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在测绘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本文主要利用大疆精灵4和GNSS接收机,采用现场外业航拍、三维建模、空三解算、图形绘制等技术方法对测区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利用全站仪对特征房角点进行地形图精度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测图精度满足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节...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一些被认为是达到了大比例尺精度的精测仪放大测图中,大多数存在着系统误差。如用RC-8型象机航摄的象片,在机械投影的仪器上测图,图面高程常成片地高于实地高程。这一成图质量问题,直接降低了成图的数学精度,使精测仪达不到应有的精度水平。致使航测的1:2000地形图,降低精度要求,将1.0m等高距的高程中误差,放宽规定为±0.75m,比用其它方法的成图精度降低了50%。有些文献将这种系统性高程误差,归因为等高线系“动态量测,测标易浮”。然而在单象对大地定向的电算加密中,根本不存在动态量测,所得高程仍有同类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摄影测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态势,传统摄影测量技术面临着深度变革,提出了基于DPC与TDOM绘制地形图,目前该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山东省地质测绘院采用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了探索实验。该文基于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对试验区进行了低空无人机摄影、影像处理,利用DPC与TDOM绘制1∶500比例尺地形图。经精度检核,证明该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采取航空摄影测量方式测制复杂地形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已成为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合理布设像控点是提高空中三角测量高程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工程测量中经常会遇到高程测量,传统的高程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这2种方法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不足。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较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三角高程测量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线型32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但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比例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和高程精度的分析研究,掌握了衡量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和高程精度的方法,及如何在测图过程中尽量消除和避免产生误差,以保证在具体测图工作时,按照准确(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逼真、清晰的原则进行成图。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摄成图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但是常规的像控布点方案外业控制点工作量较大,并且空中三角测量的高程精度较难达到国家规范精度要求。本文通过对实际项目数据的分析,采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像控布点方案,使用Imagination软件进行机载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之后,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尤其是高程精度)能基本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的飞行试验,采用了5种像控布设方案,对无人机数码相机影像经纠正后直接进行立体建模测图或空三加密之后进行立体测图,然后进行实地精度检核,分析各种像控布设方案对工作效率和测图精度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的像控布设方案,对无人机航测进行1:000大比例尺高精度测图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工作效能与测量精度方面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实现了一套无人机航摄系统,在新疆某地区开展了航摄试验,对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的航摄影像平面精度及测高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像结果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测图的平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LiDAR作为一种主动式获取高精度地表几何信息的地形图测绘技术,其获取的点云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与绝对精度,可作为无控或稀少控制条件下(无人机)航空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的地理参考数据。影像几何定位所能达到的精度依赖于几何参考数据自身的精度,因此评价LiDAR点云的精度对于将其作为地理参考实现航空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精度数字线划图(DLG)作为几何参考评定机载LiDAR点云精度的方法。首先,通过比对DLG中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与LiDAR点云中对应位置处的高程,实现LiDAR点云高程精度评定;然后,通过统计LiDAR墙面点在平面上的投影点到DLG房屋矢量轮廓线的距离,实现LiDAR点云平面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证明,本文试验区域LiDAR点云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可达到7.2 cm和8.3 cm,可作为大比例尺无人机航空遥感控制数据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