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通过对宁阳煤田茅庄井田煤系地层综合分析,揭示了茅庄井田的煤层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该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早二叠世山西组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总厚度约220 m。可采或局部可采者4层,即3上煤层,3下煤层,16煤层、17煤层,平均总厚度为9.52 m。本井田内3上煤层、3下煤层为主采煤层。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为从海相沉积为主到以陆相沉积为主的转变过渡时期,岩石地层反映了典型的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特征;在海陆交互期海退三角洲平原上供应了大量的泥炭沼泽,为茅庄井田煤层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中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相环境稳定,变化小,标志层及煤层层位清楚、稳定,煤层沉积层序规律性强,是区域地层对比的稳定层位。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南覆盖区经横向及垂向调查,发现了一套以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为主,并夹有煤层的地层,通过岩性组合对比,将其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为大磨拐河组;并在该组二段发现了大量的孢粉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早期的分子面貌特征十分接近,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ValGanginian期;在该组二段还发现了叶肢介和狼鳍鱼化石,表现出了明显的早白垩世中期的特色,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arremian期.通过孢粉、叶肢介、鱼化石生物地层确定大磨拐河组的时间跨度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BarremiGan期.   相似文献   

3.
西岗子煤盆地处于俄罗斯结雅一布列亚含煤区结雅煤盆地西缘,沉积中心在俄罗斯镜内。出露地层有下石炭统库纳尔河组板岩、千枚岩、石英片岩。下白垩统龙江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九峰山组凝灰砂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线。甘河组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岩。西岗子组砾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仓矿区含煤建造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江仓矿区沉积模式,并且认为江仓矿区含煤建造岩性属早-中侏罗世陆相碎屑岩,为一套粗砂~粉砂岩及泥岩夹煤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相组合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矿区含煤面积大,且含煤煤层较多,煤层结构复杂;含煤建造可分为3个大沉积旋回,17个沉积相旋回,22个岩相小旋回。研究此区的含煤建造特征,对江仓矿区在深部及外围的找煤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东山组的岩性特征 1.东山组组成 东山组由灰绿、灰紫、灰黄色安山质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熔岩、凝灰岩、凝灰砂岩夹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砾砂岩及含砾粗砂岩组成。其中,熔岩、集块岩可相变为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岩性以中一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正常沉积岩为主,顶部出现安山质、英安质熔岩,下部发育正常沉积岩。  相似文献   

6.
织金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6层.煤系地层以含玄武岩屑、海绿石为特征的5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水平、沙纹、波状层理发育,煤系中稳定的灰岩、硅铁质灰岩标志层较多,有利于煤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及碎块.属海、陆交替环境下的标型海陆交互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平邑盆地老第三纪沉积了一套以内陆湖相为主的岩石组合 ,称官庄群。其早期形成的固城组以砾岩为主 ,夹含砾砂岩及砂质泥岩。《山东省岩石地层》定义的固城组层序因断层影响而与平邑盆地实际情况不符 ,其所划的下部红色粘土岩实为卞桥组一段 ,而红色粘土岩之下真正的固城组则被错划为白垩纪青山群。本文将固城组重新厘定为 :不整合于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之上 ,整合于古新世卞桥组之下的一套以砾岩为主 ,夹含砾砂岩和砂质泥岩的岩石组合 ,并引述了有关的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8.
我省早白垩世是本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分布范围广,储量多。此区主要由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组成,其中以城子河组煤层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序地层研究,区内聚煤作用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SQ1,SQ3,SQ4海侵体系域中,发育"根土岩—煤—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岩"序列。海侵作用早中期,较高的泥炭堆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相平衡,沉积了区域稳定分布的厚煤层6,14和29号煤层,最大海泛面附近的煤层较薄甚至不发育。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平原区第四纪全新世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组:下部为黑土湖组,中部为同期异相的巨野组、单县组、鱼台组,上部为黄河组。熏土湖组为全新世早-中期湖沼相沉积的灰-灰黑色粘土类粉砂质粘土,含大量淡水螺蚌介壳;巨野组为全新世黄河早期沉积,由褐黄色粉砂夹棕红色粘土组成;单县组为黄河古决口扇、古河道沉积,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鱼台组为黄河古决口扇前缘洼地沉积,岩性为-套棕红色粘土,局部夹粉砂土。黄河组为黄河现代河床及河漫滩沉积,由灰黄色粉砂土、粘质砂土夹粘土层及砂土组成。  相似文献   

11.
陈刘组为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代表广西早三叠世盆地滨岸相带沉积类型。层型剖面位于贵港市陈刘村附近。层型定义指位于龙潭组与板纳组之间的沉积序列,岩性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粉砂细砂岩夹少量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含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359m。  相似文献   

12.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13.
库兰喀孜干勘查区位于准东煤田东部,含煤地层为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和早侏罗世八道湾组,含煤层共计23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根据煤质特征分析可知,煤层宏观煤岩组分以丝炭、暗煤为主,亮煤次之,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暗淡型煤,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惰煤为主,见少量微泥质煤和微惰煤,变质阶段以Ⅱ阶为主。该区总体以中水分、特低—低灰、中高挥发分、高固定碳、特低硫、低磷分、特低氟、特低—低氯、一级含砷、中高—高热值、不黏结、中等可磨—易磨、中热—较高热—高热稳定、含油、较低—较高软化温度的煤层为主,为优质的动力用煤,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15.
托来南山中段晚三叠世出露比较完整,但研究程度较低。该文主要对中祁连上日木策尔地区晚三叠世开展研究。研究区晚三叠世分为阿塔寺组和尕勒得寺组。前者与下伏托赖岩群呈断层接触,主要以河流相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灰色、紫红色粉砂岩和灰黑色粉砂岩,发现有遗迹化石(垂直潜穴);后者主要为淡水湖泊相—灰黑色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夹黑色页岩及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有煤线(木里地区),在灰黑色粉砂岩中发育有植物化石Neocalamites rugosus和Danaeopsis fecunaa系华北延长群的标准分子,在黑色页岩层位中产化石叶肢介类Loxomegaglypta Novojilov属等。研究区二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中间并没有发现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16.
东北大三江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结合岩芯、测井及地震剖面资料,研究东北大三江地区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的沉积相;并在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特征和时空展布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沉积相类型丰富,以滨浅湖、三角洲平原等浅水沉积为主,夹数层沼泽相煤和海相夹层;在古隆起的边缘有扇三角洲、辫状河相存在,向盆内过渡为滨浅湖和半深湖。城子河组沉积时期,汤原断陷周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绥滨坳陷和前进坳陷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虎林盆地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穆棱组沉积时期,汤原断陷周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绥滨坳陷和前进坳陷地层不太发育,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虎林盆地南部凹陷以滨浅湖沉积为主。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时期,张广才岭和桦南隆起是盆地主要物源供给区。  相似文献   

17.
辽宁西部地区中生代白垩纪存在两期火山旋回,时代分别属早白垩世早期和中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火山旋同即义县组,中白垩世火山旋回本文称为大兴庄火山岩,该期火山岩火山活动微弱,火山岩分柑局限,主要出露于阜新—义县盆地的东侧上齐台一带,以宁静的侵出和次火山岩侵入为主,是早白垩世阜新组沉积之后,中白垩世孙家湾组沉积之前的一次火山活动,它与孙家湾组共同组成一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沉积体系及其控气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主要为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可采煤层有太原组第15号煤层和山西组第3号煤层,两者均为高煤阶无烟煤。对含煤地层内部各成因相及其组合的综合分析表明,太原组为陆表海多堡岛与碳酸盐台地复合沉积体系。第15号煤层形成于海退持续时间较长的潮汐三角洲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沼泽相中煤层较厚,滞留泻湖相中煤层较薄,障壁沙坝一带煤层厚度较稳定。山西组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中均衡补偿沉积持续时间较长,形成的第3号煤层厚度较大,结构简单。三角洲前缘沙坝中煤层厚度稍薄,分流河道中煤层不稳定。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在同一口试气井中,盆地内大部分地方第3号煤层比第15号煤层厚度大,生气能力强,煤层气保存条件优越,气体质量浓度、含气饱和度、煤层气资源量高。因此,第3号煤层应是沁水盆地煤层气试采和商业化开发的首选目标层。  相似文献   

19.
新疆和硕县可可乃克天青石矿矿床赋存于二叠纪阿其克布拉克组下段砾岩夹砂岩、粉砂岩、灰岩中,仅Ⅲ号矿体赋存在二叠纪闪长玢岩与阿其克布拉克组一段砂岩、粉砂岩、灰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形态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层控特征明显,并受后期侵入岩侵入改造。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该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天青石矿床。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准东东部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煤田钻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赋存特征和赋煤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煤层23层,西山窑组19层,平均厚度45.55m,八道湾组3层,总厚度7.30m,其中2,9,13,15,17,21,23煤层为可采煤层,结合煤层厚度、岩性特征和测井结果,对区内煤层进行了对比。同时,从剖面纵向上总结了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的垂向分布特征、含煤特征,总结了二者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西山窑组煤层总厚度呈中间厚、四周薄的趋势,八道湾组煤层仅分布在井田中部和南部,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在此基础上,从沉积学特征、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方面,对赋煤规律进行了浅析,认为煤层发育总体受沉积环境和基底沉降等地质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