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得耳布尔铅锌银矿床产出于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中部,得尔布干断裂西北侧。矿石呈角砾状、团块状产出,尤以闪锌矿粗大集合体与方铅矿伴生为特征。本次研究在对矿石开展矿相学研究基础上,选取成矿早阶段未遭受构造活动影响的8件闪锌矿样品进行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8件样品~(87)Rb/~(86)Sr和~(87)Sr/~(86)Sr同位素比值分别在0.0824~8.957和0.712 902~0.730 753之间,二者之间具线性关系,8件样品构成等时线年龄为(144±13)Ma,剔除2件偏离等时线较远样品数据后,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41.6±1.9)Ma(MSWD=1.8)。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额尔古纳地块内其他铅锌银矿床时代基本一致。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成矿作用直接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过程,造山带后碰撞阶段局部拉伸环境引发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浅成岩浆侵入活动,得耳布尔铅锌银矿床的形成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2.
池贵军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39-442
得耳布尔银矿床是内蒙古额尔古纳隆起东南缘的独立银矿床.该矿床的物质组分特征在区带上具有典型意义,Ag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出现;矿物种类和化学成分都较复杂,银矿物中除Ag以外,还有Cu、Zn、Au、Mn、Sb、S、Se、As、Cl、Br、I等,而且元素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这既反映了该区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又对该区银的普查找矿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豫西南地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上元古界栾川群与铅锌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元素含量分布、表生富集特征及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 认为官道口群、栾川群是铅锌银矿的矿源层, 并指出龙家园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是寻找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铅锌银矿床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4.
<正>三江成矿带是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兰坪-思茅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盆地西界为澜沧江断裂,东界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盆地中央发育有近南北-北北西向隆起带,称为"中轴断裂带"(管烨等,2006)。沿中轴断裂带两侧发育有大量铜铅锌银矿床、铅锌银矿床以及钾盐矿床,其中最为著名的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与勐野井大型钾盐矿床(尹汉辉等,199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比宝山西与宝山东两铅锌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宝山西铅锌银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青城子矿集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辽东裂谷带中段,矿集区内产有众多大型、中型铅锌矿床、金矿床、银矿床。为深入了解矿集区内铅锌矿床、金矿床、银矿床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及成矿热液的运移方向,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集中于225~221 Ma,金矿床和银矿床的成矿年龄集中于238~197 Ma;空间上,以印支期双顶沟岩体为中心依次向外产出铅锌矿床、银矿床、金矿床;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以甸南—榛子沟一带为中心,分别向东西两侧及沿断裂迁移。结合矿集区的成矿规律与野外地质调查,初步建立了青城子矿集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研究可为推动在青城子矿集区内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一系列样品的测试数据,对河南省栾川县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反映东秦岭铅锌银矿床成矿系统中的元素变化规律,主要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液的组成以及成矿环境的变化等。利用石英40Ar3-9Ar年龄测定,求得矿床含银铅锌石英脉是燕山晚期成矿过程中的产物,这在找矿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柯月铅锌锑银矿床是藏南"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重要矿床,其成矿元素多,资源储量丰富,已达到中型规模。由于矿床研究程度不足,一定程度的滞碍了进一步找矿前景和方向。本文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工作,对柯月铅锌锑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为矿区后续的找矿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1矿区地质柯月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板片东南部,  相似文献   

9.
江西冷水坑铅锌银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矿床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铅锌银矿床.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床位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月凤山火山盆地边缘,含矿斑岩为燕山中期碱性花岗斑岩,侵位于上侏罗统火山岩地层内,斑岩体边部发育大量的隐爆角砾岩.矿区发育两种矿化类型,即斑岩型矿化与层状改造型矿化,此两种均与碱性花岗斑岩有关.矿化以Pb、Zn、Ag为主,伴生少量的Cu、Au.斑岩型的铅锌银矿化发生在斑岩体内以及接触带中,具有面型矿化特点并显示出明显的矿化分带性.层状改造型以铁锰银铅锌矿化为主,矿体均为隐伏状分布于碱性花岗斑岩附近的火山岩含铁锰地层中,产状与火山岩地层一致.铁锰碳酸盐铅锌银矿体在靠近斑岩体时,银铅锌矿化相应逐渐增强,而远离花岗斑岩体,矿化明显较弱.围岩蚀变作用明显,主要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矿化蚀变特征、蚀变类型与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不同,缺少斑岩铜(钼)矿床早期蚀变的钾交代作用(黑云母化与钾长石化),发育大量铁锰碳酸盐蚀变.矿田矿化蚀变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由岩体内向外蚀变可以分为三个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带和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斑岩型矿床的铅锌银矿化与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对蚀变矿物绢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定,获得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化年龄为162.8 ±1.6Ma,与含矿斑岩形成时间一致,说明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成矿作用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铅锌银矿床的重要富集区之一.对这些矿床的成因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争论.笔者依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等特征,将本区铅锌银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指出区域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是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特大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型银矿床在资源占有量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已经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特大型银矿床入手,在成矿时间、空间以及成矿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特大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概括如下:(1)已知特大型银矿床均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带和裂谷带之中,多数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浆活动有关;(2)特大型银矿床以成矿系列为主要线索,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5元素型;(3)中国在中新生代火山岩及裂谷发育地区,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带等,具有特大型银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铅锌银矿床的重要富集区之一。对这些矿床的成因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争论。笔者依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等特征,将本区铅锌银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指出区域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是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成矿规律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鸿 《云南地质》2006,25(4):382-384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集中区是我国第四大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亦是我国著名的富铅锌矿集中区之一。该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小江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分布富铅锌银矿床(矿点、矿化点)382个,其中富铅锌银矿床25个,包括5个大型矿床(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锌矿,鲁甸乐马厂银矿,罗平富乐厂铅锌矿)和5个中型铅锌矿矿床,矿石除富含Pb、Zn、Fe、Ag外,还富含锗、镉、铟等有益分散元素可综合利用。该区会泽超大型(银、锗)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巧家茂租大型铅锌矿、乐马厂超大型(铅…  相似文献   

14.
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银矿床位于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中,其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第二岩性段内岩性转换部位。文章认为亚贵拉铅锌银矿床在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与以往认为的夕卡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之处;亚贵拉矿床应属具后生成矿的层控型铅锌银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在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为进一步认识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及建立矿床成矿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实例。通过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床的研究表明,支家地铅锌银矿为与隐爆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的产出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控制,矿体多产出于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体与白云岩接触部位、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构造接触部位。该规律对矿床的远景预测及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该区岩浆岩的主要源区为下地壳,且混有幔源物质,为成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并对铅锌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银是我国的紧缺矿种,也是全世界最走俏的金属商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银矿床。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是最重要的银矿工业类型,多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陆相火山岩广泛分布地区。根据元素组合可将银矿床分为单银型、金银型、银铅锌型和铜银型等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莫霍面有一定关系。单银型矿床多产于莫霍面比较浅的地区,铜银型矿床一般分布在莫霍面相对比较深的地区,金银型矿床和银铅锌型矿床通常置于单银型-铜银型中间地区。金银型与银铅锌型相比,前者分布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比后者可能相对浅一些。  相似文献   

17.
康欢  江思宏 《矿床地质》2015,34(6):1346-1349
<正>从全球范围来看,铅锌矿床的最主要类型是SEDEX型和MVT型。而SEDEX型铅锌矿床以单个矿床储量巨大、品位高为特征,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的布罗肯希尔(Broken Hill)铅锌银矿床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铅锌银矿床之一,矿石储量2.8亿吨,矿石品位:w(Pb)为10%;w(Zn)为8.5%;w(Ag)为148 g/t(Walters,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过去对单独银矿床勘查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完整的以银为主的勘查资料和选(冶)试验研究资料不如其它矿种丰富,以往银主要是作伴生组分,从铜铅锌等矿床中综合回收。因此,对银矿床氧化带的研究甚少,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豫西南泥湖钼钨铅锌银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金堆城—南泥湖钼钨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在矿田内除了早期探明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夕卡岩型多金属硫铁矿床外,最近几年又在其外围发现了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成矿流体及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钨及多金属硫铁矿床与铅锌银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大气水加入,成矿物质和花岗斑岩一起源于下地壳。年代学研究表明:钼钨铅锌银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140 M a左右,形成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晚期的岩石圈伸展环境。其成矿机理为: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由于俯冲的扬子板片可能发生断离,软流圈物质通过板片断离窗上涌,幔源岩浆在壳幔边界附近发生底侵作用,诱发碰撞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的花岗质岩浆,沿NNE向断层与EW向的断层交汇处上升并在较高的构造层次上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以及钼钨矿床、多金属硫铁矿床及铅锌银矿床。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