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对酸处理后注蜡和注胶的翡翠(B货),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是一个有用的非破坏的识别手段,因此,DRIFT光谱法可用来鉴别天然的未经处理的翡翠与打蜡翡翠(A货)。DRIFT光谱中表现出的强吸收峰可用于检测胶和蜡的存在。利用DRIFT光谱法对10个翡翠样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一些翡翠样品已经过了酸处理、注蜡或注胶处理。该研究结果已被基础宝石学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分光光度法(XPS)检测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鉴别注胶翡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传统的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透明注蜡与注胶翡翠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检测鉴定了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对其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对微透明样品作了中红外透射光谱的比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JKF-1型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能获得较好的透明或不透明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三者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特征可有效地鉴别翡翠、注蜡翡翠与注胶翡翠。  相似文献   

3.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了对蓝色翡翠呈色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可见光区480nm以后逐渐增强的吸收带是其产生蓝色的原因;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表明蓝色的成因与钒离子有关。根据3d过渡金属离子的晶体场理论和翡翠晶体场理论的研究,可以推测:由于翡翠结构中M1位的Al3+被过渡金属离子钒(V4+)替代,目l起八面体结构畸变而导致蓝色的产生,因此,蓝色是过渡金属离子钒(v4+)产生的原生色。  相似文献   

4.
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翡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淑琪  郭立鹤 《岩矿测试》1997,16(4):250-254
基于透射光谱的差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翡翠的矿物组成;分析硬玉、霓石、霓辉石和透辉石等主要矿物,以天然翡翠的特征红外光谱为依据,鉴别市售翡翠的真伪和类别(A、B货);利用红外显微镜作微区透射光谱,鉴别通常难以鉴别的有裂缝及裂缝填充物的翡翠(B货),提出了准确的无损鉴别翡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翡翠透射红外光谱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文宁 《云南地质》2008,27(4):422-429
对百余件翡翠红外光谱及历年测试原始记录研究发现:同类玉件(指A、B货)红外光谱特征不尽相同,可以归纳为典型谱和变异谱两类。将谱图分为四个区段,发现产生变异谱的因素。天然翡翠典型谱,可反映玉件质地。导致出现变异谱的主要因素是透过率低或水峰过宽。发现玉件中可能存在一种新的有机充填物,其性质介于胶与蜡之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翡翠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上可作为仿翡翠的玉石种类也越来越多。利用宝石显微镜、折射仪、静水称重法、红外光谱仪对一批外观与黑色翡翠相似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外观颜色呈黑色,略带淡绿色,玻璃光泽,放大观察为柱粒状结构,折射率为1.71(点测),相对密度在3.34~3.42之间变化,红外光谱显示为黝帘石谱峰,初步鉴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黝帘石。进一步通过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分析得出,这批具有黑色外观的样品为单一的黝帘石矿物集合体。通过对其颜色、光泽、结构、折射率、密度、红外光谱以及偏光显微镜、XRD测试的对比,可将这种黑色样品与黑色翡翠区分开,并能确认其为黝帘石玉。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一串具蓝色晕彩的长石手链样品进行常规检测时,在长波紫外灯下多数珠子发中等强度的蓝白色荧光,且荧光在珠子中呈线状分布。为了对该长石样品进行准确定名,并探究其紫外荧光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检测、电子探针和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该样品的折射率约为1.53,在显微镜下具有层状结构和针片状包裹体,结合其电子探针的分析结果,确定该样品为晕长石,即具有蓝色晕彩的钠长石;基于样品表面具有典型的"蚯蚓行踪"纹路、沿裂隙发出的紫外荧光及红外光谱下3 053,3 038cm^-1处的吸收峰,确定其为注胶处理的晕长石。  相似文献   

8.
珠宝市场上见到的大尺寸珊瑚有增多趋势,这类珊瑚多为珊瑚小料和胶结物拼合而成,前人研究未对其鉴定特征进行系统总结.笔者结合长期宝石检测工作认识,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类拼合珊瑚的鉴定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其中,一类拼合珊瑚由珊瑚小料和胶结物组成,另一类拼合珊瑚由珊瑚小料、人工胎体材料和胶结物组成.放大检查和紫外荧光观察发现,拼合部位的胶结物、胎体材料与主体红珊瑚在外观及发光性特征上存在差异明显;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进一步确定胶结物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环氧树脂,部分拼合珊瑚依附的胎体材料主要为醇酸树脂(掺有碳酸盐粉末)和氰基丙烯酸乙酯.结果表明,放大检查、紫外荧光观察和红外光谱测试的综合运用,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鉴别拼合珊瑚.  相似文献   

9.
翡翠中的充填物及其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文宁  张金富 《云南地质》1998,17(3):251-260
经系统研究后发现,翡翠玉件松弛部位的充填物有原生、正常和异常充填三种类型。充填物的准确临别一方面可获得判断玉件类型的重要信息:不稳定原生充填物能反映玉件未经酸洗;优化反应物或加压蜡充填,说明经优化处理;胶充填则能确定是处理翡翠。另一方面可为红外分析挑选靶区:对有疑问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红外光谱的利用效果。我们采用的检测方法对可见充填体而言,经红外光谱验证,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0.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 致色,紫色翡翠可能是Mn2 致色。  相似文献   

11.
不同颜色翡翠的微量元素及红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意红  王成云 《岩矿测试》2003,22(3):183-187
不同颜色翡翠的能谱分析结果及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表明;白色翡翠含有Fe,但Fe^3 不能使翡翠产生颜色;Mn可能是紫色翡翠的致色元素;蓝色翡翠较紫色翡翠含有S及较多的Ca、Fe、Mg和较少的Mn,Fe、Mg可使紫色翡翠带蓝色色调;灰绿色翡翠较绿色翡翠有较多的Ca、Fe、Mg和极少的Cr。同时,分析对比了不同颜色A货翡翠和优化处理翡翠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前翡翠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含共生矿物的翡翠品种,给翡翠定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原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实测样品的相对密度,X嘣线粉末衍射(XRD)物相量化分析,以及利用红外光谱观察共生矿物出现的机率。根据所含的共生矿物种类,翡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含钠长石的样品,另一类为含霞石和角闪石的样品。在反射光下,钠长石为透明玻璃状,而霞石呈磨砂玻璃状。基于上述鉴别特征,即可区分出钠长石和霞石。两类样品的相对密度都随共生矿物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理论密度值与实际测试密度值略有不同。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以及岩石学命名规则,笔者探讨并提出了一套关于含共生矿物翡翠的命名规则。  相似文献   

13.
王茜  叶晓琴  俞雷 《安徽地质》2006,16(2):147-149
翡翠分天然翡翠和人工优化处理翡翠,其红外光谱吸收谱带有所区别。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取天然翡翠和高分子聚合物充填处理的翡翠及蜡质物充填处理的翡翠特征红外光谱,可以鉴别。直接透射法:波数4000~2000cm~(-1),漫反射法:波数4000~400cm~(-1),分段测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器市场的繁荣发展,使得玉器优劣并存,导致大量墨绿色“石材”充斥市场,充当翡翠销售.在广东玉器加工批发集散市场上收集了多种墨绿色仿翡翠原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4件原料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宝石显微镜观察、折射率、密度以及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偏光显微镜薄片鉴定等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该4件样品的密度、折射率与翡翠一致,红外反射光谱与绿辉石非常相似,但其结构特征、矿物组成明显区别于翡翠.综合国标判定,该4件样品均为仿翡翠品.笔者提醒,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不易区分此类制品,而加强基础性研究、提高镜下鉴定能力是防范检测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蒋琪  卞善涛 《云南地质》2006,25(1):80-85
新版珠宝玉石国家标准(GB/T-2003)有关翡翠检测部分指出,并非经酸漂白的都定为处理翡翠,需区分是加工工艺的步骤,还是经强酸漂洗。对覆膜处理的解释需更明确。文中介绍昆明市场上可见的仿翡翠、翡翠(处理)和“合成”翡翠。  相似文献   

16.
红-黄色翡翠是否经过热处理,其价值相差悬殊。随着市场对红-黄色翡翠的需求增加,鉴别其是否经过热处理是目前宝玉石鉴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加热实验,利用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加热前、后的红-黄色翡翠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前、后的红-黄色翡翠样品的红外光谱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硬玉结构中OH的四组吸收峰强弱的变化:(1)吸收峰的强变化是在3 000~4 000 cm-1之间的峰型从加热前呈U型到加热后呈V型;(2)吸收峰的弱变化则是谱线略有改变,出现3 622~3 628 cm-1或3 670 cm-1附近的吸收峰,这些特征可作为红-黄色翡翠是否经过加热处理的辅助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湖北天然绿松石、浸胶绿松石和注有色胶绿松石为研究对象,结合优化处理工艺过程及所用的胶水混合液,通过宝石学常规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宝石学现代仪器的测试分析,研究有效鉴别湖北天然绿松石和浸胶绿松石、注有色胶绿松石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注有色胶绿松石的颜色较呆板,浸胶和注有色胶绿松石相对密度较低且在长波紫外荧光灯下显示强至弱的蓝色荧光;扫描电镜下可见浸胶和注有色胶绿松石微晶之间的空隙被不同程度的胶质物充填,但该方法为有损法,不推荐使用;红外光谱中2 930、2 860、1 730、1 460 cm-1附近由有机物基团振动所致的红外吸收谱带可有效区分三者,是最为快速、无损、准确的方法;拉曼光谱中2 942、2 873、1 452、1 620、830 cm-1附近的吸收峰可作为鉴别湖北天然绿松石和浸胶或注有色胶绿松石的重要依据;紫外可见光谱中较弱的429 nm吸收峰和宽缓的677 nm吸收带可作为区分天然绿松石和注有色胶绿松石的鉴别依据,但无法区分天然绿松石和浸胶绿松石。  相似文献   

18.
翡翠B货的简易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罗刚 《云南地质》1998,17(3):315-316
采用肉眼观察法、放大观察法、热针法、敲声法和比重法可以快速鉴定翡翠B货。据笔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多观察,勤实践,就可以提高识别翡翠B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翡翠在紫外光下的发光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Xu华 《云南地质》1998,17(3):317-319
翡翠在紫外光下的荧光现象,主要与翡翠矿物中Cr及Fe的含量有关,荧光强度的倒数与矿物中Cr+Fe/Al+Cr+Fe的比值成正变关系。在荧光观察中要注意矿物裂隙及微量矿物杂质“绵”影响,外来物质蜡、油、胶粘剂可导致翡翠异常荧光,并据此作为翡翠经受“处理”的判定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八三玉是中缅边境地区常用的俗称,属商贸名称。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定名为钠长石玉,八三玉是由主要矿物成分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干的硬玉岩,属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由于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和微裂隙发育等特点,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加固结构、增强牢固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色泽和外观,从而提高了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八三玉的光泽、颜色、折射率、密度、紫外荧光、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分析等资料,可以与天然翡翠进行鉴别。八三玉作为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其商贸名称仍可沿用,但在鉴定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定名为翡翠(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