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何贵  胡夕鹏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09-411,417
四川省甘孜州喀勒隆银铅锌矿床,有工业价值的矿脉多达11条,共伴生元素多。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银矿物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含银矿物主要有银黝铜矿、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锑铅矿。银主要存在于方铅矿、银黝铜矿中。了解其特征,为银矿物的利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省尚未找到单独的或共生的银矿床,已知的银矿主要与铅、锌、铜矿伴生。伴生银矿床类型的划分,根据主要金属元素产出特点和成因类型可分为“三类”、“七型”:即伴生银矿铅锌矿床类、伴生银矿铜矿床类、其他伴生银矿床类;热液充填型、热液交代型、矽卡岩型、沉积再造型、沉积砂岩型、铁锰黑土型、黑色页岩型。根据其成矿的围岩、岩浆岩、构造等条件、以及矿体形态、蚀变、矿物共生组合、银的赋存特征等方面,略述了各类型伴生银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最后,据我省以往银矿的地质工作情况,以及国家目前对银的需求程度,提出了要加强银矿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赣南矽卡岩型白钨银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40-444
赣南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常常共、伴生着独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研究该类型银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银成矿问题,探索区内银矿的找矿及白钨矿矿山的综合评价工作将有利于改善区内钨锡矿山所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银是现代国防、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人民群众用于装饰美化生活的贵金属之一。【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了湖南银矿床储量和分布等内容,在对全省93处银矿床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湖南银矿床成因类型、主要预测类型及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重砂异常等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湖南银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至2018年,湖南省发现银矿床93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5万t,占中国查明银矿比例4.71%,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占全省总查明量的89.40%。银主要与铅锌、金、铜、钨等共伴生,以伴生矿床为主、共生矿床及主要矿床为辅。对各矿床划分了岩浆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含矿流体作用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MVT密西西比河谷)型,沉积作用形成的机械沉积(砂岩)型、化学沉积(页岩)型,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型等6个银矿成因类型及预测类型,其中前3个为主要成因类型及主要预测类型,编制了湖南银矿主要预测类型分布图。【结论】划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共4个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湖南银矿除洞庭湖以外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岳阳—邵阳一线以东,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七宝...  相似文献   

5.
梅县玉水铜铅锌矿床中的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4):33-36
玉水铜铅锌矿床中,银呈共生,伴生状态产在富铅铅锌矿石中。银与铜呈正相关,与铅锌不相关。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在斑铜矿,辉铜矿内,尚有一部分呈粒径小于0.1μm的超显微包体,机械混入物和类质同像在硫化物中。银矿物类比较简单,主要是硫铜银矿,辉银矿,粒度细小。  相似文献   

6.
方代干 《广西地质》1998,11(3):17-20
海洋山-老厂铅锌矿床中伴生银含量较高,但含银矿物颗粒细小,文章通过野外采样,测试分析和镜下观察,对在铅锌矿床中部发现的深红银矿,银锑黝铜矿等主要含银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该区铅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过去对单独银矿床勘查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完整的以银为主的勘查资料和选(冶)试验研究资料不如其它矿种丰富,以往银主要是作伴生组分,从铜铅锌等矿床中综合回收。因此,对银矿床氧化带的研究甚少,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桂阳宝山铅锌银矿中部铅锌矿伴生银赋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刚生 《湖南地质》1996,15(3):159-162
宝山中部沿锌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伴生银平均品位为233g/t。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银呈独立矿物相为主,(含)银矿物共12种,为一系列复杂的硫盐矿物。银易于随主金属铅锌一起回收,理想回收率达93.77%。  相似文献   

9.
黄典豪  丁孝石  吴澄宇  张长江 《地质学报》1991,65(2):127-140,T001
本矿床是燕山期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银矿床。其中伴生有综合利用伤值的金、银。金、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金、银金矿、脆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和自然银产出。金矿物常与辉铋铅矿、自然铋、未命名的Bi_2Te矿物相伴生,包裹于或充填于黄铁矿、铁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裂隙中。银矿物通常产于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解理或裂隙内,但不与金、铋矿物伴生。金、银矿化晚于铅、锌矿化,而金矿化相对早于银矿化。  相似文献   

10.
梁冬云 《矿物学报》2001,21(3):534-536
某热液沉积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石伴生丰富的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银的赋存状态有着其独特之处,银赋存与铜矿物密切相关,银主要以较罕见的硫铜银矿矿物形式产出,嵌布于斑铜矿微裂缝中。  相似文献   

11.
新书简介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规律研究》柳贺昌 林文达 编著滇东北是云南省古代产银、现代产铅锌银的重要地区 ,它西接四川省南部 ,东邻贵州省西北部 ,构成滇、川、黔铅锌银成矿区。区内成矿作用强烈 ,矿床、矿点、矿化点多 ,分布密集 ,是我国铅锌银资源基地之一 :已探明铅锌银矿床 78处 ,其中大型矿床 6处 ,大型银矿床 1处 ,中型铅锌银矿床 1 8处 ,小型铅锌银矿床 5 3处 ;还有数以百计的矿点、矿化点。各矿床大多伴生有银、锗、镉等多种伴生元素 ,并能综合回收利用。本书依据滇东北、川南、黔西北大量区域地质、古地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色金属伴生银矿床中若干银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艺  覃朝科 《矿物学报》1999,19(4):426-434
有色金属矿床伴生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则构成为银资源的主体,在各种类型的伴生银矿床中,银主要作用独立银矿物产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银矿物。中国主要有色金属伴生银太床中已初步发现银矿物50多种。本文对其中若干种国内首次发现或 少见的银矿物的产出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佛子冲含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中温热液型含银铅锌矿床银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部分来源于围岩。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岩浆、构造和围岩性质的控制;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银含量为35×10 ̄(-6)—59×10 ̄(-6),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中的银以均匀分散态存在,少量以显微的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主要富集于方钻矿中;矿石中银矿物的出现和富集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方铅矿含银量高低有关;银在矿床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  相似文献   

15.
石景冲银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硫化物成矿前的石英—碳酸盐阶段;②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③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主要以银矿物的形式产于第三阶段,与铅锌流化物密切共生,研究确定了四种银矿物:银黝铜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和自然银。据估算,银黝铜矿中的银占整个银矿床含银量的81.3%,其余以类质同像替代的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为主的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要伴(共)生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宁 《矿产与地质》1994,8(4):233-244
通过20多个伴(共)生银矿床银的矿物及组合、银矿物的工艺性质、银的载休矿物及银在矿石中的平衡配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伴(共)生银矿床中银的重要工业矿物为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不同的矿床其银矿物组合有所变化,反映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银矿物粒度细小,多小于0.074mm,主要以包裹银产在载体矿物中。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视其伴生的主金属矿种不同而变化,因而银在不同矿床中的平衡配分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中国现行生产矿山银的选矿回收率与其理想回收率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尚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形式及其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4,13(1):74-85
白牛厂银矿是近年发现探明的一大型银锡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围岩为中寒武纪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银主要呈硫盐矿物出现,共有28种,常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等。  相似文献   

18.
张子清 《湖南地质》1991,10(3):229-234
湖南省银矿床银主要来源于岩浆源,已发现的银矿床主要有三类: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床,脉状热液型银铜铅锌矿床,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矿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的控制: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湘西北区无岩浆侵入活动,无银矿点分布,也末发现银异常;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的雪峰古陆过渡区,银异常密集分布,强度中等,系沉积型含银的钒磷矿分布区,尚未发现工业银矿床,属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粵褶皱带的湘中、湘南、湘东区,银异常呈点状分布,强度大,是主要岩浆源型银矿分布区,是银矿找矿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云龙白洋厂银多金属矿区帚状构造带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康 《云南地质》2004,23(3):370-377
白洋厂矿区以银为主,共生、伴生铜铅锌汞,系滇西首个发现的中型独立银矿床。矿区东部断裂呈弧形弯曲,并作NNW向收敛、SE方向撒开趋势,这些弧形断裂应是一帚状构造。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锡矿床中的伴生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德 《矿产与地质》1995,9(4):280-286
我国锡矿资源丰富,锡矿床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伴生银,且大部分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广西、云南主要锡矿初步统计,伴生银总储量上万吨,有的达大、中型银矿规模。伴生银在矿床或矿田的时空分布上,或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指导伴生银的找矿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锡矿中的伴生银选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银系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或以分散态形式集中于锡矿石的某些硫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