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谷正兴铜铅锌矿床位于兰坪—思茅盆地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富集区南段,地处兰坪—思茅盆地南端.矿带内兰坪盆地已经发现多处超大型、大型矿床,思茅盆地发现2处(思茅区萝卜山、宁洱厂硐)与逆冲推覆构造有关的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受兰坪—普洱中轴断裂带控制,控矿构造为兰坪—思茅中轴断裂及其东侧那箐组(P2 nq)内次级高角度张扭性断裂,含矿地层为那箐组(P2 nq)碳酸盐岩.本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资源潜力分析,认为本矿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区深部仍具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成为中—大型铜铅锌矿床的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2.
兰坪县白秧坪-富隆厂多金属矿,包含的矿种有银、铜、铅锌等,矿区中各类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均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_1j)碎屑岩,其次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_2h)岩层,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铜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3.
云南白秧坪矿区位于兰坪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北部,华昌山断裂带是矿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沿断裂带产出一系列Pb-Zn-Ag-Cu多金属矿体,其成矿元素在断裂带内的分布与构造岩的分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华昌山断裂带是与金沙江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前锋推覆断裂,以脆性变形为主,形成碎裂岩系列的构造岩.通过比较系统的断裂...  相似文献   

4.
陈冬  胡森林  张珍玉 《江苏地质》2014,38(1):110-116
通过分析金驹山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及矿石构造等地质因素,认为金驹山矿区的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矿区内矿脉和岩脉的规模、产状及产出位置,是矿区的主控矿因素,同时也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粗安斑岩与矿区成矿热液源于同一母岩浆,其分布对矿体分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认为金驹山矿区神墩山与金驹山之间第四系覆盖区和矿区以北曲山地区为今后寻找金驹山类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江苏溧水卧龙山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山锶矿床是江苏省溧水盆地内新发现的热液充填型锶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山锶矿床矿体的赋存位置及产状均严格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矿石为主,矿石结构以自形板片状为主,矿石构造以块状、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围岩蚀变表现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特征,且沿矿区NW向断裂呈线状分布。根据矿物的世代和穿插关系,将锶矿化划分为天青石-黄铁矿阶段、天青石阶段和方解石-天青石阶段。查明了矿区NW向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亦是主要找矿标志,而NE向构造是破矿构造。提出了矿区NW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右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而NE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左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认为矿区锶矿化发生在主干断裂右行扭动之后,左行扭动之前,并赋存在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断裂构造中。因此,溧水盆地锶矿勘查重点(找矿方向)应沿着开太-白马山主干断裂开展,找寻其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构造。  相似文献   

6.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部云南兰坪盆地因金顶Zn-Pn矿床和新发现的白秧坪超大型Cu-Co-Ag矿床而驰名。金顶矿床以白垩系和第三系陆相碎屑岩为主岩,拥有2亿吨矿石,平均品位Zn6.08%、Pb1.29%(1500万吨金属),是目前中国最大的Zn-Pb矿床,也是世界上形成时代最新且唯一产于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Zn-Pb矿床。不同于世界上人们公认的沉积岩容矿基本类型,即SST、MVT和Sedex型,金顶矿床也许代表了Zn-Pb矿床的一个新类型。通常认为兰坪盆地大规模成矿流体起源于盆地卤水,流体流动以重力驱动为主,压力体系接近静水压力。但基于矿田内水压破裂观察、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盆地流体动力学模拟,我们认为深部超压流体的注入对整个成矿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闪锌矿及相关脉石矿物(石英、天青石、方解石、石膏)中流体包裹体观测的均一温度主体在110~150℃,盐度(质量分数)在1.6%~18.0%NaCl;在时间上,大规模成矿主要阶段伴随着流体温度的不断升高和盐度的逐渐降低;在空间上,金顶矿区空间上从东到西,成矿流体温度明显降低,盐度系统性升高。富CO2流体包裹体揭示成矿流体曾高达(513~1364)×105Pa,大大高于静水压力。数值模拟表明,盆地沉积和压实产生的流体超压可以忽略,区域构造推覆也不足以产生如此高的流体压力。我们认为成矿流体超压很可能是幔源流体注入引起的;幔源含矿的相对高温低盐度流体沿导矿构造注入金顶穹隆构造-岩性圈闭并与其中富H2S的相对低温高盐度卤水混合是兰坪盆地大规模成矿的关键动力学过程。这个特殊的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成矿系统,使兰坪盆地的成矿有别于世界其他沉积盆地已知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胶东望儿山金矿床构造-热事件时序:野外地质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中亮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67-1076
望儿山金矿床是位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区西部焦家金矿田内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总体走向为NNE-NE,其控制了矿区蚀变带的展布;矿床由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矿体组成,两者均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望儿山金矿床的野外地质考察,根据野外观察到的构造性质、切割关系以及地质体的穿插关系认为矿区内构造→热事件时...  相似文献   

9.
<正>三江成矿带是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兰坪-思茅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盆地西界为澜沧江断裂,东界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盆地中央发育有近南北-北北西向隆起带,称为"中轴断裂带"(管烨等,2006)。沿中轴断裂带两侧发育有大量铜铅锌银矿床、铅锌银矿床以及钾盐矿床,其中最为著名的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与勐野井大型钾盐矿床(尹汉辉等,1990)。  相似文献   

10.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属于三江成矿带的玉树-中旬(Ⅳ)矿带范畴,矿区内已发现3个矿体.文章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正>栖霞山铅锌矿床位于南京市东郊约19km,北邻长江断裂,西接宁芜火山岩盆地,隶属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栖霞山矿床探获新增铅锌金属资源储量81.91万t(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2013),另外铜、金、镉、镓、铟等金属资源可综合利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栖霞山矿床分为下、上两个构造层。下构造层产状陡立,为志留系-三叠系;上构造层产状平缓,为侏罗系象山群。矿床内发育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下、上构造层间发育岩溶角砾带,均为重要的控矿构  相似文献   

12.
陕西洛南马河钼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南马河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纸房-永丰褶皱束中.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代一套经多期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岩系,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燕山期花岗岩体广为出露.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北宽坪群长英质片岩中,明显受赋矿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并与桃官坪穹隆构造有密切关系.从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该钼矿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形成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3.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代厘定,获得方铅矿以及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组合Rb-Sr等时线年龄为(32.8±1.5)Ma,方解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3.32±0.43)Ma。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采用Rb-Sr法和Sm-Nd法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而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并对矿床的成矿背景具有一定的指示性。通过成矿年龄的探讨,认为东矿带铅锌为主的矿化期主要产生于青藏高原东缘晚碰撞阶段(40~26)Ma,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和赋矿地层,控制了Pb-Zn矿床的形成和发育。该期Pb-Zn矿床与兰坪盆地金顶和西矿带Pb-Zn矿床、囊谦盆地Pb-Zn矿床和沱沱河盆地Pb-Zn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反映矿区内存在4种构造组合,代表5期构造体系,分别对应于加里东期-前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在此基础上,通过矿区褶皱和断裂控矿特征分析,认为NE向巧家-莲峰斜冲走滑断裂、乐马厂斜冲走滑断裂控制乐红矿区所在的巧家-金阳-永善构造带,NW向乐红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是该矿床的导矿构造;乐红断裂和配套次级褶皱(包包上向斜和金家沟背斜)是矿床的配矿构造;构造活动引起的次级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及拖曳褶皱中层间断裂带是矿床的容矿构造。最终建立了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为该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黔西北矿集区铅锌找矿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洛南马河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纸房-永丰褶皱束中。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代一套经多期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岩系,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燕山期花岗岩体广为出露。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北宽坪群长英质片岩中,明显受赋矿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并与桃官坪穹隆构造有密切关系。从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该钼矿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形成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6.
利五巴铜矿位于三江成矿带反"S"型大地构造中段金沙江构造带与兰坪盆地结合部位,位于古—中元古界雪龙山变质岩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石榴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碱长片麻岩破碎带中。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前人三江地区研究成果及成矿理论认为,该铜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型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矿区位于江达-维西火山弧南端的维西攀天阁三叠纪火山弧内,地处金沙江接合带以西,兰坪-思茅陆块以东,夹持于叶枝-雪龙山断裂和施坝断裂之间的区域,呈近北北西向展布。系华力西期金沙江、澜沧江洋盆先后开启及扩张,洋壳相向俯冲消减于兰坪-思茅陆块之下,及其后陆陆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100万t。  相似文献   

19.
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位于香花岭矿田的南部,区内出露有燕山早期的花岗岩,断裂构造很发育(有NE向、NW向及近EW向断裂三组),NE向构造破碎带型钨矿脉及NW向石英脉型钨矿脉数十条,其中NE向矿脉规模大、延伸稳定,矿床规模已达中型。本文通过对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认为该矿床属高-中温热液充填型钨多金属矿床,同时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鸡脚山矿区的深部及其外围还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省丹寨县老东寨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含矿地层以及构造进行分析,矿体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一段碳酸盐岩地层中,层控特征明显。矿体主要受矿区北东向F21断层破碎带控制,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该断层为含矿热液导矿构造,同时也是容矿构造。有益组分以Pb、Zn为主,并伴生有Ag、Ge、Ga。矿体厚度变化为较稳定,品位变化均匀,估算铅锌金属资源量逾40万吨,达中型矿床规模,为该区域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单矿体规模达中型的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