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天山造山带的古生代造山过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俊  何国琦 《地球科学》1997,22(1):27-32
古生代时期,西天山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准噶尔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演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构造域,曾经历了“古准噶尔洋(奥陶纪为主)”,“早古南天山洋(志留纪为主)”,“晚古南天山洋(中泥盆-早石炭世)”和“晚古北天山裂陷槽(晚泥盆世-早石炭世)”4个古洋盆演化时期,早石炭世末,天山及邻区的古洋壳已被完全消减掉,塔里木伊犁中天山和准噶尔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中晚石炭世,天山地区接受陆表海(残余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该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统,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华北地区普遍缺失下石炭统。87个标准剖面和529个辅助剖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石炭世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存在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中朝古陆、东塔里木─敦煌─中祁连─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准噶尔─吐哈古陆、阿勒泰古陆等;从东至西主要发育松辽海盆、辽东海湾、北山海盆、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台地、西昆仑海盆、南天山海盆、北天山─准噶尔海盆等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海侵范围扩大,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仍然存在,中朝古陆已明显缩小至其北部地区,东塔里木-敦煌-阿拉善古陆范围缩小,陇西古陆向西延伸扩大,北准噶尔─阿勒泰连为一体形成古陆;发育松辽海盆、华北海、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海盆、南准噶尔-博格达山海盆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3.
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永安 《新疆地质》2000,18(4):335-338
1 早三叠世古地理 三叠纪开始,由于印度板块由经向运动转变为纬向运动,印度板块开始裂解成印度-喜马雅地块、冈底斯-羌塘地块和昆仑地块等地体。昆仑、羌塘地块快速向北漂移,以独立地块存在于古特提斯洋中。早三叠世塔里木在晚二叠世沉积基础上,沉积范围扩大,局部经受了古特提斯洋海侵,在杜瓦和满加尔坳陷中形成海泛区1,2。天山山前和准噶尔除局部地区为连续沉积外,广大地区均为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3。康西瓦-阿尔金断裂带以南的古特提斯北缘海相沉积区与晚二叠世基本一致(附图24)。1.1 剥蚀区 (1)天山中-低山…  相似文献   

4.
吴浩若  李忠 《古地理学报》2013,15(3):293-304
泥盆纪—石炭纪放射虫硅质岩在西南天山广泛分布,从东部的独库公路沿线到西部的阿合奇中—吉边境构成一条深水沉积带。独库公路沿线已发现中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维宪早期的放射虫硅质岩,可用“库勒湖组”统称。从志留系顶统科克铁克达坂组经下泥盆统阿尔腾柯斯组到库勒湖组的生物地层和沉积相研究表明了南天山洋从浅海到深水洋盆的演化过程。南天山洋是塔里木北缘浅海陆架裂解产生的小洋盆。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研究表明,南天山洋是古特提斯的分支洋盆,不属古亚洲洋范围。塔里木以南的古特提斯分支洋盆,在早石炭世及之后的继续扩张,使塔里木北移,导致南天山洋和准噶尔—北天山区的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晚期和晚石炭世相继消亡。  相似文献   

5.
新疆志留纪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宝瑜 《新疆地质》2000,18(4):315-318
新疆志留纪古地理格局总的趋势是地壳稳定抬升,海域逐渐缩小,海水逐渐变浅,三分特征明显。根据沉积特征,可划分出阿尔泰-东准噶尔、西准噶尔-北天山、塔里木和昆仑4个沉积大区。其间有准噶尔陆、伊宁陆、塔北陆、塔南陆、喀纳斯陆及博乐岛附图121314。早志留世相当于兰多维列阶,中志留统相当温洛克阶,晚志留世相当罗德格阶和普里道利阶1,时限为435~409 Ma。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志留系除少数地区可见与晚奥陶世或早泥盆世为连续沉积外,大多数地区出露不全,多呈断块产出。1 阿尔泰-东准噶尔沉积大区 该沉积大区…  相似文献   

6.
新疆古近纪和新近纪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得林 《新疆地质》2000,18(4):352-356
新疆古近纪古地理特征是地势较平坦,沉积类型属稳定型,除塔里木西部和喀喇昆仑地区有海侵外,大部分地区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新近纪山体强烈隆升,三山两盆的地貌格局与现代相近,沉积物除塔里木盆地西南局部地区早中新世有过短暂海侵外,其余均为陆相沉积。由于构造活动性较大,山间和山前有过渡型沉积。新疆古近系和新近系的划分和对比见表1。 根据各地区的沉积特征、生物群及构造位置,大致可分为如下沉积大区:①北天山-准噶尔区;②南天山-塔里木区;③阿尔金和昆仑区。1 古近纪古地理1.1 北天山-准噶尔区 有证据的古新统仅见…  相似文献   

7.
王国灿  张孟  张雄华  康磊  廖群安  郭瑞禄  王玮 《地质学报》2022,96(10):3494-3513
准噶尔-吐哈地块与伊犁-中天山地块之间分布着多条时代和类型各不相同的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前人一般将这些蛇绿混杂岩统一视为北天山洋盆的纪录,并由此推断该洋盆的时代跨度至少始自寒武纪并一直持续到晚石炭世甚至二叠纪。本文基于近几年在东天山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通过新界定的以康古尔塔格-大草滩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的北天山洋两侧志留纪—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物源性质和生物古地理对比,对北天山洋的构造属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重新厘定。研究揭示,志留纪—早泥盆世,北天山洋两侧的准噶尔-吐哈地块和伊犁-中天山地块分属于不同的物源体系和生物古地理区系,指示该洋盆具有显著的构造古地理分隔意义。至中泥盆世,北天山洋两侧隶属同一生物大区的珊瑚动物群指示该洋盆已演化至残余洋盆阶段;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天山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磨拉石-火山岩建造与下伏岩系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关系以及南北两侧物源的相互贯通说明东天山段的北天山洋已完全闭合,南北陆块的碰撞缝合应发生在此前的晚泥盆世早期(~370 Ma)。 石炭纪—早二叠世,可能受南部南天山洋北向俯冲及板片后撤作用影响,在前期已经碰撞拼合形成的统一准噶尔- 吐哈-中天山地块之上,沿康古尔-雅山一带重新裂解出具不成熟洋壳的康古尔弧后有限洋盆。该有限洋盆存续至 早二叠世早期(~290 Ma)最终闭合,其与北天山洋盆是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洋盆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疆古生代构造—生物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福祥 《新疆地质》2001,19(1):20-26
通过6幅图表达了新疆古生代板块的构造-生物古地理区系。早古生代,包括劳伦,波罗的、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4陆块的亚帕特斯古陆(Iapetusa)群,与由其余陆块构成的冈瓦纳古陆群隔原特提斯洋相对峙。石炭-二叠纪,欧美、安加拉、太平洋和冈瓦纳4古陆共存并立。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担板块经历了早古生代亚伯特斯古陆、晚古生代安加拉古陆和早二叠世晚期以来欧亚大陆3个发展阶段。塔里木、中朝、华南-东南亚板块经历了早古生代冈瓦纳古陆、晚古生代太平洋古陆和早二叠世晚期以来欧亚大陆3个发展阶段。指出在中晚寒武世和晚奥陶世哈萨克斯坦板块靠近塔里木、中朝和华南-东南亚板块;在早古生代其余时期它接近西伯利亚板块。伊犁和托克逊-雅满苏地体是在中泥盆世之前裂解自塔里木板块,尔后在早二叠世晚期接近安加拉古陆。塔里木板块北东缘北山地区在早二叠世早期首先靠近安加拉古陆。塔里木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缝合时代大抵上和土耳其-中伊朗-冈底斯与华南-东南亚板块之间缝合时代一致。缝合事件发生在早二叠世早期,而相应的构造运动出现在早晚二叠世之交。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炭—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晚古生代气候演化趋向的分析,探讨了新疆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与演变。认为植物地理分区在早石炭世晚期末—晚石炭世早期即已形成,随着温带气候区的逐渐扩大,安加拉区植物在新疆自北向南逐渐推移,至晚二叠世中—晚期到达北塔里木。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南准噶尔、伊犁等地受欧洲东移的干旱气流的影响,有欧美型松柏类混生。塔里木为特提斯生物大区的一部分,植物主要为欧美-华夏区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李世勋 《云南地质》1990,9(1):50-59
筇竹寺位于昆明市区西北10余公里。从古地理来说,位于康滇古陆东侧,上扬子海西缘,海陆变迁频繁的交替地带。海浸时间短暂,上升剥蚀甚长。早古生代仅有早寒武世沉积,以陆源碎屑为主;晚古生代有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及部分二叠纪的沉积,以碳酸盐为主;中-新生代仅有第四纪全新世极零星的陆相残坡积及河湖相沉积。现将古生代地层层序列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