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羌塘板块南缘,紧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到目前为止,矿集区内已探获的铜金属资源量超过1300万吨,金资源量超过400吨(宋扬等,2014),成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多龙矿集区主要由多不杂、波龙、拿若、荣那、色那、赛角、铁格龙、尕尔勤、拿顿、地堡那木岗等一系列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组成,对于多龙矿集区铜金矿形成的构造背景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2.
尕尔穷-嘠拉勒铜金矿集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区内发育有早白垩世及晚白垩世两套中酸性火山角砾岩。通过锆石Hf同位素测定,识别出矿集区两套火山岩浆源区。早白垩世朗久组英安质火山角砾岩ε_(Hf)(t)值变化于-13.93~-4.93之间,地壳模式年龄(t_(DM))变化于1 006Ma~1 354Ma之间,负的ε_(Hf)(t)值及老的模式年龄表明其岩浆源区起源于古老的成熟地壳,形成于古拉萨地体陆缘弧环境,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有关。晚白垩世多爱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ε_(Hf)(t)值变化于5.19~8.86之间,地壳t_(DM)模式年龄变化于404Ma~546Ma之间,其正的ε_(Hf)(t)值及相对较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消亡后,南羌塘陆块与北冈底斯陆块碰撞闭合有关。通过对比南冈底斯及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缘典型矿床成矿岩体Hf同位素组成及相应的成矿作用,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可能是区域上最具潜力的Cu,Au成矿地带,同时缝合带南缘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正>多龙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南羌塘板块南缘,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斑岩型铜金矿集区。多龙矿集区内的赛角铜金矿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新近对赛角矿区内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获得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0.5±1.2)Ma,表明赛角成矿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4.
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南缘的北冈底斯北侧,矿体类型丰富(斑岩型、矽卡岩型及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金品位较高(最高可达205g/t),构造位置独特,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的系统总结及对前人研究资料的系统分析,查明了矿石特征,发现了大量自然金、金属互化物,总结了成矿规律,认为成矿主要与晚燕山期侵位的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与成矿之间演化时间在1Ma左右,区内矿化具有上铜金下钼的垂向分带特征,矿床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源区特征。在准铝质-微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岩的侵位、分馏演化过程中,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与白垩纪碳酸盐的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铜金(钼)矿体,在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F1断层)内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矿体,由此建立了岩浆岩-地层-构造控制的斑岩-矽卡岩-铁氧化物铜金建造"三位一体"矿床模型。结合以上研究,提出矿集区应予以重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是班-怒结合带南部的重要矿集区.矿集区内发育大面积火山岩, 利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 首次精确测定了研究区内不同地层中火山岩年龄, 并结合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构造背景.研究表明, 区内朗久组火山角砾岩成岩年龄为141.7.0±0.47 Ma(MSWD=0.43), 多爱组流纹岩年龄为136.80±0.48 Ma(MSWD=0.79), 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初期, 属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的岩浆作用响应; 原定多爱组火山角砾岩(GE火山角砾岩)年龄为85.20±0.53 Ma(MSWD=3.40), 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 不属于早白垩世多爱组产物, 属于洋盆消亡后羌塘陆块与冈底斯陆块汇聚阶段的火山作用产物, 晚于尕尔穷铜金矿的成矿年龄(86.87±0.50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区内火山岩均具有相对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而亏损Ta、Nb、Yb、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 显示出弧火山岩特性.结合区域已有火山岩研究资料表明, 在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过程中, 从早白垩世初至中晚期均有比较连续的火山作用, 持续时间约为30 Ma(140~110 Ma); 在班公湖-怒江洋盆消亡后的羌塘陆块与冈底斯陆块汇聚晚阶段, 又伴随有晚白垩世火山作用的发生, 该期火山作用与区内成矿岩体年龄相当, 可能为同一岩浆系统的产物. 关键字: 火山岩;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 俯冲; 碰撞; 尕尔穷-嘎拉勒矿集区; 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6.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以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为主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该文对在该带西段新发现江玛南铜银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江玛南铜银矿赋存于去申拉组火山岩中,受破碎构造带控制,属于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成矿后受到次生氧化作用。该矿床的发现对该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除其南北两侧外,带内同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改则县境内,地处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班怒缝合带北侧,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近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相继发现多不杂、波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和外围的拿若铜金矿、荣那铜金矿、拿顿铜金矿、色拉铜金矿、地保那木岗铜矿、铁格龙金矿、尕尔勤铜金矿等矿床点,揭示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成矿条件优越和巨大的找矿  相似文献   

8.
1地质背景研究区隶属于三江成矿带,位于北羌塘—昌都陆块、南羌塘—左贡陆块、班公湖—怒江陆块的交界处,赤布张错—澜沧江断裂带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呈弧形贯穿该研究区。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古-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地层,受到断裂控制而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9.
<正>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区位于西藏改则县北西约100 km处,是近年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一个具超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亦是多龙矿集区内规模最大品位较高发现最早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李玉彬等,2012)。其与其周围的地堡那木岗、荣那、波龙、拿若、尕尔勤、赛角、色那、色那东、拿顿等近10个矿床(点)一起形成多龙铜金矿集区。该矿集区控制的铜金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志 《地质与勘探》2013,49(4):676-688
尕尔穷-嘎拉勒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该带上近年来取得重大勘查突破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集区,区内现已发现有尕尔穷及嘎拉勒两个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区内侵入岩主要有GL(嘎拉勒)花岗闪长岩、GL花岗斑岩、GL闪长岩、GE(尕尔穷)花岗斑岩、GE石英闪长岩等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区内侵入岩SiO2含量在53.68%~80.78%之间,平均值为65.66%,Al2O3含量在8.51%~16.91%之间,A/CNK(铝饱和指数)在0.54~1.11之间,表明区内侵入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区内侵入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h,而亏损Ta、Nb、Hf、Zr、Yb、Ti等高场强元素,各岩石类型均具Nb、Ta、Ti负异常,其中GE花岗斑岩具有非常明显的亏损Sr和Ti的特征。岩石成因类型判别表明GE花岗斑岩为S型花岗岩,而其它岩类为I型花岗岩,结合构造环境的判别,指示矿集区侵入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嘠拉勒大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缘西段,是班-怒缝合带南缘最为典型的成岩-成矿相结合的碰撞期成矿事件代表(唐菊兴等,2013;张志等,2013a,b;Zhang et al.,2015),因此,区内主要岩浆活动的演化及其成矿作用对于还原嘎拉勒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来说至关重要。在充分收集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区内出露地表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  相似文献   

12.
西藏冈底斯地区矽卡岩型矿床资源潜力初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在位于雅鲁藏布结合带与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之间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内,新发现了一批矽卡岩型铁、铜、金、铅锌矿床,构成规模宏大的矽卡岩型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的含矿地层岩石为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砂岩;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其浅成相侵入体,多数为小-中型的岩株,一般具斑状结构。冈底斯成矿带的矽卡岩型矿床与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矽卡岩型矿床在许多方面可以相比较。冈底斯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成为中国新的富铜富铁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3.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铋矿化带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铋是一种稀有金属, 在世界分布很不均匀, 全世界铋资源绝大部分赋存在中国, 我国的铋资源主要集中在湖南的柿竹园。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室内ICP-MS与扫描电镜及电镜能谱方法分析, 确定班公湖-怒江成矿带12个矿床(点)单件样品铋含量达到边界品位的要求, 9个矿床(点)单件样品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 最高达到9575×10?6。铋含量高的地质体东西向呈带状展布, 为一铋的成矿带。确定材玛矽卡岩型铁矿、尕尔穷矽卡岩型铜矿、舍索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社样多金属矿-更乃矽卡岩型铜铁矿、拉屋矽卡岩型铜矿-尤卡浪脉状铅矿共4个铋矿找矿远景区。铋矿物种类为硫铜铋矿、自然铋、硫铋铜铅矿、硫铋银矿共4种。铋含量较高的样品主要分布于矽卡岩型矿床中, 斑岩型矿床的铋含量较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铋的矿化时代应为燕山期,为班公湖-怒江向南(即冈底斯地块)俯冲使之闭合后碰撞阶段所形成的。拉屋多金属矿床正在开采, 其矿石含有较高的铋含量, 由于铋的单位价值远远大于正在开采的铜与铅锌等资源, 因此, 该矿床开采时需加强铋资源的评价, 以提高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延伸约2000 km,南北两侧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相接.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已发现成矿带中铋的矿化呈带状展布.尕尔穷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在矿石中首次发现铋的独立矿物——辉铋矿,这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重要铋工业矿物.此外还有含锇自然铋、硫铜铋矿、碲铋矿、含硫碲铋矿、未定名的BiTe2等铋的自然元素矿物、碲化物及硫盐矿物.研究成果丰富了成矿带铋矿物种类,对矿床研究和勘查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镜下鉴定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讨论了Cu-Au-Bi共生关系,铋在成矿热液中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辉铋矿在高温热液下形成.尕尔穷铜金矿床的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83.2~87.1 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86.87~87.29 Ma,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矿铋矿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延伸约2000km,南北两侧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相接。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已发现成矿带中铋的矿化呈带状展布。尕尔穷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在矿石中首次发现铋的独立矿物——辉铋矿,这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重要铋工业矿物。此外还有含锇自然铋、硫铜铋矿、碲铋矿、含硫碲铋矿、未定名的BiTe2等铋的自然元素矿物、碲化物及硫盐矿物。研究成果丰富了成矿带铋矿物种类,对矿床研究和勘查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镜下鉴定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讨论了Cu-Au-Bi共生关系,铋在成矿热液中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辉铋矿在高温热液下形成。尕尔穷铜金矿床的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83.2~87.1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86.87~87.29Ma,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金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之一。由于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金矿的评价。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金主要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4类,其成矿时代集中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主控因素,可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归纳为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主要分布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已经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部多龙矿集区已发现多不杂铜矿、拿若铜矿、波龙铜矿等矿床。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缝合带中部,新发现雄梅斑岩铜矿。确定雄梅斑岩铜矿与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属于同一成矿时期,在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空白区,会有更多的斑岩铜矿被发现。在地堡那木岗外围有望发现新的斑岩铜矿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石隆矽卡岩型白钨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探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钨矿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石隆白钨矿点的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云英岩型。基于矿(化)体已有地表工程揭露和矿产剖面测量结果,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钨矿找矿潜力。该矿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目前的研究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侧找矿效果较好,已取得较大的突破,发现的矿床多为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床。而南侧主要以中小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主(少数为斑岩型),勘查评价工作一直进展不大。舍索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该成矿带的南侧,即西藏申扎县雄梅乡政府所在地南4 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昂龙岗日-班戈岩浆弧。该矿床铜矿(化)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与郎山组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大理岩层间破碎带及顺层  相似文献   

20.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藏北高原的班公湖-怒江铜矿带是继藏东的玉龙斑岩铜矿带和藏南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之后,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第三条铜矿带。与前两条斑岩铜矿带不同的是,班公湖-怒江铜矿带的铜矿床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1多龙、雄梅斑岩型铜金矿床;2尕尔穷-嘎拉勒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3拨拉扎斑岩型铜钼矿床;4舍索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不同类型铜矿床的成矿时代集中在120~90 Ma之间,约30 Ma间隔内。文章通过沉积岩岩相学、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与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的综合研究,指出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的闭合时间为早白垩世初(140~130 Ma之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铜矿床都形成于碰撞后造山环境。该成矿带与铜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在岩石地球化学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Ba、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显示出俯冲组分对岩浆生成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与碰撞后岩浆作用特征相吻合。除了班公湖-怒江铜矿带外,青藏高原上的另外两条斑岩铜矿带(即藏东的玉龙斑岩铜矿带和藏南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也是形成于洋盆闭合之后的造山带碰撞后环境,因此,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地球上碰撞后铜矿床的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