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区域资源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出发,认为解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不在于大规模压缩,调整大耗水的重化工业的发展,而在于建设滨海节淡水产业带,即将重化工业项目布局于滨海以尽可能利用海水节约淡水。本文还论述了工业大规模利用海水的可行性以及主要工业部门可利用海水趋势。  相似文献   

2.
夏季西北冰洋表层淡水分布的总碱度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众勇  孙恒  陈立奇  张凡 《极地研究》2012,24(2):120-128
利用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西北冰洋所进行的海水总碱度的测量,通过海水、海冰融化水以及河源淡水三个端元总碱度特征的显著差异计算西北冰洋夏季表层海水中淡水所占的比例。研究表明,西北冰洋海冰融化水所占比例最大区域在加拿大海盆区75°N附近,这是冰缘带位置,往北向高纬度的冰密集中逐渐增加。而河源淡水的组份则与北冰洋的环流密切相关,并且在西北冰洋水体中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氯氧镁水泥(MOC)试件分别在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4种水环境中强度变化规律,本文以掺加一定量复合改性剂的MOC为基体,将其养护至28天后,分别置于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中浸泡一定期龄,分析其在4种特定水环境中的强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MOC试件在4种特定水环境中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不同。相较于空气中养护,MOC在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浸泡下,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其抗压强度降低程度为老卤<原卤<海水<淡水。经4种特定水环境浸泡后,MOC抗压强度保留相在老卤中最高,其强度保留相高达95.60%,证明MOC试件在老卤中具有较好的抗盐卤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氯氧镁水泥(MOC)试件分别在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4种水环境中的强度变化规律,以掺加一定量复合改性剂MOC为基体,将其养护28d后,分别置于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中浸泡一定期龄,分析其在4种特定水环境中的强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MOC试件在4种特定水环境中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不同。相较于在空气中养护,MOC在老卤、原卤、海水和淡水浸泡下,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在4种水环境中降低程度依次为:淡水海水原卤老卤。经4种特定水环境浸泡3个月后,MOC抗压强度保留相在老卤中最高,其抗压强度保留相高达95.60%,证明MOC试件在老卤中具有较好的抗盐卤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澄水 《地理教学》1994,(6):24-24
科威特境内绝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淡水资源严重匿乏。为了解决日常饮水问题,过去人们常常要用羊皮袋囊将淡水从很远的地方运回科威特。现在科威特已采用海水淡化的办法来解决淡水问题。为了贮存淡水,科威特建造了几十座水塔,其中最引人注目便是矗立在首都科威特市海滨的一组大水塔。水塔的上部建有餐厅、  相似文献   

6.
海水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海水淡化及海水直接用作工业冷却水、城市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其它用水的概况,分析了影响我国海水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是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北极海冰近年来快速减少,北冰洋淡水含量也出现了急剧变化。加拿大海盆作为北冰洋淡水的主要存储区域,研究其淡水含量变化对于认识北冰洋淡水收支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03年、2008年中国北极考察以及2004年至2007年的加拿大考察数据进行计算,发现除2006年以外,夏季加拿大海盆淡水含量在此期间每年增加1m以上厚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冬季白令海水以上的上层海水中,而在此之下,淡水含量维持在3m左右,没有显著年际差异。在2006年,加拿大海盆西部上层淡水含量略微减少,但东部和北部海域淡水含量仍略有增加。与2003年相比,2008年加拿大海盆中心海区淡水含量增加量最高可达7m。分析表明,近年来的海冰减退对加拿大海盆上层淡水含量的增加起着重要作用,北极涛动(AO)正负相位变化也是控制其淡水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降水、径流以及白令海峡入流水的变化对加拿大海盆淡水含量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虽然,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盖,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冰盖、冰川、冰雪。因此,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发展水产业中水域和水产资源等条件,淡水和海水产品集中生产地带和对水产品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海珊瑚礁人工岛淡水透镜体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梅  曹国亮  宋献方 《地理学报》2020,75(5):1053-1064
中国目前在珊瑚礁上建设人工岛的目标是建成生态宜居岛屿,人工岛地下海水在降雨入渗驱替作用下逐渐淡化,形成的淡水透镜体是支撑岛屿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本文针对南海珊瑚礁普遍存在的上土下岩的二元地质结构,考虑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南海人工岛填筑所用珊瑚砂渗透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建立了珊瑚礁人工岛淡水驱替海水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动态模拟模型,对南海某珊瑚礁人工岛开展了系列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岛礁二元地质结构不同的渗透性对人工岛淡水开始形成时间无明显影响,填岛完成2年左右的时间可观测到淡水,估计(或理论计算)在10~20年内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淡水透镜体;在人工岛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全新世珊瑚砂沉积物渗透性是控制人工岛礁淡水透镜体的主要因素,能够形成的淡水透镜体体积随渗透系数增大而呈对数减小,并且淡水透镜体体积随全新世沉积物渗透性增大而减小的速率较淡水透镜体厚度更加显著;淡水透镜体越过不整合面进入更新世礁灰岩后,由于含水层渗透系数突然增大,淡水透镜体向水平方向扩展,在礁灰岩顶界形成“髭”状淡水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海水入侵及伴随的盐度变化对感潮区淡水沼泽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采集闽江河口感潮区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淡水沼泽土壤,运用室内泥浆厌氧培养法,通过添加人造海水,对10种盐度处理(0‰、0.5‰、2.5‰、5‰、7.5‰、10‰、15‰、20‰、25‰和30‰)下的沼泽土壤CH4产生潜力进行了连续3周的测定与分析。随着盐度的增加,感潮区短叶茳芏淡水沼泽土壤CH4产生潜力降低。与对照处理(盐度0‰)相比,0.5‰和2.5‰盐度处理下的3周CH4产生累积量无显著差异,但其他7个处理3周CH4产生累积量都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盐度大于5‰的海水添加,对土壤CH4产生潜力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盐度低于5‰的海水添加则无显著影响。在土壤p H为3.8~6.12的情景下,土壤CH4产生潜力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电导率、硫酸盐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显著线性负相关(p0.001)。土壤盐度是影响感潮区短叶茳芏淡水沼泽土壤CH4产生潜力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2.
郑敏  李浩  潘建明 《盐湖研究》2024,32(2):101-116
从盐湖、海水等水体中和工农业废水中开采或回收硼对于填补工农业硼及其化合物的缺口和解决硼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是水体中提取、去除硼最有潜力的技术。而高性能硼吸附材料的发展是其中关键。文章对螯合基团功能化的硼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各类硼吸附剂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和展望。希望为盐湖提硼、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除硼等应用研究中硼吸附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河、湖、海水腐殖酸和河流、湖泊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样腐殖酸与水体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吸收曲线显著不同,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以E240/E420为代表的紫外/可见吸收比上,也反映在以所有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吸收值为原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中。三种水样腐殖酸中,河水与湖水腐殖酸的单位浓度紫外吸收值(以220nm为代表)十分接近,而海水腐殖酸的该值明显偏低。分别计算淡水和海水腐殖酸数据,则紫外吸收值与腐殖酸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2015,35(1):120-129
淡水透镜体是珊瑚礁岛屿上重要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维护珊瑚礁岛屿的生态系统非常关键。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它的理论和特征,综述了其发育和演化与岛屿的水文地质、气候、潮汐、地形和植被等的关系。另外,自然压力,诸如干旱、海水入侵、海平面升高和岛的机械侵蚀等,以及人为压力,如过多抽取淡水、污染、地形改变和海岸工程等,都对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稳定造成了威胁,对这类干扰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文章还介绍了常用的淡水透镜体研究模型,包括物理模型、解析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其在淡水透镜体中的研究应用作了概述。对中国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现状也作了介绍,研究涉及西沙群岛永兴岛珊瑚礁淡水透镜体的厚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倒锥现象和生物修复等方面。最后,文章对南海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作出展望,提出开展对南海其他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工作,以及如何使抽取的地下水除污并可供饮用。  相似文献   

15.
用蒸发实验研究了浓度为10-6级的硼在水和稀HCl溶液蒸发时的挥发度、同位素分馏和甘露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有等摩尔的甘露醇和Cs都存在的条件下,硼才能在蒸发时和蒸干后保持定量回收;硼在不加入甘露醇或Cs的稀HCl溶液中蒸发时也能定量回收,但是不能蒸干;若要蒸干.必须加入等摩尔的甘露醇,才能保持硼的定量回收。蒸发液和残留液的同位素测定表明,11B仇先从近中性和酸性溶液的蒸发中贫化。此结果对于硼需要预富集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海域环境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光  张岩  王宁 《地理科学》2007,27(6):768-773
海洋农牧化就是要在海域中,对贝、藻、鱼、虾类生物资源进行人工养殖、增殖以提高资源量。从捕天然生物资源转变成为以捕增养殖资源为主的生产方式。通过对长山群岛海域发展海洋农牧化的海域环境以及海水的理化因子等进行评价,并对该海域海水增养殖的发展状况、养殖品种及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主成份-聚类分析方法,将长山群岛海域环境划分为三个海洋农牧化区域,为因海制宜、合理布局海水增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高镁锂比盐湖提锂生产尾液中回收锂,可实现锂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台吉乃尔盐湖提锂尾液为原料,系统性研究了铝系层状锂吸附剂JW-LAHS对提锂尾液中锂的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吸附剂的静态吸附容量为7.3 mg/g,镁锂分离因子为27.98;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床层高度24.8 cm,进料流速3.5 mL/min,此时穿透时间为22.0 min,Li+ 吸附率大于95%,饱和时间为210 min,饱和吸附容量达到5.5 mg/g,表明锂吸附剂适合从高镁锂比提锂尾液中回收锂。BDST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床层穿透时间,误差小于8.61%。使用去离子水进行解吸,增大解吸流速能够加速Li+脱出,但对Mg2+ 的解吸无明显影响。解吸流速为4.6 mL/min,解吸360 min时,Li+ 解吸率为83.25%,总解吸液的镁锂比值为0.7,仅为提锂尾液(80)的0.88%。循环20次后吸附容量仍能保持原来的82%以上,表明锂吸附剂循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要依赖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全球总的水储量中,我们人类可用的淡水只占很小的部分(0.5%)在如此低的比例之下,淡水资源意义重大,它要满足加速增长的全球人口、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等的需求。它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9.
李权  董亚萍 《盐湖研究》1998,6(4):54-58
针对合甲醇的稀氨水,用中空纤维气态膜法回收氨制取硝酸铵,甲醇对回收氨及制取硝酸铵的过程无不良影响。聚丙烯中空纤维在料液中长期浸泡强度无明显降低,物理性能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锂作为当今一种重要的能源金属,已经与国民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密不可分。从液态锂资源(盐湖卤水、海水及锂矿酸性浸取液)中提锂是今后的发展大势。锂印迹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液相锂萃取分离技术,有望从复杂液态锂环境中选择性提锂,在简化工序的同时降低提锂成本。分析了目前用于提锂的捕获单元(冠醚、杯芳烃及离子筛)以及当前锂印迹聚合物的相关研究,可为研发新型锂印迹材料、搭建实用型锂萃取分离体系提供借鉴,推动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在液态锂资源萃取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