉴于这种情况,1981年度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规划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震预报科学发展需要新思维和新的观测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东 《地震》2002,22(2):9-12
通过对地震预报现状的分析,认为传统的地震预报思路仍是目前经验性地震预报所依托的。但是要想从质上提高地震预报水平,使地震预报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必须引入新的思维和新的观测手段。新思维常常产生于新的观测结果中和隐含于失败的地震预报教训中。地震科学是一门依赖于观测的科学,新的观测手段和新的研究思路在地震预报的科学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地震预报》一书于1982年11月由日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世界地震界在地震预报方面走过的历史。第二部分从地形变、地震、地下水等许多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中的观测及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具体地讲述了日本在执行地震预报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第一、二章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在开始执行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时提出要搞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其原因是:日本已取得执行第一、第二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观测和研究方面的条件;国内不断发生破坏性地震,科学界和社会各方面更加迫切要求作出地震预报;为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则必须先进行预报实验;在国际上主要多震国家的地震预报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这也有力地激发日本地震学界搞地震预报的积极性。于是,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于1975年7月在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修改意见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最近确定了推进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的方针。一、基本方针1.在进行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时,要本着测地学审议会所建议的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宗旨,遵循“有关防灾研究开发的基本计划”,在有关政府机构和国立大学密切合作下,统一实施。2.在加强观测地区(关东南部、东海地区)及其它必要地区,要集中进行对短期预报有效的观测和研究。另外,鉴于气象厅是负责地震防震加强地区大地震预报的机关,要继续  相似文献   

10.
四、地下流体综合观测与研究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之一。由于近年来在世界上一些地区(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强烈地震,震前未作出任何预报,使人们对地震预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地震预报正处于低谷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作为长期从事地震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推进地震预报实用化、加强综合观测、将系统科学应用于地震研究及多方面的国际间合作,并论述了日本、美国、苏联三国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的思路、动向及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前 言自从日本文部省测地学审议会1975年提出“部分修改第3次地震预报计划”的建议以来,地下水、地球化学方法正式纳入地震预报计划已历时20多年。这也是对地震的认识一成不变地开展地下水、地球化学观测的日本的历史。在地震预报研究中,虽然曾检测出许多地震前的异常现象,但并没有明显增加对其机制的认识。本文基于这种现状,提出地震(预报)研究中开展地下水、地球化学观测的目标。地下水和地球化学观测,研究中的最大弱点是在理论方面。由于缺乏联系地震发生机制与地下水、地球化学异常的理论,所以怎么也跳不出现象论的框框…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地震预报新观测网和新体制的设置阪神大震灾后,日本从民间到国会议员及政府大臣对地震专家们固定传统的地震预报方法不满,要求开展薪的地震预报方法,要求地震情报公开化和预报体制一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日本气象厅于3月14-24日专门派人去地电流法预报地...  相似文献   

15.
阪神大震灾后有关人士对日本首都圈震灾的估计日本首都圈会发生阪神大震灾规模的直下型地震吗?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和中央防灾会议认为:“南关东直下型地震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因而在积极地充实地震预报体制和强化防实体制。但多数人认为,在连观测网还未充分的...  相似文献   

16.
1.日本地质调查所为在东海地区进行地震预报增设地下水观测井据日刊《测量》1979年3月号报道:作为东海地区骏河湾地震的地震预报体制的一环,1976年度,地质调查所在清水市立庵原中学院内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和水质、水氡观测井。1977年,为在东海地区广泛布设地下水观测井,在静冈市立贱机南小学校和相良町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并在大东町公所停车场设置了水位、水氡观测井。另外,静冈县设置在新居町、袋井市、静冈市、蒲原町、富士宫市的5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专题讨论会论文简介(一)编者按:日本将地震预报作为国家正式的研究项目迄今已30年。为了重新认识地震预报研究应有的状态,提出一个新的发展规划,日本学术会议地震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和地震学会于1994年6月29-30日组织召开了“地震预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地震预报观测情报中心消息》1979年第1期报道:从1979年4月起,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地震预报中心改名为:地震预报观测情报中心,并于4月9日开始工作。它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调整全国各大学之间的地震预报计划,以及研制新的台网系统等等。该情报中心除中心室以外,还设有公用系统室、情报处理室、地震预报观测室、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9.
第五篇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代表团访华期间就地震预报及有关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如日本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两个途径、日本两个有希望的前兆手段、日本对观测强化地区的一些做法,并对地震云预报地震的观点提出了否定的看法等。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报:经验性抑或确定性──关于内陆直下型地震预报的方向冈田义光内陆地震预报的必要性日本现在实施的第6次地震预报计划的核心之一就是在“推进地震预报基础研究与开发新技术”项中强调的有关内陆地震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给日本带来严重灾害的地震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