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高氯酸三庚基十六烷基铵为活性材料的 PVC 膜高氯酸根离子选择电极 Nernst 响应范围2×10~(-6)~10~(-1)M,选择性良好,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的电极,K_(clo_4~-,cl~-)=7.8×10~(-5),K_(clo_4~-,Br~-)=2.6×10~(-4),K_(clo_4~-,1~-)=1.9×10~(-2),K_(clo_4~-,NO_3~-)=9.8×10~(-4),K_(clo_4~-,clo_3~-)=1.6×10~(-3),K_(clo_4~-,BF_4)=8.3×10~(-2)。使用寿命~6个月。以此电极指示,用 CETAC 电位滴定≥5×10~(-4)MClO_4~-,Gran 作图法处理结果,回收率99.5—102%,变动系数0.3%。以 AgCl 和硫酸亚铁铵消除 I~-、IO_4~-和 MnO_4~-的干扰,常见的阴阳离子无显著影响。可用于高氯酸盐测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直接测定碘灵敏度低、检出限高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微量碘测定的ICP-AES进样装置。采用该装置可大幅降低ICP-AES对碘的检出限,同时降低了卤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碘测定的干扰。采用该装置3 min可完成一次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1.65~10 000μg·L~(-1)。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卤水(包括南翼山油田水和达州深部地下卤水)中微量碘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104%,测定的RSD小于2%。  相似文献   

3.
《极地研究》2021,33(1)
环境中普遍存在着自然条件下产生的高氯酸盐(ClO_4~–),其同位素组成的显著特征(如17O异常和/或36Cl正值)表明这些ClO_4~–很可能来自于大气平流层且臭氧(O3)参与了其形成过程。极地冰盖是保存大气来源ClO_4~–的天然档案,能够提供大气来源ClO_4~–的含量、空间分布、长时间尺度内的变化序列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来源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明确人类活动对大气来源ClO_4~–的影响,大气中产生ClO_4~–的机理,以及大气中ClO_4~–的产量与大气化学、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了极地雪冰中ClO_4~–的来源、含量水平、时间变化序列及大气中产生ClO_4~–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之后,提出今后应利用极地雪冰样品研究不同区域ClO_4~–的大气圈层(平流层、对流层)主要来源,并开展雪冰中ClO_4~–的沉积后过程研究,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ClO_4~–的大气化学过程,并获取大气中ClO_4~–的产量及其变化的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4.
前言我国盐湖分布极广,组成复杂,存在于盐湖沉积盐和湖水中之碘的含量一般极微,目前的数种测定方法中,一般可检出50微克/升,故需探索一个灵敏度较高的方法。我们进行了有关微量碘的分析测定方法的试验,在 T.P.Hadjiioannou 等人对天然水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其方法做了些修改,研究了影响催化反应的条件,补充了盐湖中常见的干扰离子试验,以及 IO_3~-、IO_4~-、在氯化钠存在下,都能对 Ce~(+4)—As~(+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与碘类似的催化作用的试验。试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比分析了直接稀释法和基体匹配法测定含盐水样中微量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铀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都满足样品测定要求,二者均可用于盐湖水中微量铀的测定。但基体匹配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更适合于盐湖水中微量铀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邻-菲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盐中微量Fe2+、Fe3+。实验结果表明,铁的质量浓度在0~5μg/mL范围内测得吸光度值与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1.1×104L.moL-1.cm-1。Fe2+、Fe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47%、100.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2%、2.68%(RSD,N=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选择性好,用于岩盐中微量Fe2+、Fe3+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Rb2SO4-CH3OH-H2O三元体系30℃及50℃平衡溶解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 ,测定Rb2 SO4 CH3OH H2 O三元体系 3 0℃和 5 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用TPD软件 (三角相图绘图软件 )绘制了相图。在这两个温度下液相为甲醇—水溶液 ,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 SO4 。同时给出溶解度关系式 ,讨论了甲醇对Rb2 SO4 的盐析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盐(卤)水和海水中溴离子的分析,通常采用容量法、极谱法、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其方法原理一般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将溴离子氧化为 Br_2或 BrO_3~-、BrO~-,然后进行还原测定。但因操作手续复杂,实验条件要求苛刻以及费时冗长等原因,不能满意地运用于盐湖卤水中微量溴离子的准确测定。在过去的工作里曾采用过优于容量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氯代烷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短命氯源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具有重要贡献,在全球C和Cl元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意义。分别于生长季(2004年7月)和非生长季(2005年1月)在苏北海岸带盐沼沿环境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和CCl4)和氯代乙烷(CH3CHCl2和CH3CCl3)6种单体成分通量。结果表明: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氯代烷烃单体成分通量关系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海岸带盐沼高氯烷烃不同单体成分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低氯烷烃CH3Cl与各种高氯烷烃单体成分间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海岸带盐沼低氯烷烃和高氯烷烃的源汇过程可能是不同的,而高氯烷烃间可能存在比较一致的源汇过程;二是高等植物对氯代烷烃不同单体成分贡献的差异性表现为对低氯烷烃CH3Cl表现为源效应,而对高氯烷烃则表现为汇效应;三是盐沼土壤对氯代烷烃不同单体成分的贡献均表现为汇效应,但是研究区低氯烷烃和高氯烷烃来源和生物降解模式不同。低氯烷烃CH3Cl可能源于盐沼植物及其枯落物排放和海洋排放的输入,而高氯烷烃含量既可能来自非生长季盐沼植物和凋落物腐解释放,也可能来自其他区域人类活动排放和海洋排放的外源输入。因此,海岸带盐沼对外源输入的高氯烷烃具有吸纳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盘龙江支流冷水河的Ca~(2+)、HCO_3~-、F~-、Cl~-、NO_2~-、NO_3~-、SO_4~(2-)、pH、EC、有机碳、无机碳、温度等理化参数,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Piper三线图等方法,探讨冷水河水化学枯汛期变化特征。河水阴离子以HCO_3~-、SO_4~(2-)等为主,Ca~(2+)、HCO_3~-与EC、无机碳等正相关显著,与pH、T负相关显著;SO_4~(2-)与Cl~-正相关显著,与HCO_3~-负相关显著。HCO_3~-、Ca~(2+)、有机碳、SO_4~(2-)等浓度枯水期高于汛水期,NO_3~-则反之。汛水期,温度和SO_4~(2-)浓度呈微增趋势,有机碳、无机碳和F~-、Cl~-、NO_2~-、NO_3~-等浓度与水源泉十分接近;枯水期沿流程离子浓度变化相对稳定,与水源泉水相近。冷水河水化学变化与气候条件、土地利用、分散和集中补给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氯氧镁水泥的长期耐久性机理,用XRD分析了我国实际使用12~16a的氯氧镁水泥材料的物相组成,探讨了氯氧镁水泥在自然环境下的长期水化产物与转变规律。结果表明,氯氧镁水泥的长期水化产物,在室内大气环境下主要是氯氧化镁5Mg(OH)2.MgCl2.8H2O(5.1.8)和氢氧化镁Mg(OH)2,在室外露天环境下主要是Mg(OH)2、5.1.8、碳化氯氧化镁[Mg(OH)2.MgCl2.2MgCO3.6H2O(1.1.2.6)]和水菱镁矿[4MgCO3.Mg(OH)2.4H2O(4.1.4)]。在露天的使用环境中,没有经过改性、或者改性效果不佳的氯氧镁水泥材料中的主要水化产物5.1.8,同时发生了分解-碳化作用和碳化-分解作用,其初级分解产物是Mg(OH)2,初级碳化产物是1.1.2.6,终极碳化产物是4.1.4和MgCO3。氯氧镁水泥材料结构中大量形成4.1.4,是导致其耐久性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ArcGIS和地统计学为平台,研究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丹棱县某芒硝矿区土壤EC、水溶性盐总量(TWSS)及其阴阳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EC在0.06~2.38 m S/cm,其平均值为0.41 m S/cm。TWSS在0.48~5.93 g/kg,阴离子以SO_4~(2-)和HCO_3~-为主,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为硫酸盐-苏打型;EC与TWSS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它们均受到钙芒硝矿主要成分SO_4~(2-)、Ca~(2+)和Na~+的影响。2.土壤EC、TWSS和HCO_3~-、SO_4~(2-)、NO_3~-、Ca~(2+)、K~+、Na~+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Cl~-和Mg~(2+)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说明EC、TWSS、HCO_3~-、SO_4~(2-)、NO_3~-、Ca~(2+)、K~+和Na~+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大,Cl~-和Mg~(2+)的空间分布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土壤TWSS的空间分布呈从矿区向周围递减的特征,HCO_3~-、SO_4~(2-)、Mg~(2+)和Ca~(2+)含量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矿区附近,EC和Na~+含量的高值区不仅出现在矿区附近还出现在北部区域;Cl~-和NO_3~-的含量呈从南到北递增的趋势。根据盐渍化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盐渍化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44.23%,而面积占总面积的53.25%,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与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主要总结了测定氯同位素比值的四种质谱法 :由电子轰击产生的基于HCl+离子的气体质谱法、基于CH3 Cl+离子的气体质谱法、基于Cl-离子负热电离质谱法 (NTIMS)和基于Cs2 Cl+离子正热电离质谱法(PTIMS)。并分析了使用这四种方法测定氯同位素时处理含氯样品和使用仪器测定样品氯同位素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对测定结果的精度进行了比较 ,最后对测定氯同位素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极地研究》2021,33(3)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考察期间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沿线采集了4个雪坑,利用火山标志层确定了Dome A地区雪坑年层序列(1962—2018年)。雪坑离子浓度时空的分析表明,沿海地区Cl~–和Na~+浓度受海洋来源影响相对较高,Cl~–/Na~+比值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加,表明Cl~–除海盐源外存在其他来源或受到挥发性HCl沉积的影响。内陆地区雪坑SO_4~(2–)平均浓度较高,可能与该地区雪低积累率和中低纬度SO_4~(2–)远距离输入有关。海拔2000m以上雪坑中非海盐硫酸根(nssSO_4~(2–))占总SO_4~(2–)的比重大于90%,表明nssSO_4~(2–)的远距离输入是南极高海拔地区SO_4~(2–)离子的主要来源。积累率、下降风和沉积后作用等造成NO_3~-浓度变化复杂,显示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离海岸距离800 km处雪坑的NO_3~-浓度较高,推测是受该地区地貌、太阳辐射冰壳和沉积后作用等因素所致。沿海地区和800km处雪坑海盐离子、NO_3~-和nssSO_4~(2–)浓度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季节性特征,而离海岸距离520 km和内陆地区雪坑无明显季节变化趋势,认为是物质源区、下降风、沉积后过程和积累率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海冰形成的高盐度"霜花"和风吹雪,可能是沿海地区雪坑海盐离子浓度随时间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用三种三甘双酰胺类型的开链王冠化合物为活性材料制成了 PVC 膜钠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这些中性载体的结构与电极性能的关系和增塑剂的影响。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癸二酸二丁酯或它们混合(3:1)增塑的三甘酰双二苄胺钠电极的性能较好。前者:线性响应范围~1—5×10~(-5)M(NaCl);KNa~+,K~+=0.16;该电极可用于 Na~+,Mg~(2+)含量较高的水样中钠的测定。膜组分中加入适量的硫氰化钠,或者用混合增塑剂,可在的电极性能类似的基础上显著降低膜内阻,以利于制备小型钠电极。已用该小型电极或由它制成的复合钾钠电极测定了血清钠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杜仲谋 《盐湖研究》2018,26(1):25-31, 38
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一条重要的河流。通过系统取样和水化学研究,探讨了格尔木河中上游水化学变化特征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雪水河汇入是导致格尔木河水中Na~+、SO_4~(2-)、Cl~-、B_2O_3、Li~+、K~+等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则导致Ca~(2+)、HCO_3~-、NO_3~(2-)、Sr~(2+)等组分在局部河段出现异常高值。格尔木河水化学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稳定氯同位素及其应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定氯同位素的分馏作用有限,同位素比值变化小,测定精度要求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一直未能发现自然界稳定氯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随着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氯同位素的分馏效应逐渐得到证实,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已将氯同位素应用于海水、地表河流水、地下水、盐湖、古代蒸发岩(盐)和热液矿床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对水体演化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工作充分表明氯同位素在水体演化和成矿理论研究以及矿产勘查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尤其在我国开展蒸发岩(盐)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氯同位素的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目前尚处于发展时期,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测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对不同地球化学体系氯同位素的系统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气体样品的甲烷(CH4)浓度在取样后往往不能立即测定,需用密封性容器进行保存。本研究调查了保存时间(0、12、24、48、360、720 h)和容器类型(铝箔气袋和注射器)对不同浓度(高:101.9μmol·mol-1、中:8.34μmol·mol-1、低:1.13μmol·mol-1和大气:2.12μmol·mol-1)CH4气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容器中的低浓度样品在保存48 h内CH4值无明显变化,而中、高浓度样品在保存24 h后显著低于立即测定值(0 h,P<0.05)。保存15天(360 h)后,中、高浓度样品的CH4值比立即测定值减少17%~28%(气袋)和37%~38%(注射器),而低浓度样品比立即测定值增加28%(气袋)和38%(注射器),表明两种容器都不适合用来长期保存CH4样品。不同浓度样品的CH4值均随保存时间呈线性变化,其变化速率可用样品-大气间的CH4浓度差线性方程拟合,拟合度达99%以上。这些高拟合度线性方程可用于推算样品的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美国Finnigon公司出品的微量碳酸盐同位素样品处理仪与MST—251型质谱仪联用,首次建立了微量碳酸盐样品中δ(13)C和δ(18)O的分析试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青海古气候环境的恢复作了尝试性的研究。该方法具有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与沉积物P释放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级测定的方法对梁子湖沉积物中无机磷酸盐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并以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物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P的释放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水体P的含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沉积物无机磷(P i)中以钙磷(Ca—P)为主(55%~61%),铁磷(Fe—P)次之(28%~33%),铝磷(A l—P)最少(3%~5%)。在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P的形态,P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扰动的影响,使得P的释放在第1天比第2天和第3天高,其后P的释放量则迅速增加。温度对P释放影响明显,其具体表现为,30℃时P释放达到峰值的时间比4℃时提前4 d,而且前者峰值比后者高出9倍。pH值对沉积物P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与正常状态下的湖水条件(pH值为8.5)相比,偏酸(pH值为5.5)和偏碱(pH值为11.5)条件下,P的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