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褐帘石是绿帘石族矿物,是轻稀土(LREE)和Th等元素的重要载体矿物(Exeley,1980;Brooks et al.,1981;Gromet and Silver,1983;Tribuzio et al.,1996;Hermann,2002),并且常控制俯冲带流体的LREE和Th的含量以及影响着岩石中微量元素的演化(如Hermann,2002).  相似文献   

2.
<正>大陆俯冲带中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峰期及之后的变质温度确定是了解其岩石成因和演化的关键。然而,这些高级变质岩石由于常常形成于极端条件下(如超高温变质作用)而给温度估算带来巨大挑战。因为900℃的变质温度已明显高于大多数传统矿物对温度计的阳离子交换封闭温度(Baldwin et al.,2007),峰期变质温度的准确估计常受到退变质作用和冷却过程中矿物再平衡或重结晶的明显影响(Harley et al.,2008;Kooijman et al.,2012;Liu et al.,2015)。因此,目前流行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海洋中的水伴随俯冲带下沉,可由含水矿物作为载体被带入到地球内部。2014年,加拿大Pearson在Nature上撰文指出,在巴西Rio Aripuana河东部发现的金刚石包裹体中,发现了含水~1 wt.%的林伍德石。该项研究为地幔含水提供了有力证据。如果地幔含水,水的出现会影响地幔矿物的一系列物理性质,如密度、弹性模量、波速、电导率等(Mao et al.,2008b;Mao et al.,2010;Wang et al.,2006)。因  相似文献   

4.
<正>慢速洋中脊离轴区高温热液对流系统主要建立在超基性岩基础上,其成矿流体为碱性还原性流体(Bach et al.,2010),流体组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温海水与超基性岩的水-岩反应,该类热液区上的块状硫化物因此表现出相对特殊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Klevenz et al.,2011)。我们对Rainbow区(Lein et al.,2003)、Logatchev(Gablina et al.,2000)、Ashadze(Mozgova et al.,2008)等离轴区热液喷口流体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碳酸盐矿物中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界内对于各种碳酸盐矿物的平衡分馏数据有着极大的需求。近年来,一系列的理论计算(Rustad et al.,2010;Schauble,2011;Pinilla et al.,2015等)及实验工作(Pearce et al.,2012;Li et al.,2012等)提供了Ca、Mg、Fe  相似文献   

6.
<正>1实验目的根据海水的等温蒸发实验,氯元素基本上参与了石膏析出阶段以后的全部成盐过程,形成了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和水氯镁石等主要的氯化物矿物(陈郁华,1983)。卤水的演化过程是氯元素地球化学在地表储库的关键过程(Eastoe et al.,1999;Eastoe et al.,2001;Eastoe et al.,2007)。弄清稳定氯同位素组成在卤水演化过程中的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黑色页岩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这是因为富含有机质和硫化物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的黑色页岩暴露地表极易被风化分解,淋滤释出重金属元素(Littke et al.,1991;Peucker-Ehrenbrink,2000;Peng et al.,2004),而影响地表(水、土壤)环境(Peng et al.,2004;彭渤等,2005)。由于黑色页岩成岩物源条件、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航空成像高光谱遥感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同时具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能够根据地物光谱特征直接识别矿物,在地质调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王润生等,2011;Freek et al.,2012;Laakso et al.,2015;Zhao et al.,2015)。本文应用CASI/SASI航空成像高光谱数据,综合分析了青海省纳赤台地区万宝沟玉石矿的遥感找矿要素,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纳米金由于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导致其与宏观对应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很大差异。因为纳米金的特殊性质,人工纳米金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标记、催化等领域。纳米金已被证实天然存在,在卡林型金矿中发现了以黄铁矿作为主要载体矿物的纳米金(Reich et al.,2005)。目前卡林型金矿的成因以及纳米金在成矿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长期暴露于海底,大洋玄武岩多与海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使得海底玄武岩中普遍沉淀了碳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粘土矿物、铁锰氧化物等多种次生组分(Staudigel et al.,1983;Furnes et al.,1999;Bu et al.,2008)。次生组分的沉淀,改变了海底玄武岩的原生矿物组合、元素含量及同位素比值特征。从而海底玄武岩中次生  相似文献   

11.
<正>短波红外反射光谱(SWIR)技术具有快速、经济、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很好地识别大多数含OH和CO_3~(2-)的细粒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反射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峰位变化可以表征伊利石、碳酸盐矿物、绿泥石、明矾石等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Swayze et al.,1992;Scott and Yang et al.,1997;Thompson et al.,1999)。水银洞金矿位于我国黔西南地区,该地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除美国内华达州以外全球最大的卡林型金矿矿集  相似文献   

12.
正黄陵穹窿位于华南扬子克拉通核部地区,出露有华南前南华纪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崆岭杂岩(崆岭岩群)(高山和张本仁,1990;马大铨等,1997;Gao et al.,1999,2011;Qiu et al.,2000;Zhang et al.,2006;Zheng et al.,2006;Jiao et al.,2009;Guo et al.,2014),受后期新元古代黄陵花岗杂岩体侵入影响,大体以雾渡河大断裂为界分隔为南、北部两部分(也称为南、北崆岭群),是扬子克拉通前南华纪基底最具代表性的岩石记录,一直受国内外地质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对其大地  相似文献   

13.
处于扬子板块东北缘的苏鲁造山带出露的基底岩石主要是各类片麻岩,其中花岗质片麻岩约占80%以上,它们普遍遭受了强烈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改造(刘福来等,2004).资料表明,这些岩石原岩的年龄主要集中在700~800 Ma(Li S G et al.,1993;刘福来等,2003,2004;Zheng Y F et al.,2003,2004),峰期年龄约750 Ma(Zheng Y F et al.,2003).  相似文献   

14.
<正>含纳米孔的物质具有许多特殊性质。例如,纳米孔受限空间对流体的性质(如水的熔点、凝固点等)产生极大的影响,纳米孔材料比表面积巨大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吸附能力,矿物纳米孔壁表面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等。研究表明,纳米孔普遍存在于岩石、土壤、生物体、液相及气相团聚体等自然环境中,对相关地球化学过程如化学风化、离子迁移/富集、油气的赋存、矿物溶解/沉淀等将产生重要影响。纳米地球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纳米物质(纳米矿物和纳米孔)的性质、成因以及对地球  相似文献   

15.
<正>黑云母是花岗岩类岩石中最主要的铁镁矿物,在许多斑岩矿床中,其结晶化学式一般为:(K,Na,Ca,Ba)(Fe~(+2),Fe~(+3),Mg,Ti~(+4),Mn,Al)3(Al,Si)4O10(OH,F,Cl)2。黑云母的研究多以花岗岩类岩体为对象展开,指出其在推测母岩岩浆起源、成岩过程、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后期热液作用、钾化蚀变与流体演化关系及成矿元素富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Wones et al.,1965;Richard et al.,1974;David et al.,1979)。因此不同产出  相似文献   

16.
<正>发育大量BIF铁矿的霍邱杂岩中含有大量的2.6 Ga的岩石,很少有2.6~2.5 Ga的记录(Wang et al.,2014;Liu et al.,2015;Liu and Yang,2015),而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广泛发育2.6~2.5 Ga的岩石(如TTG片麻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在2.8~2.7 Ga时期,该杂岩主要发生的是老陆壳的再造(Liu  相似文献   

17.
<正>大别山,因含柯石英(Xu,1987;Okay et al.,1989;Wang et al.,1989)和金刚石(Xu et al.,1992)超高压变质带出露的规模巨大和岩石类型齐全而闻名于世。它是三叠纪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碰撞型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折返-碰撞过程相关的、不同变质等级的构造岩石单位(徐树桐等,2002),从南到北,大别山造山带主要包括宿松变质带、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北  相似文献   

18.
<正>东秦岭地区不仅是我国世界级钼矿的聚集区也是一个重要的金矿和多金属矿聚集区(Mao et al.,2011)。这些矿床主要形成在235110Ma,且在过去的十年间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Stein et al.,1997;Mao et al.,2002,2011;李永峰等,2005;叶会寿等,2006;Zhang et al.,2007,2011;Chen et al.,2008,2009;Zhu et al.,2009;Xu et al.,2010;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对于斑岩铜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温度区间为200800℃范围内矿床的成因问题,例如岩体形成时代及顺序、矿化和热液蚀变时代以及热液活动时限等(Barra et al.,2002;Masterman et al.,2004;Deckart et al.,2005;Pollard et al.,2005;Campbell et al.,2006;Mao et al.,2006;Baumgartner et al.,2009;Redmond and Einaudi,2010;Sillitoe and Mortensen,2010;Vry et al.,2010;Shen et al.,2012;Zhu et al.,2012)。虽然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仍然不足以全面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20.
<正>1 Introduction Many high yield shale gas areas in the World are discovered carbon isotope reversals:Barnett,Fayetteville(Zumberge et al.,2012),Marcellus(Tilley et al.,2013),Haynesville(Ferworn et al.,2008),Albany shale gas(Gao et al.,2014),Utica shale gas(Xia et al.,1999;Xia et al.,2012;Xia et al.,2013),the Foothills(Tilley et al.,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