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进行矿山相关的工作时,我们会收集到各类各种文件格式的数据,我们需要将它们统一在一个数据格式下进行整理分析。ARCGIS是一个强大的平台,我们把其他的平台下的文件如mapgis和cad的文件放进ARCGIS当中进行工作,利用ARCGIS的强大后期功能,为我们的工作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末次盛冰期长江南京段河槽特征及古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京长江大桥、三桥、四桥的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段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示意图.对拟建南京长江四桥附近的四个钻孔进行了采样分析,从钻孔沉积物样品的14C年代及阶地形成时间,可以判断,南京段约-60m~-90m的深槽为末次盛冰期时的长江河槽.钻孔揭示,南京段长江古河槽狭窄陡峭,呈V型,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形成局部深切.根据长江三桥、长江大桥附近古深槽断面形态及底部沉积物颗粒级配,选用沙莫夫公式、河海大学公式等,计算了末次盛冰期时河槽底部的泥沙起动流速及断面平均流速.根据流量-流速-过水断面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得出末次盛冰期时长江的流量约为12000~16000m3/s.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蒙古双利矿业有限公司获各琦2号露天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系统的对矿山概况、开采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原始地形图、钻孔数据、测斜资料等为基础为矿山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构建三维地表模型、钻孔数据库和矿体模型可以得出,三维地质数据库是真实钻孔轨迹的反应,可以立体清晰的反映出各矿体的位置关系,能够为之后的计算提供更有保障的数据依据,既节约了工作的时间,同时也可更大程度的减少人为计算的错误。构建的矿体模型可更直观地了解矿山整体信息,对矿山的开采、管理和后续发展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矿业软件Surpac,收集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勘探数据和南矿段补勘所采集的钻孔资料,更新了地质数据库;对乌山铜钼矿矿床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为边际品位指标优化提供了地质资源基础;同时也作为储量估算和境界圈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一套在矿山领域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数字化矿山工程软件SURPAC,以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数据、样品化验数据等基础地质数据,建立数据库,然后按照设定的矿体圈定原则,分别建立地形模型、矿体模型、夹石模型,最终构建道坨锰矿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样品品位插值,把矿体划分小块体,赋予小块体地质可靠程度、储量类别等属性,运用地质统计方法中的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剖面解译和样品组合,通过Surpac计算出道坨锰矿的资源储量,得出道坨锰矿资源储量为14073.62万吨。  相似文献   

6.
针对ArcGIS软件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研究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简要分析MultiPatch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深入研究复杂钻孔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工作流程,并从空间精确定位、属性精细表达两个层面对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构建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经软件功能研发及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研究能够有效实现复杂钻孔精细地质属性特征的三维空间精确定位及多尺度精细表达,为应用ArcGIS Engine自动构建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精细地质属性表达研究提供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钻孔的工程地质三维剖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工程地质数据库的结构,并利用标准地层层序表和钻孔数据,根据层面TIN模型,建立了工程地质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用的工程地质三维剖切的实施方法,该方法通过剖切平面与层面TIN边的交点生成虚拟钻孔,把虚拟钻孔所在的地质剖面作为约束条件,将虚拟钻孔和实测钻孔一起重新构建层面TIN模型,并实现工程地质三维剖切。该方法简易可行,对层状地质结构的三维剖切效果较好,能满足工程地质分析和地质解释等应用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付海华 《西部资源》2023,(3):185-187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可直观展示地质体空间形态的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通过使用钻孔等基础地质资料建立钻孔数据库,辅以地形等高线、钻孔岩芯岩性、样品分析结果等资料即可在三维的环境中对地质问题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对勘查区矿化带的分布、矿化体的形态与分布规律、矿化体与特定岩性的关系等作了分析,提出了钻孔揭露的矿化体总体上分布在厚约100m的一个矿化带内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形成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可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在海湖新区利用地热资源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区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西宁市海湖新区已有的钻孔、泉点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物探等资料的分析,从海湖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热源、热储层、盖层和地下热水流体通道等角度,较系统地阐释了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为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提供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2014年)的公告》,向社会提供包括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整装勘查区文献专题数据库等在内的一批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本次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包含95万个钻孔的基础信息、5万个钻孔的全方位信息。社会公众可登陆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http://www.cgsi.cn)查询,或凭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钻孔数据和交叉折剖面约束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钻孔数据和交叉折剖面约束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解决了单纯基于钻孔数据建模方法中无法控制钻孔间复杂的地质现象等问题.在该方法中,还利用道格拉斯一普克(Douglas-Poiker)矢量曲线抽稀算法对交叉折剖面中的矢量地层曲线进行了处理,消去了光滑曲线上对模型质量无影响的密集顶点,避免了在剖面线处Delaunay三角剖分出现过多非正三角形,从而提高了整个模型的精度.在"杭州市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中应用该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和可视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地质工作者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大致了解地质体的赋存情况等问题。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就是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来研究地质体及其环境的信息处理、数据组织、空间建模与数字表达,同时利用科学可视化技术来对地质体及其环境信息进行真三维再现和可视化交互的科学与技术。MicroMine软件能够帮助用户在矿产勘查、开采过程中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为矿山企业的资源评价与管理、矿山开采设计等生产技术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方案。本文主要对MicroMine软件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操作流程等问题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地质事业进入了新阶段,出现了包含城市地质以及三维地质填图等新的领域,地质工作由传统的二维开始向三维转变,因此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Surpac软件为基础,盆地三维地质建模为主干,通过建模流程、建模资料收集和整理、影响建模效果的因素分析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影响因素。三维地质建模过程实质是受各种地质资料约束而进行修正模型的过程,利用的地质资料越丰富构建的模型就越真实。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地质要素可视化和地质资料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胶州湾五河口区域互花米草群落扩展迅速。为分析互花米草群落的扩展趋势,利用2009年以来5个年度卫星历史影像,勾绘互花米草群落图斑并统计其扩展面积,分析其扩展趋势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GoogleEarth软件具有强大的历史影像数据库,可以快速查询1984年以来互花米草的历史影像资料,根据勾绘图斑计算面积,分析图斑消长变化;(2) 8年间,胶州湾五河口区域互花米草从无到有,群落面积现已扩展到215 hm~2;(3)预测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2020年互花米草群落面积可扩展到500 hm~2;(4)以机械收割作为饲料或在萌芽期摘芽作为蔬菜等利用方式可以控制互花米草群落蔓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激电测深法在矿产勘查上的需求日益增多,其分辨能力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利用激电测深异常进行推断解译时,常规的二维激电测深剖面难以精确刻画三维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本文首先对分布在金属矿上的多条平行测线的激电测深数据利用断面图法和等值线平面图法进行了解译,探讨了金属硫化物矿体引起的高极化率异常分布形态,其次又将视极化率数据进行了三维处理,根据极化率差异形象地刻画出三维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工程钻孔验证了该异常,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解译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地质找矿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牙克石市大冒良子沟一带铅锌矿探矿工作前景远大,该区成地质矿条件较好,前期投入大量的物探和化探工作,均显示了本区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主要利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结合前期地质调查成果,以地质—物探—化探联合找矿的模式,为铅锌矿布设钻孔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质信息已经是我国地质研究的重要资源来源,而地质档案流程信息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各种复杂有序的数据,如果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建设地质档案信息化,这将有利于促进地质的研究。地质档案信息化的特点是准确、快捷,而且它所带来的系列优势不但可以促进改善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化,更有利于加快地质研究。这篇论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地质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就土地面积而言,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地域辽阔涵盖各种地质构造。因此,地质测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以某煤矿为例,利用GPS技术进行山地地质测绘,并系统地描述了RTK坐标转换参数解和现场数据采集,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技巧,为提高地质测绘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含水层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地下水含水层结构的立体表达方法。为了实现基于水文地质钻孔数据库的各种专题图形的自动生成,讨论了结合水文地质钻孔数据库的平面格网数据的组织模型,以及在该模型基础上的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地下水含水层可视化具体实例的计算结果。由实例可知,该方法是有效的,且在地下水含水层可视化、地下地质体的立体表达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绘画地图的经纬线网时,假若地图所表示的地面面积不很大,则我们往往可以假定地球是一个球面来投影。在这种情况下,投影公式巾不包含椭球面的因素,因此,公式简单而易于推算。但是如果地图的幅员广大,特别是当纬度相差很大时,则椭球面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