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全省各市上报的1999年度河南省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年度雷电灾害发生的特征及原因,并提出了雷电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村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一些建议,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快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进程,将农村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蔡云泉 《浙江气象》2010,31(2):38-40,43
雷电灾害是德清农村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雷击灾害频发主要成因为农村防雷设施缺乏、防雷安全隐患多、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工作开展难度大。结合这两年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和防雷工作实际,德清县对农村防雷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制定农村防雷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几方面措施,有效加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山东气象》2002,22(1):5-6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新闻界的朋友们 :2 0 0 1年 1 1月 2 1日省政府第 2 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张高丽代省长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第 1 3 4号令 ,将于明天正式实施。《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后 ,我省制定出台的第一部规范气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 ,是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经济快速发展、雷电灾害较为严重的我省来说 ,是依法做好防雷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 ,也标志着我省的气象法制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5.
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钦州市雷电活动的一般特点和雷电灾害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从又好又快地推进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高度上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分析钦州市雷电活动的一般特点和雷电灾害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从又好又快地推进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高度上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 ,部分盟市的防雷工作已在全区起到了带头作用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已于 2 0 0 2年 8月 1日在我区实施 ,这标志着我区防雷减灾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面对新的形势和我区的现实状况 ,就怎样加强我区防雷减灾工作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法规、规章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相似文献   

8.
尽管气象部门依据雷电灾害防御政策保障以及监测、评估、检测等防御技术的进步,使得雷灾事故及损失有所下降,但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切实加强基层防雷安全工作,仍然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现阶段基层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不足,探讨促进基层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良性发展的对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三十一条明确规定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这是法律赋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权力和义务 ,山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该也必须依法履行好这个职能。1 雷电灾害如猛虎 ,防雷减灾重泰山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 1 0种自然灾害之一 ,也是《气象法》中所涉及到的 1 1种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地球上每一时刻大约有 2 0 0 0个地点同时遭遇雷暴 ,平均…  相似文献   

10.
林松良 《气象科技》2001,29(3):40-41,64
结合绍兴市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惠  邓勇  尹丽云  许迎杰  景元书 《气象》2007,33(12):83-87
利用云南省124个气象台站1971—2005年年平均雷暴日数资料及2001—2005年雷电灾害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对云南省雷电灾害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计算了各州市的雷击密度、雷击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性指标、生命易损性指标,最后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云南省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情况既与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大气环境状况有关,也与该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所形成的区划对各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供了比较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雷暴日时间分布、区域性雷电活动时间分布、地闪时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2011年度江苏省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从雷暴日空间分布、地闪频次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雷电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继而对2011年度江苏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受灾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江苏省雷电活动峰值出现在8月,全省范围雷暴过程达11次,较往年偏多,11月出现2次大范围雷暴过程,为历史罕见;全省雷电活动空间分布总体为南多北少,江淮之间南部及苏南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为雷暴高发区;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6—8月,办公电子设备受损案例最多,其次为家用电子设备;85%的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最后,提出了雷电防御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 2007-2011 年浙江省雷电灾害事故调查资料、浙江省地闪监测资料,选取地闪密度、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雷灾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作为浙江省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对浙江省各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综合评估,并结合 GIS 方法对浙江省进行了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雷电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郭虎  熊亚军  付宗钰  扈海波 《气象》2008,34(1):12-17
利用1995-2002的LIS/OTD卫星雷电资料(以下称自然雷电)及1995-2005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雷电灾害资料,对北京市自然雷电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雷电灾害的日变化与自然雷电的日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两者不一致处主要与人们的出行生活规律以及电子设备与仪表的启用、关闭等有关.雷电灾害与自然雷电的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秋、冬三季较少,夏季较为集中.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区域分布很不一致.自然雷电较多的北部偏远郊区雷电灾害并不频繁,相反,自然雷电较少的城区反而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域.结合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和经济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然雷电只是北京市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之一,北京市雷电灾害的发生还受到人口密度及经济特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战案例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操作流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本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点,针对诸多的风险因素预先估算,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和指导意见,达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6.
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东省近10年来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近35年来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提炼出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在详细分析了广东省各地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各地区雷灾损失情况,对广东省各地市面对雷电灾害的脆弱性和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各地易损性结构和广东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雷电灾害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的模式,为区域防御雷电灾害、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lightning disaster data during 2007-2013 and specifications for statistic of lightning disaster state(QX/T 1912013)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aspects of grade, time, space, casualty, damaged industry and facility,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3395 lightning disast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7-2013, and June to August is the peak time. Besides, lightning disasters have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higher in Hangzhou, Jinhua and Lishui, and the lowest in Zhoushan. The injuries and deaths caused by lightning shows decreasing tendency from 2007 to 2013, and the number is higher in the rural than in city. The dangerous regions where injuries and deaths may caused by lightning are buildings without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temporary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open area, or under trees. Lightning disaster are most harmful to the industries of manufacturing, rural residences, production and supply industries of electric power, gas and wa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 while the greatest loss of economy is in the industries of manufacturing, rural residences, production and supply industries of electric power, gas and water.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明市市区及10个县(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雷电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三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变化规律.采用2003-2012年雷电灾害数据,从雷电致灾因子、承灾体因素考虑,选取雷击密度Ng、雷电灾害频度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受损模数L作为分析雷电灾害易损度指标参数,通过广泛调研和抽样调查问卷,确定各要素所占权重,计算出三明市区及所属10个县(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值,确定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分级指标,绘制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图,完成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不同区县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程度、防御措施和减轻雷灾损失,利用地闪资料、雷电灾情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取归一化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3个评价指标,选择地闪密度、地闪强度、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覆盖类型、人口密度、地均GDP、生命损失指数、经济损失指数和耕地比重等10个影响因子建立雷电灾害区划模型,绘制出新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雷电灾害风险极高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地区北部、塔城地区大部、博州、伊犁州、喀什市和天山北坡经济带南部部分地区,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属于一般风险区。通过与新疆历史雷电灾情数据比较发现,雷电灾情次数空间分布与风险区划分布趋势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5—2005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雷暴日和雷电灾害统计资料, 结合北京市的经济和人口密度特征, 提出了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评估结构。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了分级, 并赋予各等级如下定值:极高级为1.0, 高级为0.8, 中级为0.5, 低级为0.2。将北京市18个区县按照4个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 将各区县4个评估指标的等级值累加, 得到平均值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通过对北京市各区县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综合评估, 并利用4级分区法形成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城区和丰台区为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 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和石景山区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 延庆县、大兴区、门头沟区和平谷区为雷电灾害低易损区, 其他区县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