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R5629的太阳活动区于8月17日转到日背面(S16W109),约于0104UT在其上空出现了一大环状耀斑,同时伴随有X2.9级的X—射线爆和射电10厘米流量达到5600流量单位的射电爆。我们取得该耀斑的几个时段的二维光谱Hα和Hβ两波段  相似文献   

2.
1989年8月12日至19日,AR5629活动区产生了一系列的射电爆发。以8月15日0300.0UT发生在日面西边缘(S20,W81)的微波爆发为最大。该微波事件有X1.0/SF的太阳X射线耀斑相伴随,并产生了射电Ⅳ型大爆发,引起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然而,这次射电大爆发并没有毫秒级尖峰辐射相伴随。本文分析这次微波事  相似文献   

3.
1989年8月16日,太阳AR5629活动区(S16W96)上空发生一X20的X—射线耀斑。我们取得该耀斑色球Hα单色光照相序列观测资料,该光学耀斑(S16W90)是,1.寿命:约13个小时.到0732—0734UT达极大;2.结构,成环状系、分主环与次  相似文献   

4.
在1988年和1989年的6次日地事件联测期内,云南天文台新建的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对规定的联测目标活动区均进行了照相监测,特别着重摄取目标活动区黑子群的细节和发生的耀斑。这些照相资料将用于黑子群演化和耀斑细节定位研究。 本文列表给出第Ⅲ次联测(1988年6月24日-7月7日)、第Ⅳ次联测(1988年12月15日-25日)、第Ⅴ次联测(1989年1月11日-19日)、第Ⅵ次联测(1989年3月8日-19日)4次联测期内AR5047、AR5060、AR5278、AR5312、AR5395等5个目标活动区内观测到的1级以上的光学耀斑。 本文选刊AR5278和AR5312两个活动区的Hα和偏带的色球照片以及AR5395大活动区的黑子群和色球的高分辨照片。AR5047和AR5060两个活动区的光球色球照片在本刊另文中登刊。本文对目标活动区及其耀斑活动的特点作简要叙述。这些资料将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前言 URSI第21届大会(国际无线电科学协会)于1984年8月28日—9月5日在意大利弗罗伦斯举行,这是URSI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例会,主要是评介无线电科学各领域1981—1984年期间的进展并展望于未来。除开、闭幕  相似文献   

6.
1980年10月14日0542—0613—0734UT.,在位于日面S10W15的黑子区(M.W No.21811、AR2725)发生了一个3B级大耀斑。北京天文台的色球望远镜取得了比较完整的Hα观测资料,观测发现在耀斑爆发过程中存在喷焰(Spray)现象及扰动沿弧形轨迹运动的现象。北京天文台的3.2厘米(9395MHz),10.6厘米(2840MHz)总强度射电望远镜取得了完整的总辐射流量密度的时变曲线,参考云南天文台的8.2厘米及日本东京天文台2厘米,Tykw的15厘米,30厘米及S.G.D上的频谱资料对这一形态复杂的微波爆发作一初步的形态分析,与Hα资料作了比较,利用文献中的硬x线资料与射电资料作了初步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9年8月16、17日用本台太阳光谱仪的狭缝监视装置拍摄的AR5629活动区边缘Hα色球局部放大像系列资料概况。 16日拍摄到2N级耀斑的初相、极大以及耀斑冲浪,冲浪以50—180km/s的速度将物质抛出日面之外。随着耀斑面积增大,其形状也随着变化,可以看到有多层次环状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区AR5629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区域。从1989年8月7日到8月17日,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对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观测,取得了这一区域的高分辨率的光球矢量场和色球速度场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1、太阳活动的节律:太阳活动遵循着一定的节律,表现为一个大周期里包含着间距不等的三个小周期,大周期平均长度为73±2.9(天),小周期的分别为平均为15、22、36、(天),综合指数平均峰(谷)值分别为3.2、(2.2)、2.8、(1.8)、3.1、(1.2)。表现出“强—弱—强—弱—强—弱弱”的节律,调制着耀斑的爆发。 2、大耀斑期的节律:大耀斑(≥X_(0.1)/2F级的耀斑和质子)的时间分布是不均匀的。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期间的大耀斑分别集中在9个时段,分布也显示出明显的节律周期。即两个相近的耀斑期后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两个耀斑期和两个间歇期组成一个耀斑节律周期,平均为93±7.8(天)。节律期内的耀斑期和间歇期平均长为:12天(耀斑期)—19天(间歇期)—14天(耀斑期)—48天(间歇期)。显示“强—弱—强—弱弱”的节律。 3、大耀斑的Carrington经度分布:大耀斑节律周期由活动区在日面上分布不均匀引起的。1988年的大耀斑96%分布在90°—160°和250°—10°两个经度带上。它们和上述节律周期共同调制着大耀斑的爆发。 4、对未来一年大耀斑期的预测:(1)1989年3月7日—20日;(2)1989年4月14日—26日;(3)1989年6月9日—23日;(4)1989年9月13日—26日;(5)1989年10月18日—28日;(6)1990年1月15日—26日;(7)1990年3月14日—24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表给出了乌鲁木齐天文站1989年3月对活动区AR5395观测到的1级以上色球耀斑及5M级以上X射线耀斑相对应的色球耀斑数据,并选登了3月9日—18日活动区AR5395的演化及3月10日冲浪后色球耀斑相对应的色球照片。本文还对活动区AR5395及3月10日、13日两次耀斑活动形态作了初步分析。本工作得到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11.
1989年3月出现的太阳活动区5395号(以下简称AR5395)是第22太阳周峰期的一个高活动区,在其通过日面时,观测到11个X级、48个M级的X射线爆发,引起了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地磁暴。本文首先叙述AR5395过日面时的黑子群面积、射电辐射流量密度(2800MHz)及1A—8A软X射线最低值的日变化以及发生耀斑的时  相似文献   

12.
大事聚焦     
日期内容8月4日.“轨道太阳天文台7号”首次探测到高能太阳,射线谱线(1972)8月6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陨石A山840(刃1中发现原始微生物化石(1996)8月7日.“水手7号‘,在3500千米处掠过火星,发回126幅高质量照片,主要是火星南半球的图像(l%9)。8月10日.美国天文学家霍尔发现火星外侧的卫星—火卫二(1877).“月球轨道1号”发射(1966),此后陆续发射的2一5号,均获成功,提供了月球表面的高质量图像。.“麦哲伦”进人环金星轨道,开始执行雷达测绘金星表面的计划(1990),1994年菜月n日在金星大气中烧毁。8月13日.威特发现爱神星(,J、行星433号)( …  相似文献   

13.
UTC(BIPM)一UTC(k)1994年8月 MJD 实验室 CSAO JATC 5日 49569 (拌s)一0。329一0。535 15日 49579 (娜)一0。343一0。147 25日 49589 (娜)一0.361 0.291TAI一TA(k)1994年8月 MJD 实验室 CSAO JATC 5日49569 (拌s)13.43713。32715日49579 (娜)13.25013.51025日49589 (拌s)13.05913.618—摘自《BIPMC刃RCU工A丑T》No.80国际原子时和本地原子时之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AR5395活动区1989年3月9日——3月15日光球纵向电流密度与耀斑初始亮点及耀斑位置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 1.Hα初始亮点并不是在电流密度最强处,并且有很多就是在非电流处(<1×  相似文献   

15.
云南天文台用18cmHα色球望远镜取得AR5629活动区(S17,L75)的资料。 这个活动区出现在日面南半球。12天中均为麦金托什分类中的复杂型;8天黑子群面积均超过1000单位以上。在此期间总计产生135个光学耀斑(其中1级26个,2级2个,3级1个),产生X射线耀斑54个(其中M级17个,X级5个)。在15、16、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1月20日——12月20日首次在海南儋县(地理经纬度109°8′E;19°31′N)观测到地磁脉动。12月13日——20日正处在联测时间内,这八天资料的初步处理,提供关于太阳高能事件期间甚低纬地面地磁脉动的情况。 观测仪器是MFM_3型饱和磁强计,分辨率0.01nT,量程0—1000Hz。使用YEW3056型笔绘记录仪进行记录,走纸速度是2cm/min,记录格值1nT/cm,同时记录EW和SN两个分量。记录时间是每天从0800—2000(北京LT),12月14日2000到15日0800也做了记录。 我们主要探讨Pi2阻尼型脉动(周期45—150秒)和Pc3脉动(周期10—45秒,持续时间≥10分,峰峰振幅值在0.1nT以上),另外,对Pc4和Pc5的出现频次也作了统计,结果列在表Ⅰ。从表中我们看到12月14日0650—2400和20日0800一2000没有出现我们所统计的脉动。Pc3主要出现在13日,17日和19日的白天,周期主要是20—30秒范围,峰峰振幅值在0.1—1nT内,存在准正弦形状(图1),多谐形状(图2)和重迭在Pc4或Pc5之上的开关(图3)。Pc4主要出现在15日0100—1400和16日1000—1800时间内,振幅值很小,多数在1nT以下。18日和19日几乎全天都在Pc4—5。Pi2只出现在15日0135:15—0141:30时间内,周期大约60秒,最大振幅值1.65nT,并且SN分量远大于EW分量的振幅值。 Pi2,Pc3和Pc4—5出现频次与太阳高能事件  相似文献   

17.
5629活动区是个壮观的耀斑产生区,。在一个中等面积的黑子群里产生五个特大爆发,其中一个伴有GOES飞船观测以来最大的X射线爆。除8月15日大爆发外(见图1—5),它们在时间轮廓上均呈现多峰结构,其峰值流量谱的极值均落在15400MHz,意味着是一系列硬谱,估计微波源下界磁场已超过1000高斯。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91年中的一个回转群Boulder编号6818,6850,6891,6932活动区(AR6818,AR6850,AR6891,AR6932)的形态,面积,黑子数及在可见日面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这两个活动区磁场分形特征的四个统计参置随时间演化,本文扼要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2—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召开。这个会议是由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与宇宙学”两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会前,于8月15日—21日,还由这两个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期宇宙学暑期讲习班。 参加宇宙学暑期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工作者三十余人。这次讲习班由方励之作了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