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2D-σ]软件计算并分析了因采煤引起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对井壁产生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含水层在不同水位降的条件下,含水层水位下降对井壁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软件分析计算结果与淮北诸矿井壁变形位置及变形状况基本相符。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井筒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厚表土层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直书  余贵华  程桦  荣传新 《岩土力学》2010,31(6):1687-1691
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特厚表土层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的竖向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相似理论,进行了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的模型设计和试件加工;然后,通过加载试验,得到了井壁结构在竖向荷载和侧压共同作用下的竖向应力、变形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内、外钢板筒的约束作用,井壁结构中的混凝土完全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其抗压强度提高了1.73~1.92倍,且井壁破坏时混凝土的竖向极限压应变达到-3.9×10-3,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性。通过钢板与混凝土的相互约束,改善了各自的力学特性,使井壁竖向承载力显著提高,远比钢板筒和中间混凝土层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之和大,并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推导出了井壁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井壁失稳是钻井过程中常常遇见的难题之一,尤其在钻遇泥页岩井段。针对河南中牟页岩气区块在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钻进过程中发生井壁坍塌掉块、卡钻、井径扩大率大等复杂情况,利用MY1井钻井岩心从泥页岩类型划分、孔渗特征、微观结构、岩石力学以及地应力等方面开展井壁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中牟区块泥页岩属硬脆性泥页岩,造成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为地层非均质性强,岩石脆性程度较高,微裂缝发育,易导致井壁机械剥落、坍塌掉块。通过合理控制钻井液密度、优化井身结构及钻井参数、研发低自由水强封堵钻井液提高井壁稳定性,在区块钻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本解决了井壁失稳难题。  相似文献   

4.
井壁溃沙、壁后空洞对立井的影响一直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对破坏的立井稳定性规律研究分析及处理方法备受关注。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采用莫尔-库仑准则和拉伸破坏准则的组合并结合现场仪器原位检测模拟井壁后空洞破坏以及注浆,对荣华立井壁溃沙、壁后空洞对立井稳定性的影响和壁后注浆治理时不同注浆压力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了注浆方案。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溃沙、空洞对井筒稳定有不利影响,并造成地表沉降;注浆压力对井筒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当注浆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井壁竖向应力可出现拉压力,水平应力增大易导致井壁破裂。  相似文献   

5.
雷家蔚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80-1086
科学钻探深井结晶岩处在高地应力、高地层压力和高地温的“三高”环境中,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物化特性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化极易导致井壁失稳。本文依据温压耦合影响下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计算模式,确定不同井壁温度下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通过FLAC3D开展温压耦合影响下井壁稳定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钻井液密度下井眼打开后不同时间的井壁周边温度和井壁稳定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层弹性参数对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较大,对于花岗岩此类弹性模量较大的结晶岩,温度变化对破裂压力影响更大;井壁处附加应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附加周向应力>附加径向应力>附加垂向应力;在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井壁周边地层等效应力与钻井液密度呈正比关系,在最大主应力方向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武艳红  李欢欢 《探矿工程》2013,40(3):28-31,34
自海拉尔油田实施钻井提速以来,部分井出现螺旋井壁现象,对完井电测曲线造成一定影响,影响测井解释的共151口井,比例达15.60%。螺旋井壁现象在乌东区块尤为明显,仅乌东区块发生明显螺旋井达到36口,占乌东区块全部钻井的28.8%。从地质、工程等角度阐述了形成螺旋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与技术措施。2012年下半年在乌尔逊凹陷2口井试验螺旋井壁预防及解决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再大面积出现螺旋井壁现象。  相似文献   

7.
深厚表土层中高强复合井壁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姚直书  程桦  孙文若 《岩土力学》2003,24(5):739-743
针对煤矿立井井筒深厚表土层的支护,提出了采用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这种井壁结构的应力特性和强度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给出了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从而,为该种井壁结构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其研究成果已在4个井筒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统计损伤的井壁坍塌压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康  陈勉  金衍 《岩土力学》2011,32(7):2029-2033
目前在计算油气井壁坍塌压力时,通常采用摩尔-库仑准则,该准则没有考虑中间应力对岩石破坏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比较保守,限制了低密度钻井液发展。针对这一情况,考虑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基于统计损伤原理,对统一强度准则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强度准则建立了新的井壁坍塌压力模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统一强度准则能更好地模拟岩石强度,利用该准则建立的井壁坍塌模型计算出的坍塌压力比传统的摩尔-库仑准则低,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荣传新  程桦 《岩土力学》2006,27(2):193-198
通过实验和有限元计算,对在均匀荷载作用下新型冻结井高强钢筋混凝土弧形板井壁的变形特性、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极限承载力及其压碎区的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弧形构件的径向变形较小,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可缩接头材料使该井壁结构起到“先柔后刚”的作用;弧形构件的内排钢筋总是比外排钢筋先屈服,并且钢筋发生屈服时对应荷载值一般为该构件极限承载力的60 %左右;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10 MPa,其极限承载力提高1.26 MPa;弧形构件的压碎区位于其端部附近,因此,在设计该种井壁结构时弧形构件的两端应该加强,可在弧形构件的两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许光泉  李占强 《现代地质》1999,13(3):359-362
在用“2D σ”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 分析了因采煤引起淮北矿区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对井壁产生的影响。其表现为: 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将引起地层压缩沉降; 地层与井壁间产生附加应力, 并在基岩下部产生应力为零的中性点; 轴向应力由小变大; 当第一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同时有水位下降时, 也有类似的规律。计算结果与淮北诸矿井壁变形位置及变化状况基本相符, 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井筒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疏水沉降地层竖向可缩性井壁附加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桦  苏俊  姚直书 《岩土力学》2007,28(3):471-475
通过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竖向可缩性井壁附加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可缩性井壁可有效衰减附加力和井壁截面轴向应力;与单一可缩接头相比,设置两个可缩接头衰减附加力更为有效;提出的可缩接头设置优化原则,对科学、合理地设计竖向可缩性井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顶管矩形工作井复合式后背墙反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海和 《岩土力学》2007,28(6):1212-1216
顶管工作井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受力复杂,主要表现在:确定千斤顶推力在内部结构、围护结构和后背墙外侧土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如何传递,土体变形对墙背土体抗力发挥的影响以及其对结构内力计算分析的影响。对现有顶管工作井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基础上,通过对工程算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求证了后背墙各部分反力在宽度和深度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为探求一种合理简化更加接近实际的顶管复合式后背墙结构计算方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河北遵化铁矿Φ5.6 m、深286 m矿山竖井工程,介绍了钻井法施工矿山竖井采用漂浮法安放预制井壁的工艺原理,以及相邻两节井壁连接时的测量方法、工艺控制和井壁安放完成后井筒垂直度的测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工程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设计采用的是土钉墙与桩锚分开单独设计的思路。根据单独设计思路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基坑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单独土钉墙数值模拟、单独桩锚数值模拟与联合支护数值模拟模型。通过不同设计方法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联合支护数值模拟同时考虑了上部土钉墙与下部桩锚支护结构,模拟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相符,结果较为合理;与联合支护模拟结果相比,单独土钉墙模拟得到的土钉内力,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均较小,以此为设计依据使土钉墙偏于不安全;单独桩锚模拟与联合支护模拟相比则高估了锚杆拉力、桩顶沉降、桩身最大弯矩,使设计有些保守。  相似文献   

15.
冻结壁融化阶段井壁温度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合井壁的措施,立井井壁在生产经营阶段的破裂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冻结壁解冻过程中的井壁破裂问题却长期存在着。为了详细分析立井井壁受力因素及过程,找出导致井壁破裂的真正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防破措施,笔者从物理学中的热胀冷缩原理出发,结合弹性力学中的热弹性理论及土力学中的Winkller地基模型,正确地推论出了冻结壁解冻期立井井壁应力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应力成分的分析,得出了温度因素才是导致井壁破裂的根本原因的重要结论。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该阶段井壁破裂的一系列特征,而且为根本解决该阶段深立井的破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兖滕矿区立井井壁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总结当前煤矿立井井壁损坏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兖滕矿区立井井壁损坏的特征,分析了兖滕矿区立井井壁损坏的原因,并以兴隆庄煤矿立井井壁损坏为例,论述了其防治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井壁损坏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二墙合一”最大的特点是将单一挡土结构转换为地下室永久性结构的外墙。介绍了在复杂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下采用地下连续墙“二墙合一”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实例,在超宽、超深地下墙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了成槽稳定和大面积钢筋笼起吊装和锁口管安放、起拔等施工难题,为在闹市区超深地下墙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何朋立  王在泉 《岩土力学》2013,34(12):3425-3430
为了分析考虑温度应力后作用于深厚表土层立井井壁竖向附加力,建立了由于立井内、外壁温度差产生的温度自应力和径向膨胀受阻产生的温度应力解析式。基于井壁是由于竖向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井壁极限抗压强度而发生破裂的事实,对作用于井壁上的温度荷载、自重、水平侧压力和竖向附加力在井壁内产生的竖向应力分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竖向附加力是导致井壁破裂的最主要因素,温度应力也是诱发井壁破裂的重要因素。同时在考虑井壁温度应力和井壁破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井壁结构设计理论通过反演分析得到了地层疏水沉降时井壁承受的最大竖向附加力的数值,为新建井壁设计和已建成投产井壁的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冻结凿井中冻结壁位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