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96年,中国极地研究所将引进美国国家信息服务公司(NISC)制作的南北极地区文献数据库只读光盘(AAR CD-ROM)并开展检索服务。 AAR CD-ROM是由世界上主要的极地科学考察国家的众多极地文献数据库合成的,如:(加拿大)北美洲北极研究所的ASTIS,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冷区书目(COLD REGIONS BIB-  相似文献   

2.
<正>加拿大冰川公园位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交界处,包括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公园广泛分布着冰川和高耸的山峰,复杂的自然地球景观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生活着许多灰熊、驯鹿和大角羊。该处世界海洋遗产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处非极地冰原地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非极地冰原世界,所包含的冰川在世界上也是最长、最壮观的冰川之一。该处的地理地形由高山、冰原和冰川组成,从北部内陆到南部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表现为植物  相似文献   

3.
基于PHC3.0极地科学中心水文气候数据集(简称PHC3.0数据集)的温度和盐度资料,使用聚类分析和Bayes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北纬70°以北海域的水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北冰洋区域划分出4个水团:北冰洋表层水(ASW)、大西洋中层水(AIW)、太平洋水(PW)和北冰洋深层水(ADW)。北冰洋表层水(ASW)遍布于欧亚海盆和加拿大海盆,以低温低盐为特征。大西洋中层水(AIW)位于约200~900m深度,在北冰洋环极边界流的作用下,其影响可达到加拿大海盆。太平洋水(PW)受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海水影响,相对高温低盐,夏季时影响显著。北冰洋深层水(ADW)在海盆中相当均匀,几乎没有季节变化,盐度约在34.95psu,温度在加拿大海盆约为-0.3℃,欧亚海盆约为-0.7℃。  相似文献   

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生物学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极地海洋生态学领域(主要是海冰区生态学)的有关主导过程、主要机制、重要环节、循环特性和动力学研究;极地生物资源(主要是极地微生物菌种和藻种资源)的调查研究、种质资源平台构建、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源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低温生物(主要是极地低温微生物)的重要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活性产物及其应用基础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极地生态环境(主要是极地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和相应管理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装备技术整合和科学规划战略分析等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5.
气体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组成的固状物质 ,广泛分布于加拿大极地和大陆架地区以及外陆架边缘的沉积物中。虽然水合物的直接标志很少并且分散 ,但是有些环境有利于气体水合物的形成和保存 ,如永冻区或深海之下的低温环境 ,这些条件与适当的地质条件结合起来益于气体水合物的生成和储集 ,加拿大此类地区面积很大 ,表明那里许多沉积盆地的上部2km深处含有巨大的天然烃气储量。我们对加拿大大陆和北冰洋永冻区的气体水合物潜力(北方的马更些三角洲—波弗特海和北冰洋半岛以及加拿大大西洋边缘和加拿大太平洋边缘的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陆架…  相似文献   

6.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极地考察独具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极地考察20年来先后在极地建成“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成为我国开展极地多学科考察研究的现场基地,科学考察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在成绩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支撑,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世界各国极地考察实践证明,后勤保障在现代极地考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极地考察就是展示后勤保障能力。中国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极地考察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极地的储运能力、生存能力、环保能力、应急能力、信息能力和维护能力。已在极地考察后勤保障这个大系统中,把不同的业务领域分解为多个单元,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极地考察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球两极,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地域,即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里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陌生。为了发展极地事业,2007—2008国际科学联合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起了《2007—2008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2007年,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有关国际极地年的知识,为您揭开冰山的一角,带您领略冰雪世界的瑰丽神奇。  相似文献   

10.
利用GOES(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9红外卫星云图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发行的 FNL(Final Analyses) 客观分析资料以及潜热通量资料,对2005年12月4日发生在日本海上空的1个极地低压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卫星云图特征,对该极地低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可以划分为初始、发展、成熟和衰亡4个阶段.极地低压发展前,大气的斜压性较强,高空伴随有很强的冷平流.在卫星云图上,成熟时的极地低压伴随有螺旋云系,并有明显的眼区,眼区为无风区,且眼区中心附近有很强的上升气流.该极地低压具有暖心结构,眼区周围的气压梯度很大,大风区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在极地低压发展和成熟阶段,其中心附近的潜热通量可达到220 W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