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沉积物中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65亿t,其中留在大气中的约占50%,大洋吸收约16亿-20亿t,陆地生态系统大约吸收0.7亿~1.4亿t(Bates,2001;Battle et al.,2000),还有大约13亿t找不到去处,称为大气CO2丢失项,而陆架边缘海有可能是这丢失项的去处。近海沉积物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接受者,同时当条件合适时沉积物中的碳又可被释放重新进入水体乃至大气中,是碳循环中的重要源与汇,因此海洋沉积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虽然近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对沉积物中的碳循环进行了较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海洋沉积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和过程至今并未查清,具体体现在海洋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在哪些方面影响和控制海洋碳循环?这些均需要科学家们长期的艰苦努力,以便在更深入、更系统和更高层次上研究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涉及碳循环这一重大环境科学问题。 海洋沉积物为海洋环境中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碳与水体-生物体以及大气、入海河流等进行着不间断的交换、大气中的气体碳经过复杂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转化为水体中的溶解碳,再变为颗粒碳,经沉降最终形成沉积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上述的反过程同样会发生。因此,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在其循环中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碳是最主要的生源要素,更是生命活动能流、物流中最重要的元素,几乎所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与它有关,因而有关碳循环的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许多国际研究计划均以此为核心研究内容。如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以及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计划(SOLAS)等(唐启升,2001;宋金明,2000)。碳循环研究以 JGOFS计划2001年基本结束为标志,通过近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了解了海洋循环的过程及界面碳通量,对全球碳循环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作者从海洋沉积物中碳的形态与来源、海水及颗粒物中碳与沉积物碳的关系、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沉积物中碳的早期成岩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海洋沉积物中碳循环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在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海底沉积物中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量计算表层沉积物中甲烷迁移转化通量,可以更准确评估甲烷来源碳对沉积物碳库和海洋深部碳库影响。本文利用反应―运移模型对采集于南海神狐水合物发育区两个站位(SH-W19-PC、SH-W23-PC)采集的孔隙水SO_4~(2-)、溶解无机碳(DIC)、Ca~(2+)剖面进行拟合,同时对DIC碳同位素进行分析,确定近海底沉积物中的碳循环。研究显示两个站位孔隙水中SO_4~(2-)和Ca~(2+)浓度在剖面上随深度呈线性减少,DIC浓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其δ~(13)C_(DIC)值随深度逐渐降低至约-25‰,表明两个站位存在一定程度的AOM。模拟计算两个站位沉积物孔隙水溶解甲烷向上的通量分别为25.9和18.4 mmol·m~(-2) a~(-1),AOM作用产生的DIC分别占其总DIC量的70.7%和60%。由沉积物向海水中释放的DIC通量占DIC汇的约60%。因此,在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向海底渗漏甲烷大部分以DIC的形式进入上覆海水,这些具有极负碳同位素值的甲烷来源的DIC可能对局部深海碳库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水通量的箱式模型,南海由跃层深度和海槛深度分成3个箱子.当海水上升至箱子Ⅰ时,由于生物的同化作用,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转化成颗粒态有机碳.这部分颗粒碳有一部分在箱子Ⅰ中即分解转化为溶解态的无机碳,而其余部分沉降至箱子Ⅱ,同样在箱子Ⅱ中一部分分解,一部分继续沉降至箱子Ⅲ,在箱子Ⅲ中也进行同样过程,最后的一部分颗粒碳未被溶解而进入沉积物中.由南海的初级生产力、沉积速率、沉积物含碳量及深海盆水溶解氧的平均消耗率计算了南海碳的固-液通量;根据碳在各箱子的质量平衡方程,求得了各箱子碳的通量值,从而建立起南海碳的通量模型.进入南海的碳通量,占总输入碳99%的碳主要经由中层水和底层水进入南海,然后随海水的上升而进入南海上层,在南海上层与河水和雨水带来的,占总输入的1%的碳相汇合.进入南海碳的总量为601×104mol/s,而通过沉积离开南海的碳量为3.8×104mol/s,即有0.6%的碳损失到沉积物中.南海对大气而言,净通量是吸收约为4.4×104mol/s,而南海对全球海洋的净通量是输出约1×104mol/s,碳在南海箱子Ⅰ、Ⅱ、Ⅲ的更新时间分别为1.5a、44a和79.3a.  相似文献   

4.
南沙海域上层海水碳垂直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0年5-6月在南沙海域4个站点投放颗粒物捕集器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计算了该海域上层海水碳垂直通量。结果表明:(1)南沙海域上层海水颗粒有机碳总生成量为298mg/(m^2.d),其中35%分解参与再循环,65%以颗粒形式离开真光层向下输送;(2)颗粒有机碳向下通量为193mg/(m^2.d)。总溶解无机碳穿过跃层向上垂直通量为3600mg/(m^2.d),真光层颗粒无机碳向下通量为27m  相似文献   

5.
海气CO2通量的溶解无机碳δ^13C值示踪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地球表面上碳的重要贮存库,是全球碳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国际上研究海气间CO2交换调控机制的工作长期以来倍受关注.文章简要阐述海气CO2通量研究概况和对海水溶解无机碳δ13CDIC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基础上,综述海气CO2通量的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存在问题和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浩瀚海洋的沿岸水域,特别是在浅海陆架和近岸区,潮流常在海水运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对于潮流垂直结构的研究,也就成为物理海洋学的一个基本课题。同时,发生在海洋中的很多现象,诸如海洋内波、海水混合、海洋湍流以及海洋中物质的输运,都与潮流的垂直结构密切相关。就是沉积物通量的计算,也要求知道每个点的速度垂直剖面。这是因为海洋中沉积物的浓度亦随深度变化。现今,随着油、气等  相似文献   

7.
海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转移行为已有许多报道。地球环境中稀土元素的行为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稀土元素的分布特性和转移行为研究与环境有极大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环境中稀土元素的转移行为就可了解环境演变的信息,所以海洋环境中稀土元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Fleet,1984; Piper,1974; Schijf et al.1995;赵一阳等,1994;王中刚等,1989;张丽洁等,1995)。海洋中颗粒物质垂直转移过程研究对研究海洋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仅集中于以碳为核心的生源要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宋金明等,1996;宋金明,1997),至今稀土元素在海水中垂直转移过程研究尚未见报道。珊瑚礁生态系是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之一,研究珊瑚礁生态系中稀土元素的垂直通量,即热带海域稀土元素在海水中垂直转移过程,继而椎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为研究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课题。 本文首次报道用沉积物捕捉器(ST)收集南沙珊瑚礁潟湖中颗粒物质,研究稀土元素的垂直通量和不同形态稀土的垂直通量,以及稀土元素垂直转移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是地球吸纳CO2的重要缓冲器。海水中溶解无机碳是海洋CO2系统的重要参数,利用AS-C3型溶解性无机碳分析仪进行不同盐度海水溶解无机碳的测量,利用t检验法检验使用仪器的测量精度,探寻盐度与海水总溶解无机碳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AS-C3型溶解性无机碳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在±0.3μmol/L左右,测量过程中无系统差异;海水盐度与总溶解无机碳呈正相关关系,即盐度增大,海水总溶解无机碳增加。最后总结了海水总溶解无机碳测量时的影响因素,如N2纯度、气流状况、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近海水域漫衰减系数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学家们将赛克圆盘深度作为一个描述海洋光学特性的基本参数——海洋水体透明度来测量,即通过观测白色赛克圆盘的反射光及圆盘以上水柱的散射光与其周围海水散射光的对比度的平衡来确定其深度.这个物理量涉及了白昼光在海水中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上的两个传播过程,它反映了海水的混浊度.赛克圆盘深度测量是海洋调查中的一项基本的常规观测项目,它在水团分析、流系识别以及海洋光合作用测定等方面都具有  相似文献   

10.
哑铃湾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的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采集了哑铃湾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的沉积物柱状样,对氮的垂直剖面和沉积物-海水界面的通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氮的垂直剖面和通量存在很大差异。交换态NH4 -N和交换态氮养殖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非养殖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非交换态氮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差异不大;其它各形态氮一般随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除非交换氮以外,各形态氮的含量表层和近表层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养殖年限越长含量越高。氮的通量,主要是氨氮的通量,养殖区为80.54mg/(m2.d),非养殖区仅为5.58mg/(m2.d),养殖较长时间现已停养的海区也达到了86.18mg/(m2.d)。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的碳通量和碳循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珠江口河口湾是一个独特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受径流影响显著.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计算并研究了三大河口湾(伶仃洋、磨刀门、崖门)中碳的迁移速率,河水和海水在河口湾中的转移系数,碳在河口湾的通量系数,碳在贮库的停留时间和变动系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海北部2009—2010年获得的浅层、中层和深层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的样品分析,发现浮游有孔虫总通量和主要属种Globigerinoidesruber,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和Neogloboquadrinadutertrei的通量和百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盛行期出现高值,特别在冬季风期间高值明显,在季风间歇期出现低值,展示出"双峰型"通量模式。浮游有孔虫通量与颗粒总通量、有机碳通量、总碳通量、总氮通量、碳酸钙通量和蛋白石通量变化一致,随叶绿素a浓度和风速大小变化而改变,表明南海北部生源颗粒通量主要受季风影响的表层生产力所控制。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相吻合。壳体δ18 O主要受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深度属种的δ18 O变化反映了上层海水温度梯度。此外,壳体碳同位素值总体上在东亚季风强盛期低、季风间期高,与表层海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海表风速的变化趋势相反,说明浮游有孔虫δ13 C值反映了水体营养和表层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1997年冬季在北太平洋西北海域7个站位的表层至200m水深水柱中溶解及颗粒态234Th,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及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剖面.溶解态、颗粒态及总的234Th的放射性在真光层中显著低于母体238U的放射性,总的234Th放射性在水深大于100m时趋于平衡.利用234Th-238U在海洋表层海水中的放射性不平衡推导出了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冬季真光层海水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以及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的输出通量.在亚北极环流区溶解态234Th的停留时间为40~50d,而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为20d左右.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从真光层的输出通量范围分别为3.8~8.2和0.50~0.98mmol/(m2·d),西部海区高于东部海区,南部海区高于北部海区.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较高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表明光照量及陆源营养盐物质的提供是两个决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的水深分布和POC/PON的值同Redfield的比值的一致性表明这个海区的冬季颗粒物主要由浮游植物构成.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在冬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可高于世界大洋一些海区春、夏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海藻类养殖的碳汇强度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藻养殖群落的碳汇强度和近岸碳循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海藻养殖碳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陈述,并根据最新公布的FAO数据,在综合考虑藻类产量和进入水体和沉积物中POC和DOC的基础上,对2009年全球和中国主要养殖藻类的固碳能力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的海水藻类养殖固碳总量为78.38×104 t...  相似文献   

15.
海水黄色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海水黄色物质的研究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并且指出黄色物质荧光性质研究的重要性.海水中黄色物质在海洋生态系统、光学遥感和海洋碳循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用沉物捕捉器研究南沙群岛珊瑚礁泻湖沉降颗粒物中主要元素垂直通量、垂直转移形态,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经。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碳库,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参与碳循环,并对海洋碳汇产生重要贡献。鱼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新研究表明海洋鱼类在无机碳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对鱼类参与碳循环过程的认识、量化其固碳潜力将有助于丰富海洋碳循环研究。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等研究进展。鱼类通过产生碳酸盐粪便、水平和垂直迁移运输、生物扰动、生物碳和“尸体”碳以及食物网消耗与传输等方式参与海洋碳循环。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证据和参与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次,本文提出目前鱼类参与碳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渔业捕捞源汇之争、水产养殖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准确量化鱼源碳酸盐的困难,仍有待理论和方法学的深化研究和技术的革新去解决。最后本文提出鱼类参与碳循环的研究展望,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潜在机遇,同时结合当前渔业碳汇的发展进程以及行业需求,提出渔业减排固碳发展路径建议。本文旨在提升鱼类在海洋碳循环贡献和服务生态系统的潜力的认识,为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海洋碳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3个主要进展部分:(1)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过程;(2)海水中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入海河流流域土壤和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海洋与陆家容纳了近一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另外的50%被释放到大气中,海洋在缓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的,海洋储有的碳主要以无机碳的碳酸盐(CO3^2-)和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存在。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的作用驱动大气CO2进入海洋,在表面混合层中,由于生物的光合作用,CO2不断被转化成有机碳和生物碳酸盐,并进一步从表层CO2向深层转移,形成了海洋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海洋水体中碳循环过程受到河口与近海碳的形态,转化,分布,迁移和生物生产过程等影响,海洋生物泵明显影响着海洋对空气中CO2的容量,春季和冬季东中国海皆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夏季皆为二氧化碳的源,秋季渤海与北黄海为二氧化碳的汇,南黄海与东海是二氧化碳的源。入海河流流域土壤,非入海河流流域的土壤和海洋沉积物在碳的来源,分布,含量以其迁移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令海BR断面海-气CO2通量及其参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夏季白令海大气和海水pCO2连续观测资料,结合BR断面上站位水体垂直采样测量,对白令海不同海区pCO2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将白令海划分为4个具有不同CO2吸收能力的海区,其中陆坡流区碳通量高达-18.72 mmol/(m2·d),是海盆北区的近2倍,比海盆南区高一个量...  相似文献   

20.
彭峰  唐梅  刘昱恒 《海洋科学》2013,37(9):77-81
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对长江沉积物进行淡水和海水环境下沉积物搬运过程碳释放通量实验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实验初期, 淡水和海水均为大气CO2的源, 但淡水CO2释放通量略高于海水;淡水、海水两种环境下, CH4释放通量均较小, 为弱释放-弱吸收过程。对两种环境下碳通量对比研究发现,Eh 值可能是造成淡水和海水环境下CO2通量差别的主要原因, 而pH 值可能对CO2通量差别的影响较小。两种环境下温室气体通量差别的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模拟对比试验, 旨在为系统地认识长江流域水库的温室效应与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为我国清洁水电能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