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雪峰地区金矿成矿时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对平茶、肖家金矿进行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测年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一批测年数据,认为雪峰地区金成矿带的成矿时代并非传统认识中的武陵—雪峰期(1000Ma~8000Ma),而是形成于加里东早期以后;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是雪峰地区两个主要的金成矿期,特别是印支—燕山期地台活化对该区大型金矿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流行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明桂  陈祥云  吴俊华  衷存堤  王岩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32-2024020032
笔者等对《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一书(2020)厘定的战略矿产资源居于重要地位的华夏成矿省作些简要论述:① 该成矿省处于古华南洋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强烈复合地带,历经早前寒武世克拉通—华南洋—华南裂谷系—陆表海—大陆的发展演化,又受到多期造山特别是空前强烈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并且是一个世界级钨地球化学块体,构成了优越的成矿基因;② 主要成矿特征:包括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残体成矿,南华间冰期与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多期大规模S型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铀、贵金属、非金属成矿,I型岩浆以铜为首的铁、有色、贵金属成矿以及钦杭成矿带超大矿床集群与“深地”找矿之眼等;③ 燕山运动岩浆与成矿“核幔式”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与陆洋左行扭动与洋壳俯冲为主导并有板内挤压、地壳蠕散相复合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云南鹤庆锰矿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庆锰矿位于鹤庆县城西 (最西端猴子坡矿段离县城简易公路 2 3km ) ,区域地质背景与滇西南其它的优质锰矿床 (斗南、白显、丙状 )的区域地质背景类似 ,它们都是在滇西澜沧运动(P2 — T1 )使古特提斯洋封闭形成欧亚、印度晚二叠—早三叠世联合古大陆以后 ,晚三叠世又重新地裂活化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由于这里的晚二叠—早三叠联合古陆的解体 ,产生了一系列深大的裂陷 ,造成了有利于优质锰矿堆聚的大地构造背景 ,这类裂陷的方向有垂直古陆边缘的 ,也有平行古陆边缘的 ,鹤庆锰矿带呈近 EW走向 ,是垂直扬子古陆边缘的深水喷发沉积带。由…  相似文献   

4.
笔者等对《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一书(2020)厘定的战略矿产资源居于重要地位的华夏成矿省作些简要论述:①该成矿省处于古华南洋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强烈复合地带,历经早前寒武世克拉通—华南洋—华南裂谷系—陆表海—大陆的发展演化,又受到多期造山特别是空前强烈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并且是一个世界级钨地球化学块体,构成了优越的成矿基因;②主要成矿特征:包括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残体成矿,南华间冰期与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多期大规模S型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铀、贵金属、非金属成矿,I型岩浆以铜为首的铁、有色、贵金属成矿以及钦杭成矿带超大矿床集群与“深地”找矿之眼等;③燕山运动岩浆与成矿“核幔式”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与陆洋左行扭动与洋壳俯冲为主导并有板内挤压、地壳蠕散相复合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成矿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中,局部地段具有最优的、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最佳配置,同时成矿后又有好的保存条件,就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赣北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特征与成矿作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湖塘矿集区地处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东南缘,钦杭(钦州—杭州)复合造山带中段北侧。区内出露基岩大多数为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九岭岩基主体部分),少数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细碎屑岩(九岭岩基残余顶盖)以及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本文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的活动规律,厘定了成矿岩体;运用构造解析的原理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模式。认为该区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化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其中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是成矿作用的基础,成矿岩体是成矿作用的关键。成矿是成矿岩体与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三位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沙尾风化壳高岭土矿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平 《矿床地质》1990,9(2):167-175
广东沙尾高岭土矿属残积型风化壳矿床,分为白云母二长花岗岩钠化高岭土矿和斑状二长花岗岩高岭土矿。矿石主要组成矿物包括高岭石、埃洛石,伊利石及石英,含少量长石。原矿石SiO_2高达67—70%,Al_2O。20—23%,精矿SiO_2 47—50%,Al_2O_3 33—36%。矿石铁、钛含量低,SiO_2/Al_2O_3在2.2—2.5之间。高岭土的成矿作用分为前期热液蚀变阶段和后期表生风化阶段,前期主要以钠长石化和白云母化为主,后期通过地表水淋洗发育成高岭土风化壳。  相似文献   

8.
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床(田)成矿地质条件独特且复杂,目前对该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岩缺乏系统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并系统分析其与成矿的关系。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钨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该区构造阶段性演化的结果,其中成矿构造经历了“深层次挤压(压缩)→浅层次张裂(伸展)”过程,成矿岩浆—流体经历了“深层次陆壳重熔→中浅层次流体混合—自变交代—卸载成矿”的演化进程,成矿结构面则只经历了“相对封闭—相对开放”的突变过程,它们集中出现在同一构造层次,并在成矿期构造控制下形成了总体规模巨大、钨铜共(伴)生、多种类型复合、平均品位不高,但单体资源储量相差较大、局部特高品位随机产出的大湖塘式钨铜多金属矿床(田)。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地区包含鄂尔多斯西缘和鄂尔多斯盆地2个三级成矿单元。笔者对鄂尔多斯西缘成矿带厘定矿床成矿系列12个,解析亚系列19个;鄂尔多斯盆地成矿区厘定矿床成矿系列8个,解析亚系列14个。以矿床成矿系列为基础建立了整个鄂尔多斯地区成矿谱系;以矿床成矿亚系列为基础分别细化了鄂尔多斯西缘成矿谱系和鄂尔多斯盆地成矿谱系;按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地质进程,概述了区域成矿演化史,并例举了大量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流体作用和表生作用相关矿床实例,使读者既可了解区域成矿总体格架,也可查询所关注的具体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黔东北地区钒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北地区沉积型钒矿与寒武系下统九门冲组(1jm)黑色岩系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该区钒矿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含矿岩系、赋矿岩石地化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矿床时空分布和矿体产出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本区找矿实践和成矿相关理论、控矿因素等综合研究,圈定了松桃石梁—孟溪、松桃盘石—江口桃映—坝黄、印江永义、铜仁漾头—万山黄道、石阡坪山—聚凤5个成矿有利远景区,为指导今后在该区开展钒矿找矿工作,取得更大的找矿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这就是本文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本文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海砂西油田E3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200-3000m,厚多为5-10m,宽/厚比200-2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0-700m,厚多为3-6m,宽/厚比80-110。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是由于辫状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在油田开发中井网部署方案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刘楼军  黄芸  王军  胡斌 《新疆地质》2003,21(4):412-414
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中-上二叠统由上芨芨槽子群、泉子街组、梧桐沟组组成.凹陷内中-上二叠统经历了低水位域→高水位域→低水位域的变化过程,其有利相带以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相为主,主要发育于东斜坡区的东北部及东南部以及凹陷南北两侧断裂下盘,在南北局部的乌拉泊组和梧桐沟组还发育浊积扇.油气显示集中于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相带内(芦草沟组、梧桐沟组),凹陷腹部深湖-半深湖相内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区是凹陷内油气的最有利聚集区和保存区.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延安组含有大量的优质煤,属稳定大地构造条件下的浅湖三角州沉积物。三角洲体系有以下单元组成:(1)前三角洲;(2)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相和河口坝相);(3)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天然堤、决口扇、沼泽和具决口三角洲的分流间湾);(4)废弃三角洲平原.通过详细的露头观察和岩心研究及沉积岩的地质填图工作,浅湖三角洲特征可归纳如下:(1)推进速度非常快、舌形体长而窄,间湾在其间发育,决口事件频繁发生;(2)前三角洲非常薄(0.2~0.5m),三角洲剖面几乎绝大部分由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构成;(3)河口坝相由砂岩和泥岩互层组成;(4)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厚度在0.5~3.5m范围内,被河口坝沉积物围绕;(5)在废弃三角洲平原中,由于极少沉积物带入沼泽,因此沉积了厚的低灰煤层。  相似文献   

14.
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的古近系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组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 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等为处于斜坡地区的尚南地区发育湖侵期三角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的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的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相似文献   

15.
核二段沉积时期泌阳凹陷总体处于从断陷向坳陷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利用测井、钻井和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了核二段各砂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相带分布、砂体展布以及沉积演化规律。核二段时期,泌阳凹陷发育5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盐湖沉积体系。物源供给条件和古地形严格控制了泌阳凹陷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在陡坡带的中、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在陡坡带东部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在东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西北部缓坡带则发育正常曲流河三角洲。借用C、O同位素数据估算核二段沉积时期平均古水温为28.17 ℃,最高46.8 ℃;环境指标Z值平均为126.84,表明核二段整套地层都为盐湖咸水沉积条件。从纵向上δ13C、δ18O及Z、t演化看,核二段地层演化表现为两个旋回:从三砂组底到二砂组底部为第一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从二砂组底部到核二段顶为第二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芯和钻测井资料,以地质相、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在研究层段识别出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滑塌浊积扇等亚相和微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青山口组地层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工作,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并按识别出的5个中期旋回,详细分析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强调这5个中期旋回中上升半旋回低水位期浊积扇和下降半旋回高水位期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是研究区青山口组有利的储集岩相带,其中浊积扇沉积是该区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体。根据生油岩及储油岩叠置组合关系,指出海坨子地区东南部浊积扇发育区是青山口组有利油气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老第三系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老第三系属地堑型湖盆沉积,主要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两条边界断层,尤其是西侧长垣断层的活动性控制着该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断层活动强烈时,湖盆水域扩大,湖水加深,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深湖-半深湖沉积;断层活动减弱时,水体变浅或干涸,湖盆被充填,主要发育冲积扇或河流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曾熠 《云南地质》2011,30(1):118-121
千佛岩组发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曲流河发育洪泛平原和河道两个亚相;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及前三角洲三个亚相;湖泊相则发育浅湖和滨湖亚相;冲积扇分出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龙门山系周期性推覆构造活动是川西前陆盆地沉积作用及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伊克昭盟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并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及基准面旋回分析等手段,对本区地层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首次将地层划分到岩性段。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置于构造及其控制的海侵[CD*1/2]海退旋回背景下,运用比较沉积学理论,总结出本区晚古生代发育有潮坪、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6种沉积体系及一系列亚微相;提出9种构成储集砂体的重要成因类型,并阐述了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识别标志。对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本区处于伊克昭盟隆起南坡,在北高南低及西陡东缓的古地形控制下,北或北北东向水系继承性发育,西部以形成扇三角洲(太原组)和冲积扇(山西组-上石盒子组)沉积为主,而东部则以形成浅水三角洲(太原组)、辫状河(下石盒子组)、曲流河(山西组、上石盒子组)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东营三角洲高频旋回划分与浊积砂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三角洲内部基准面旋回的各种界面识别,进行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三角洲各期基准面旋回和浊积砂体的分布规律,从而对东营三角洲的岩性油气藏进一步勘探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