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形成年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鲁西地区,确定了泰山岩群主体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 Ma,属新太古代早期。锆石SHRIMP U-Pb定年:雁翎关组角闪变粒岩(2 747±7)Ma,柳杭组黑云变粒岩(2 739±16)Ma、(2 703±6)Ma,侵入雁翎关组底部透闪阳起片岩的片麻状石英闪长岩(2 740±6)Ma。济宁(岩)群碎屑锆石年龄(2 700-2 665)Ma,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所以济宁(岩)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在鲁东地区,发现了中太古代表壳岩系、花岗质岩石和新太古代早期TTG花岗质岩石;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荆山群大理岩被锆石SHRIMP U-Pb年龄(1 868±11)Ma、(1 852±9)Ma的莱州组合西水夼单元辉长岩、闪长岩侵入,并一起遭受变质变形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表明,发育于胶南造山带日照地区的变质岩系,为一套以变质变形的侵入体为主,其中含有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包体的变质杂岩。笔者等通过区域对比,将这套变质岩系中的变质地层厘定为胶东芝群及荆山岩群。胶东岩群仅出露苗家岩组,岩性单一,分布零星。荆山岩群发育相对较齐全,有野头岩组及陡崖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变粒岩、透辉透间变粒岩、石墨透辉变粒岩、富黑云变粒岩、黑云(二云)片岩、线粒岩、大理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石榴蓝晶片岩等,其原岩为一套浅海相泥砂质碎屑岩、泥岩夹火山岩、碳酸盐岩的沉积建造。日照地区荆山岩群与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具有大致相同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大地构造环境。取自其陡崖岩组中变质岩石的错石U-Pb年龄为2146.8Ma和2279.2Ma,其时代应属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3.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柴达木陆块北缘首次发现古元古代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获得成岩年龄为1952±15Ma,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反映出该地区克拉通在古元古代(19亿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裂解(洋)事件,对于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元古代结晶基底地质构造演化及进一步探讨柴达木盆地的起源及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4.
甘肃党河南山北坡早古生代火山岩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甘肃省肃北县党河南山北坡火山岩的时代,前人认为属早古生代奥陶纪,但通过对火山岩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区域地层对比、岩性特征以及Rb-Sr同位素年龄(基性火山岩的年龄为(684.87±71)Ma,中性火山岩的年龄为(666.63±1.6)Ma)及侵入其中的花岗闪长岩的同位素年龄(510.85±14)Ma等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该套火山岩的时代应为震旦纪而非奥陶纪.  相似文献   

5.
鲁东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和期次划分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一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锆石内核SHRIMPU—Pb年龄2726—2707Ma基本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变质边为2500Ma;古元古代侵入岩——莱州基性一超基性岩组合形成于1900~1850Ma左右,锆石SHRIMPU—Pb年龄(1852±9)Ma,(1868±11)Ma;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于胶南-威海造山带,锆石U~Pb定年结果集中为892~605Ma,其中荣成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720~780Ma。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集中出露于半岛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燕山早期侵入岩文登超单元、垛崮山超单元、玲珑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7~150Ma;燕山晚期侵入岩大店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120±4Ma,崂山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为(120±2)~(114±2)Ma。  相似文献   

6.
辽东半岛南部太古宙主要由变质深成岩和表壳岩组成,变质表壳岩是“包体”存在于深成岩中。通过变质矿物、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微晶化学分析,认为组成本区太古宙地壳的变质杂岩经历了高温( 624℃~ 865℃),低压(小于 5× 108 Pa)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宿松变质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南端,是该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变质程度相对较低,记录的变质演化信息相对较少,所以其变质P-T轨迹的构建一直是研究难点,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针对宿松变质杂岩特征性岩石——石榴斜长角闪岩展开了细致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研究和热力学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具有切尔马克闪石+绿帘石+石英+金红石(Ts+Ep+Qz+Rt)、石榴石+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绿帘石+金红石(Grt+Pl+Ts+Qz+Ep+Rt)、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磁铁矿(Pl+Ts+Qz+Mag)及以绿泥石+石英(Chl+Qz)为代表等4个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其温压范围依次为591℃~620℃、0.48~0.56GPa,606℃~636℃、1.01~1.12GPa,600℃~619℃、0.79~0.91GPa,400℃~500℃、0.1~0.3GPa,展现了一个近等温升压→近等温降压→降温降压的变质P-T轨迹。P-T轨迹的构建表明宿松变质杂岩经历了早期快速俯冲、折返和晚期缓慢抬升过程,暗示了作为扬子板块前缘块体——宿松变质杂岩在大洋板片拖曳作用下迅速俯冲,由于板片断离在浮力作用下迅速回返,并长时间停滞在上地壳层次,再缓慢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8.
沿南天山北缘的古洛萨拉 -乌瓦门 -拱拜子一带 ,分布有一条基性 -超基性杂岩带。其中 ,辉长岩墙形成于 ( 14 12± 54 )Ma ,而变质橄揽岩、玄武岩和其他一些小侵入体都形成于古生代中期。这些地质体的产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都没有提供与蛇绿岩套有关的信息。据此 ,我们认为 ,南天山在古生代期间只有一次洋壳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陈蔡岩群简介 陈蔡群由浙江省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75年创名,其一直被认为是浙东南重要的变质基底,由于其组成复杂,现一般称其为陈蔡岩群,主要组成岩性有片麻岩、变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区域上主要分布于上虞、诸暨、龙游、东阳等地,普遍发育混合岩化现象,条痕状、条带状构造明显。胡艳华等对进行过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435±4Ma的加权平均年龄,提出陈蔡群主变质期为加里东期的认识。对于这种混合岩化现象成因,前人文章中鲜有论述,本人旨在通过陈蔡岩群变质温压条件的估算结合岩相古地理资料等,提出陈蔡岩群混合岩化成因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东准噶尔老鸦泉含锡花岗岩体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东准噶尔老鸦泉含锡花岗岩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单元 ,归并为一个超单元。三个单元单粒锆石蒸发铅年龄分别为 ( 40 1 9± 2 9 4 )Ma ,( 2 0 64 2± 2 8 2 )Ma和 ( 40 2 4± 2 1 7)Ma ,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 ( 3 0 2 15± 2 83 )Ma。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 ,单粒锆石蒸发年龄代表熔融地壳残留锆石年龄 ,( 2 0 64 2± 2 8 2 )Ma ,说明准噶尔盆地存在前寒武纪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