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忠华 《地质与勘探》2016,52(4):678-687
对黔北务正道地区大竹园、岩凤阡和旦坪三个铝土矿床的含铝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量元素主要由Al_2O_3、SiO_2、Fe_2O_3、TiO_2组成,铝土矿呈富铝、低铁的特点;Zr、Sr、Cr、V、Li等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到100×10~(-6)以上,尤其以元素Li含量最高;Be含量4.04×10~(-6)~7.04×10~(-6),表明铝土矿以沉积成因为主,局部地段具残积成矿的特点;Th/U介于2~7之间,揭示了铝土矿风化作用不彻底或者有沉积混杂;Sr/Ba1,表明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海相沉积环境;V/Cr=0.90~1.112.00、Ni/Co=0.58~4.125.00、V/(V+Ni)=0.72~0.880.60,表明铝土矿主要形成于富氧的沉积环境;ΣREE值总量较高,轻稀土较富集,Eu轻微正异常、Ce明显正异常;Ce/Ce*1,表明铝土矿沉积于富氧环境;La/Yb-REE关系图解中所有样品并没有集中落在沉积岩区,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铝土矿床为晚志留世-石炭纪形成初始矿源层,并在二叠世早期风化搬运至湖泊沼泽或近岸浅海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中国 《地质与勘探》2018,54(3):522-534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是近年在贵州新的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中型矿床之一,其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高坡场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和下伏上泥盆统高坡场组均呈假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通过对含矿岩系中敏感元素Ga、Ba、Sr、Th含量及B/Ga、Rb/K、V/Zr比值特征分析,认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δCe、Ni/Co、Th/U、Sr/Cu、V/Cr特征揭示铝土矿成岩成矿过程主要为氧化环境。含矿岩系中Al与Zr、Hf、Nb、Ta、Th、U等呈正相关性反映出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具同迁移、显著富集特征;含矿岩系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下伏高坡场组碳酸盐岩相比,总体成强烈富集态势。与黎彤值对比,含矿岩系中高温成矿元素(W、Sn、Mo、Bi)、高场强元素(Nb、Ta、Th、U、Hf、Zr)、粘土矿物易吸附元素(Li、V)及细碎屑岩中高地球化学背景元素(Sb)富集强度高。LREE与HREE分馏作用明显,推测为次生风化淋滤过程中离子半径较小的HREE向下渗滤迁移的速率大于离子半径较大的LREE所致。  相似文献   

3.
猫场铝土矿位于黔中清镇—修文铝土矿区,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上覆摆佐组白云岩,下伏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了探讨猫场铝土矿成矿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为猫场矿区乃至黔中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我们对矿区铝土矿、顶底板铝土岩或粘土岩及围岩白云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矿石成分主要为Al2O3、SiO2、Fe2O3和TiO2,含矿岩系富集Li、V、Ga、Sc、Nb、Ta、Th、Hf、Zr、Y和REE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和比值(Th、Sr/Ba、Th/U)分析表明,矿区铝土矿形成于海陆交替的沉积环境,以陆相沉积为主,成矿过程为氧化还原交替的沉积环境.通过稳定元素(Al2O3/TiO2、Al2O3/Zr、TiO2/Nb、Zr/Nb、Zr/Ta、Zr/Hf和Ta/Nb)相关性分析和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判断,矿区物源可能为下伏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  相似文献   

4.
贵州清镇蔡家坝铝土矿床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下伏地层中-上寒武统清虚洞组(∈2-3q)。本研究以九架炉组含铝岩系与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Be、Th、U、Sr、Ba、V、Ni、Cr、Zr等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强的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合Th/U、Ni/Cr、Sr/Ba等二元图解和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综合研究,探讨研究区铝土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稀土分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铝土矿床形成于以陆相沉积为主,海陆交互的还原环境,成矿作用为风化—沉积成因,有异地沉积等成矿物质多源特征,下伏中-上寒武统清虚洞组为矿区物源之一;2)研究区含铝岩系ΣREE值最高831.63×10-6,ΣLREE/ΣHREE比值为4.68~13.77,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3) pH值、粘土矿物以及Fe矿物可能共同主导了蔡家坝含铝岩系中REE的富集以及LREE和HREE的分异。  相似文献   

5.
红黄铝土矿位于黔中修文铝土矿成矿带,矿体产于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呈似层状、层状产于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白云岩之上,石炭系下统摆佐组灰岩之下,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矿石自然类型以碎屑状为主。含铝岩系中主量元素以Al_2O_3、SiO_2、TFe_2O_3及LOI(烧失量)为主,BaO、K_2O、Na_2O、P_2O_5等含量相对较低, SiO_2、TFe_2O_3与Al_2O_3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iO_2与Al_2O_3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微量元素Zr、Sr、V、Li、Ga、Sc等含量相对较高,Sn、Ta、W、Be、Pb、Cs等含量相对较低;环境敏感要素Th含量及Th/U比值表明铝土矿主要形成于半咸水-淡水沉积环境,成矿作用可能是由沉积混杂和风化沉积作用形成;Sr/Ba比值表明铝土矿经过海陆交互沉积。含铝岩系中ΣREE值较高,ΣLREE/ΣHREE比值为1.4■5.71,表现为轻稀土比重稀土富集,具有δEu负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的特征。含铝岩系Ce/Ce*=1.0■2.8,平均1.91,表明含铝岩系主要形成于富氧的沉积环境。综合研究表明,本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铝土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母质,古喀斯特岩溶盆地为铝土矿沉积提供了有利场所和剥蚀风化条件,后期构造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造成硅铁流失和铝的富集,最终形成优质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6.
龙里丰源铝土矿床属黔中铝土矿带龙里早石炭世杜内晚期铝土矿成矿亚带,矿体产于丰源铝矿层(FYB),矿床类型属沉积型铝土矿床。本文通过系统采集钻孔岩心样,进行铝土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主量元素结果显示,含铝岩系以Al2O3、SiO2、TFe2O3及LOI为主,Cr2O3、K2O、Na2O、P2O5、SrO、V2O5、ZrO2等含量相对较低;微量元素Sr、Zr、Cr、V、Li、B、Ga、Ba等含量相对较高,Be、Pb、Sc、Hf、Nb、Rb、Cs、Ta、Th、U等含量相对较低;CIA指数=69.00~99.74,平均97.58,总体介于80~100,说明丰源铝矿层形成时,化学风化强度强烈,古气候条件显示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元素B含量55×10-6~143×10  相似文献   

7.
大铁铝土矿床是近年来在滇东南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铝土矿床,普遍伴生Fe,Ti,Ga,为低铝高铁高钛铝土矿床。文章通过ICP-MS分析测试,研究了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成矿作用。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Be含量(2.66×10-6)较低、Th/U值(4.83)中等、Ti含量(33 702×10~(-6))高、LREE/HREE(10.52)中等、δ(Ce)(1.55)高,说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风化壳,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的改造;Ga含量(29.63×10-6)高、Sr/Ba值(11.51)高、Sr含量(70×10-6)低、Ba含量(518×10~(-6))高、V/Zr值(0.97)较高、Li含量(163×10~(-6))高,总体上显示出海相沉积特征,部分样品显示出陆相沉积特征,这也预示着其成矿物来源于风化壳,局部沉积作用改造不明显,亦显示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铁铝土矿床含铝岩系成矿物质来源于风化壳,残积作用明显,沉积作用起到对铝土矿改造和再沉积作用;大铁铝土矿床形成于海相环境,海水对成矿物质的改造不充分,部分微量元素显示出陆相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示踪)。对采自北羌塘盆地钙质泥岩样品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门格拉组微量元素中的深源元素(如N i、Cu、Ga等)普遍低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值,纵向上逐渐减小,而典型陆源元素Zr等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含量,反映了大量的陆源物质的沉积且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从底部到顶部陆源性质逐渐增强的特征;此外,Cr/Zr、Th/Sc、Th/U、Rb/Sr、Cr/Th等微量元素比值的特征还表明沉积物物源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纵向变化规律表明土门格拉组从底部到顶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沉积作用分异度低—高—低—高的特点及其沉积环境的还原—氧化—还原—氧化的变化过程。通过沉积岩La-Th-Sc、Co-Th-Zr/10和Sc-Th-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La/Th-H f和Th/Sc-Sc关系图解以及Th/U源岩判断分析,综合说明沃若山剖面土门格拉组沉积物源区主要以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为主,同时也有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天等地区原生碳酸岩锰矿层以及矿层顶底板及矿层之间常见的有机质岩层岩芯样品进行了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有机质含量测定和生物标志物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富有机质层主元素Fe/Ti-Al/(Al+Fe+Mn)、(Cu+Ni+Co)×10-Fe-Mn、Zn-Ni-Co、lgU-lgTh等图解,Co/Ni、U/Th、La/Ce等比值均表现出热水沉积环境的特点,Eu的正异常与弱的Ce正异常反映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其中6件硅质泥灰岩样品有机碳(TOC)丰度平均为1.41%,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为0.034%;甾类、藿烷系列化合物分布特征与参数指示有机质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和烷基环戊烷分布特征指示有机质来源主要为低等藻类。样品岩石学特征与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锰矿床形成受到热水作用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的影响,锰质来源具有陆源-海生双源混入的特征,生物高生产率所造成的氧化还原环境变化促进了成矿。  相似文献   

10.
韦访  黄文芳  罗家元 《江苏地质》2023,47(4):358-368
对龙州地区合山组和都安组铝土岩(矿)层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并与堆积铝土矿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含铝岩系岩性与矿物特征发现,合山组、都安组铝土岩(矿)矿石矿物无显著差异,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鲕)绿泥石,其次为赤铁矿(针铁矿)集合体和碎屑物(岩屑、玻屑、砾屑),普遍存在大量(铁)凝胶。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相关图解显示,合山组、都安组铝土岩(矿)均可能为该区堆积铝土矿的矿源层。Ni-Cr图解显示合山组铝土岩(矿)可能来自与火山物质有关的玄武岩,都安组铝土岩(矿)来源于卡斯特岩溶,堆积铝土矿除部分落入玄武岩、碳酸盐岩区以外,大多位于页岩、板岩内,表明该区堆积铝土矿存在多源性。微量元素Be、Ga、Sr、Ba含量与Sr/Ba、V/Zr、Zr/Cu含量比值等沉积环境元素特征表明该区原生铝土岩(矿)沉积环境为陆相;δCe分析显示铝土岩(矿)沉积环境有所差异,合山组表现为氧化环境,都安组则表现为还原环境。Th、U含量及Th/U含量比值显示该区铝土岩(矿)成矿以混合作用为主,并经历了较强的风化作用;δEu分析表明合山组、都安组铝土岩(矿)分别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合山组、都安组含铝岩系均发育不同程度的铝土岩(矿)层,都安组铝土岩(矿)部分样品已达工业边界指标,可作为沉积铝土矿勘查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