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分每日4次和每日3次.在进行日合计平均统计时根据规范规定,每日3次观测的站02时大部分气象要素可用自记记录和其他方法代替,所以除了总、低云量,15、20 cm地温之外,其他要素平均按4次进行日合计日平均统计.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观测分每日 4次和每日 3次。在进行日合计平均统计时根据规范规定 ,每日 3次观测的站 0 2时大部分气象要素可用自记记录和其他方法代替 ,所以除了总、低云量 ,1 5、2 0cm地温之外 ,其他要素平均按 4次进行日合计日平均统计。气象台站每日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 ,其日平均值是将日合计除以4计算到有效位后 1位数值 ,然后四舍五入 ,而四舍五入的修约规则总体上看是舍少入多 ,有不尽合理之处。通常有效位后出现 0~ 9的数值大体相当 ,四舍五入修约规则舍少入多并不显得太突出 ,因此气象部门一直沿用该规则。但是 ,由于气象要素记录已准…  相似文献   

3.
许华清 《气象》2003,29(10):2-2
20 0 3年 1月 2 0日 ,笔者在 0 8时地面气象观测时 ,发现了这样一个“不正常”的情况 :0 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 -0 8℃ ,而百叶箱最低温度却为 -2 3℃ !按往常冬季天晴时的情况 ,地面最低温度要比百叶箱最低温度更低一些。由于要及时发地面加密观测报 ,当时观测员在复读记录后如实编发了报文。事后 ,组内对这一“不正常”记录作了一次质量分析。1 要素实况当时气薄 -1上的气象要素情况如表 1所示。2 要素分析根据气象学原理 ,土壤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 ,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 ,土壤吸收的热量要比空气多得多。因此 ,在晴好天气下 ,白天的地…  相似文献   

4.
将临汾市尧都区1954年至2001年小麦产量年增量和其全生育期降水量进行同步统计分析得出:小麦生产全生育期降水量大于同期降水平均值20%,则绝大多数是增产年;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少于同期降水平均值50%,则是欠收年;当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在同期降水平均值-50%至20%之间时,小麦是增产?或是减产,由其它影响小麦产量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5.
要保证报表质量,预审员要把好关,按照要求对每项记录认真审查。这里介绍用“补去法”对日统计进行预审的简便方法。 由于四舍五入的影响,用日平均值乘以观测次数,其乘积与日合计之差,有一定的范围,四次项目在 0.2~-0.1(相对湿度在 2%~-1%,气温、地温为负值时在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份,我先后参加了六个县站测报质量和观测记录的检查,现将一些偶见易错的技术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使用.一、02时自记风缺测时.定时栏风速如何填写?因仪器故障造成风向风速缺测时,据《规范》122页第9条规定:三次站02时风速用自记记录代替者,若遇自记记录缺测时,该日02时栏应空白(不能划"—"),按三次记录作日合计、日平均.另据《规范》118页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二)条  相似文献   

7.
关中冬麦区春季透雨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中春季第一场透雨天气标准选用关中地区44个(台)站20~20时的日降水量资料,规定有三分之二站过程降水量>20mm,(降水过程中允许有一天无雨)或日降水量>15mm,则该过程定为春季第一场透雨。2春季第一场透雨的气侯特征根据1976~1995年20年资料统计(表l),陕西关中地区春季(3~4月)共出现透雨天气过程12次。其中,1978、1980、1982、1984、1985、1986、1987、1993年共8年无透雨过程。平均每年出现0.6次。从表1可以看出,在12次透雨过程中,其中有8次连阴雨天气(降水日数>4d以上)占67%。因此,透雨过程大多数是连阴雨天气过…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准站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值差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煜飞  周自江  张强 《气象科技》2011,39(4):462-467
分析了自动24次与人工2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以及人工24次与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的差异.评估中涉及到的统计方法主要是两组样本平均值显著差异的t检验.研究表明:人工24次与4次观测差异分析中,近半数台站相对湿度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气压、2 min风速存在显著差异的台站分别为1.5%、0%和6.9%.并且,气温和气压差值场显示...  相似文献   

9.
谢炳源 《气象》1981,7(3):32-33
气象台站在编制地面和高空气象记录月报表时,要进行大量的日、旬,月合计和平均值的计算。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本文介绍几种日、旬平均值的简捷珠算法,供台站气象员参考。 一,除数为4的简捷除法——快拨法 一日四次定时观测的日平均值等于日合计值除以4。其中有些数值我们可以心算求得,而有些比较复杂的数值,心算困难。如果掌握和熟记下面的口诀,就能很快在算盘上直接拨数得到。 算式:1÷4=O.25 口诀:一变0二五 2÷4=O.5二变0五 3÷4=0.75三变0七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估算净辐射的一个新公式已从太阳辐射、湿度和气温的实测记录中导出,相信这一公式比以前用云量代替太阳辐射的公式有所改进。其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其估算误差为2.57卡/厘米~2日。本文讨论了这个公式的局限性。例如:反射率标准值的应用,用湿度代替总可降水量以及未考虑二氧化碳的作用等。并把这个公式应用子386个站,制作了四个季仲月和年的净辐射世界分布图,其分布形式稍不同于布迪科制作的世界图。作为净辐射保留年射入辐射从热带的60%减少到高纬度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1 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雨量迹线有缺测 ,由于未守班不清楚降雨情况 ,例如不知起止时间、不知间歇情况 ,则按实有记录统计 ,缺测时段空白 ,日合计 ( )。2 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雨量迹线有缺测 ,但是在汛期夜间进行值班 ,或在平时 ,清楚仪器有小毛病 ,夜间进行巡视仪器 ,观测降水情况 ,记录的处理方法就参照白天缺测的处理方法进行统计。2 .1 若缺测时间在两正点之间 (无虹吸或笔位无下落 ) ,则该时降水量照常计算。2 .2 缺测时间跨越一个或几个正点时 ,而无虹吸 ,有关降水量应用其它雨量记录代替 ,如无其它雨量自记记录时 ,则整个缺测时段计…  相似文献   

12.
焦春梅 《贵州气象》1999,23(2):29-29
自担任气象报表预审工作以来,省局曾对我局上报的地面气象报表提出如下疑误:一是气压极值同前三日20时实测值发生矛盾,二是雨湘观测记录与规范规定不相符。例如:D96年7月8日即876.三极值比前1日ZO时的875.5高0.6;1997年12月25日P低884.9极值比前1日20时的844.4高0.5;1996年9月8日P低882.2极值比前1日20时的881.5高0.7;1997年12月8日。22:40~1:川;错1:10~9:12;to3:40~10.20;1998年1月24日·20:00~6:02;。6:02~10:38;u6:30~10.6。①气压极值比前1日20时高是20时作记号造成的误差。在20时以前气压就…  相似文献   

13.
《规范》对三次观测站2时无自记仪器项目的记录统计方法中规定,2时地面温度用1/2(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前一天20时地面温度)求得。用这个方法统计2时地面温度,在大多数正常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在某些不规律的特殊情况下用此方法来统计,就会产生一些误差。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4月 1 6日 ,我站出现大风天气 ,打印出的日极大风速为1 7.5m/s,时间为 1 5∶2 7,风向打印“77”。然而打印出的大风报警时间为 1 5∶2 8,风速为 1 7.1m/s,风向为NW ,显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我站对如何处理该日大风记录进行了讨论。观点一 :大风开始时间应改为 1 5∶2 7;2 0时编发天气报中 91 5dd组时 ,风向用“NW”代替 ;编制月报表时 ,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记“NW” ,日极大风速和出现时间照实记录。观点二 :记录大风开始时间不应改动 ,仍为 1 5∶2 8;2 0时编发天气报中的大风组时 ,风向缺测不发 ,只发风速组 ;编制月报表…  相似文献   

15.
使用 AHDM4.1制作报表时 ,因程序自身设计缺陷 ,对日常观测中出现的不完整、不正常记录 ,不能按规范正确处理 ,需人工修改处理。3次观测站某日 0 2时地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值比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值低时 ,按《技术汇编》规定 ,该日 0 2时地温不参加日极值的挑选。但微机却将 0 2  相似文献   

16.
增城基难站,自1990年1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24次气候观测。通过对七年资料的统计,发现观测项目中,压、温、湿三项,24次观测值与4次观测值相差甚微,本文以年平均值为论证依据,作以下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压、温、湿记录日测24次与日测4次的结果有如下特点:(1)24次观测值与4次观测值存在很小的偏差。其中24次值气压、气温偏高,相对湿度偏小。(2)气压资料:有六年完全相同,相同率为86%。略有偏差仅1996年一年,该年偏差值为0.1hPa,累年平均偏差幅度为0.0。因此,气压资料几乎没有差异。(3)气温资料:七年均略有偏差,差值均…  相似文献   

17.
7月及7月以前诸月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对7月的天气变化有着明显的前期效应。这为制作7月份的降水趋势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咸阳7月降水概况咸阳1965~1994年7月份平均降水量为820mm。最多18o.5mm,最少8.9mm。根据用户要求,月降水量小于月平均值20%为偏少月份,月降水量大于月平均值20%为偏多月份,月降水量在月平均值上20%之间属正常月份。30年中,咸阳7月降水共出现偏少月份11次,正常月份9次,偏多月份10次。2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在500hPa月平均图上,当7月份降水出现偏少、正常或偏多时,前期的环流形势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变特征。2…  相似文献   

18.
李建成 《气象》2000,26(8):57-57
1999年《气象》第 8期在台站园地栏内刊登了“关于一个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的讨论”,该文大意是 :“某基准站因 EN型风仪发生故障 ,造成 1 8、 1 9、 2 0时定时和自记记录缺测。在对该日定时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时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内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我阅读后认为关于 2 4小时定时风速缺测的处理在《规范》中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供广大测报工作者参考。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按《规范》规定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按记录缺测的次数(天数 )分别处理。《规范》中此方法虽然没有针对 2 4小时…  相似文献   

19.
戴里平 《气象》1985,11(12):32-32
目前,大多数台站能见度观测靠目测,在准确性上往往易出现系统性误差。在我站,能见度观测值有偏大的倾向。统计我站1982—1984年3年20时能见度观测记录,≥30.0千米的记录有116次,其中30.0~35.0千米有102次,36.0—40.0千米有8次,41.0—45.0千米有5次,>45.0千米有1次。这样3年来20时≥30.0千米的记录占总观测次数的10.6%。上述≥30.04米的计录各月都有,以7、8月最多,1、2月最少。即使在7、8月份,由于大气稳定,水汽增多,出现≥30.0千米的  相似文献   

20.
刘登贵 《气象》1979,5(12):36-36
在审核气象记录报表(气表—1)时,要核对气压、气温、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地温这几个要素的日合计除4得的平均是否有计算错误,合计及平均栏的旬合计是否有统计错误,我们采用“补去法”即用合计值的最后尾数加平均值的最后尾数,其和为3、4、8、9、13、14时,则补齐到5、10、15,将补的数记为“+”(最多补2,如3、8、13;最少补1,如4、9、14;遇5、10、15时则不补,为“0”)。如尾数之和为6、11、16时,则去1,将去的数记为“-”(最多只能去1,如6、11、16;尾数之和不会出现7、12、17的数)。这样逐日计算它们的补、去数(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