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闻资讯     
正农发行力推海绵城市建设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最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其中,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照补助基数奖励10%。《通知》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申报条件与方式作了规定:一是海绵  相似文献   

3.
新闻资讯     
<正>关键词城市双修建设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的主要任务目标,并从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等方面部署了各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一批有实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此,特邀业内专家学者对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等。对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司局负责人及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问:为什么要制定出台《指导意见》?答: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  相似文献   

6.
正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关键词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则、编制组织、编制内容等进行了规定。《规定》明确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城市区位、自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近日,住建部正式发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指导各地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提出,到2020年,不低于50%的城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初步建立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规划建设管理、档案管理等的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分别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6个方面来衡量。根据《办法》,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分为水生态、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当前,随着城市规划进入精细化调控的阶段,城市设计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尺度渗透到城市规划过程中,且成为城市规划管控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引导方向。以存量用地更新为主的建成区,要落实城市设计的理念、方案、管控要求,就显得捉襟见肘、障碍重重。因此,如何落实城市设计、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切实做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从2015年起,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时,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指导意见》明确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国学者对于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的研究日益加深。然而海绵城市的建设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首要问题就是对于城区大范围积水分析、水安全分析等技术相对薄弱,使得大范围海绵城市的建设流于形式。以宜良县建成区为例,查阅相关文献并对积水点实际调研。借助ArcGIS工具的强大功能对城区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宜良县建成区水安全敏感区分布图,从而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根据各区域水安全敏感情况制定不同策略,对今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天雷 《吉林地质》2019,38(2):88-90
海绵城市是构建"尊重自然、顺序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型理念。目的是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资源化管理,减轻城市内涝,达到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在城市海绵建设中的必要性,及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如何开展和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见后)。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薄弱环节建设为抓手,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并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大科学编制规划、抓好项目落实、确保政府投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东北三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数据( MSS、ETM、CBERS) 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 多年来东北三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 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76-2000 年、2000-2007 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 5. 10%增加至6. 32%,扩展强度比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 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 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童春华报道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出了具体意见.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城市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建设几乎同时进行。也正因为如此,两者的衔接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建筑设计水平。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问的衔接。此次《意见》的出台,恰恰呼应了这一话题,对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更好地衔接,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城镇发展模式阻碍了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的和谐发展。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可持续开发模式被全社会高度关注。但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海绵城市建设更加有序、安全、系统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以低影响开发为核心,其核心技术措施中的“渗、蓄、滞、净、用、排”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角度出发,以常州城市规划区为对象,基于GIS类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等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特征、浅层含水层特征及地质灾害情况,构建了常州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并评价了该区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结论有:浅层含水层岩性与厚度、包气带岩性及地质灾害易发性是影响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地质因素;研究区海绵城市地质环境整体较好,适宜性在中等及以上地区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89.69%。构建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可为同类型海绵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据桐乡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梧桐镇建成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到去年底扩大到33平方公里,30年间城区面积增加了近3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扩大了近10倍。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失地农民安置住宅问题。由于不同阶段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及政府政策的差异,失地农民安置住宅的形式、面积及用地要求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到2025年基本建立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 近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2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住、行、医、养"等环境更加优化,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