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简述了凤太矿田中的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八卦庙金矿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八卦庙金矿、丝毛岭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丝毛岭金矿点的成矿模式可能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不同,或者是同一成矿系统中的不同成矿系列,而不同深度原生晕聚类分析谱系图显示,八卦庙金矿床随着深度的增加Au与亲岩浆(幔源岩浆)的元素相关性趋于密切,表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有岩浆参与。重点研究了风太矿田中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控矿因素——控矿构造特征、控矿地层及其岩性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并以八卦庙金矿、柴蚂金矿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富集成矿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八卦庙外围金矿的找矿方向及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八卦庙金矿是目前陕西省已探明资源储量及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化探异常在八卦庙金矿的发现和初期勘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金矿的发现中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分析八卦庙金矿勘查工作中的化探异常特点及作用,旨在为应用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凤县柴蚂金矿与特大型金矿八卦庙金矿毗邻,其金矿类型、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均与八卦庙金矿有惊人的相似性,属于"八卦庙式"金矿。1矿区地质特征陕西凤县柴蚂金矿床地处东秦岭西段南侧,毗邻八卦庙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北缘。区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八卦庙金矿床围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硫、硅、氢、氧等同位素的研究,以及与秦岭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和双王喷流沉积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论证了八卦庙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甚至上地幔。  相似文献   

5.
八卦庙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八卦庙金矿床是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这个金矿床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通过与其它金矿床微量元素组合的对比分析,认为八卦庙金矿床是一种类似于中高温热液碳酸盐型金矿床,与卞林型金矿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元素等位线研究,认为大多数微量元素在热液蚀变过程中呈惰性行为,Au和As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性,确认了在金的成矿中围岩不仅提供容矿空间,而且还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陕西风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以其超百吨级规模著称于世,借鉴其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式在风太泥盆纪地层中开展金矿找矿工作,目前已发现次生晕金异常近百个,矿点+余处,且多数异常尚未深入检查。笔者试图总结归纳“八卦庙式”金矿之控矿因素,并对该类型的金矿成矿远景加以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找矿工作选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西八卦庙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可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卦庙金矿床的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其粒度多为明金-显微金;主要以粒间金和裂隙金形式存在,包体金只占少数;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磁黄铁矿、黄铁矿,单体金较为常见;金矿石可选性试验表明,八卦庙金矿床可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八卦庙金矿床的中温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论述了八卦庙矿床围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及硫、硅、氢、氧、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合金矿床与深大断裂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与秦只铅锌矿床和双王喷流沉积金床的对比研究,论证了八卦庙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甚至上地幔。  相似文献   

10.
八卦庙金矿研究新进展——热水沉积岩的确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发现于1989年,经多年勘探,矿床规模已达特大型,是迄今发现的产于秦岭地区泥盆纪浅变质细碎屑岩中规模最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受到了地质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矿床的成因有多种认识。笔者近年对八卦庙矿区的原“条带状灰岩”作了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套岩石成分复杂,属铁碳酸盐—钠长石—硅质岩系(以下简称条带岩),具热水沉积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八卦庙金矿是在秦岭凤县—太白矿田发现的大型金矿,以其"八卦庙式"金矿的命名地而闻名于世,许多学者对该矿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研究蚀变矿化过程中组分的得失,有助于认识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及热液作用的性质与强度。笔者根据蚀变岩石和原岩的化学分析资料,对八卦庙金矿蚀变过程的元素迁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成矿建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陕西凤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一套半深海细碎屑岩浊积岩相中, 成矿作用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活动控制。通过成矿建造分析研究, 具体阐述八卦庙金矿床的形成演化、成因及成矿模式。据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特点, 将八卦庙金矿床的形成演化划分为生矿建造、含矿建造、造矿建造和容矿建造。并将控矿构造内容引入成矿建造概念中。  相似文献   

13.
有机质对金属元素的迁移、沉积、富集成矿有重要的作用,有机烃是有机质量终的裂解产物。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穿透性。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床有机烃与金矿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床的矿化富集中心也是有机烃的浓集中心,利用有机烃的这一特点进行隐伏金矿床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西部秦岭地区八卦庙、双王、煎茶岭3种重要类型金矿床为例,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开展若干新方法新技术的找矿试验,研究发现,八卦庙式金矿岩石的烃含量与其金品位大致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金矿化强度和规模越大,相关系数值也越大;据此根据石英脉的烃含量对隐伏金矿床(体)和金矿化规模进行预测。双王式金矿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为B、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Ba(-),尾晖元素为Mn,Bi.通过原生叠加晕垂向研究预测,双王和八卦庙金矿现有的金矿体向下延伸还较大,在矿床的深部存在有盲矿体。剪荷岭式金矿的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比围岩要小,铅同位素曲线的低峰区往往就指示矿体所在;预测区的^206Pb/Pb,^208Pb/^204Pb比值变差椭圆图的形状和轴向斜率与已知矿区趋于一致,并且两者的变差椭圆图形大部分重叠,说明存在有同类型金矿体,以上研究成果为同期或后来的勘探工作或矿山采矿所验证。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热水沉积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龙明  朱桂田  吴烈善 《矿床地质》1998,17(Z2):271-274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位于凤太铅锌矿田北部,赋金地层形成于秦岭泥盆纪裂谷环境,其中发育有一套特殊沉积岩,包括(含)铁碳酸盐硅质岩、石英钠长石岩和(含)石英铁碳酸盐岩,主要呈层纹条带状产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此套岩石属于热水沉积岩。作者认为八卦庙金矿初始形成于裂谷活动和热水沉积作用相对减弱期,属热水沉积-韧性剪切改造型金矿。此类型金矿与泥盆系铅锌矿共同构成热水沉积成矿系列,它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建华  张国伟 《地质学报》1997,71(2):150-160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是一个近期探明的特大型金矿,通过对八卦庙金矿全面深入地研究,发现它是一种多成因复成矿床,早期为剪茂成矿,中期为岩浆热液蚀变成矿,晚期在浅部为风化煤滤富集成矿,剪切作用形成金矿是主体。  相似文献   

17.
西秦岭是我国最大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1-2]).目前在秦岭造山带的川-陕-甘"金三角"区已发现超过1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一些矿床如阳山、八卦庙、马鞍桥和金龙山等金矿床的储量已接近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位于八卦庙造山型金矿床西侧5km左右,是一个新探明的剪切带型金矿。其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早期石英-绢云母-硫化物阶段、中期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对早、中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丝毛岭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富CO2、中温、低盐度为特征,总体上属于中温低盐度CO2-H2O体系,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是流体不混溶性的产物。从早阶段到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均有降低,硫逸度增高,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H、O、S、C同位素研究结果,以及与八卦庙金矿床的对比分析表明,二者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都是以深部来源为主的多源流体。由于丝毛岭金矿床产出的层位高于八卦庙金矿床,其成矿环境相对开放。  相似文献   

19.
1 成矿地质特征1.1 矿区地质特征丝毛岭金矿床发育在西秦岭凤太矿集区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5 km,目前已探明金金属储量7.21t,平均品位1.85 g/t,为八卦庙金矿床外围的一个中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构造-矿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通过对陕西省凤县八封庙超大型金矿储矽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泥盆纪时,在银母寺-八封庙-八方山三级的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形成了金矿源层。海西晚期在古地热异常背景下,金矿源层发生顺层韧性压剪切变形,印支期脆-韧性坟剪切变形构造过程中金发生富集成矿,燕山期脆性变形-深源热流体叠加放富化。该金矿床属含金脆-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多源多期次含矿热流体同位叠加成矿作用说明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是寻找非常规超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