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K886次列车,是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就像他的名字“886”一样,也是时候对这次奥赛说一声再见,对固原说一声再见了。5天的时间,历历在目,坐在火车上,望着远方的山,眼前是这五天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时间旅行是个迷人的词语,每当我们谈到时间旅行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各种浪漫的遐想。且如今,时间旅行这个概念已融入到我们所阅读的小说以及各类影视作品当中:从当下如洪水一般充斥荧屏的宫廷穿越剧,到好莱坞的各类科幻大片:从耳熟能详的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到曾经在中国红极一时的武侠穿越小说《寻秦记》等等。“时间旅行”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题材.并且还在渐渐发展出自己独有的一套逻辑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3.
在冥王星的发现史中 ,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和汤博所作出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前者对冥王星的存在作了理论研究 ,还自费筹建了洛韦尔天文台 ,为冥王星的发现准备了物质条件 ;后者则是冥王星的发现者。洛韦尔 (185 5~ 1916 )洛韦尔和洛韦尔天文台洛韦尔于 1 855年 3月 1 3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个富豪家庭中。年仅 2 1岁时 ,他便从哈佛大学毕了业 ,并在翌年到他祖父在欧洲经营的商行工作。 1 883~ 1 893年间 ,他曾多次到远东地区考察 ,还曾任美国驻日本的首任大使的商务参赞。在这期间 ,他还继承了洛韦尔家族的部分遗产 ,使他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和天文学家,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早亡,家境贫寒。祖父祖母对他管教很严,使他从小养成了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格。 公元94年,年仅16岁的张衡长途跋涉去当时最繁华的学术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市)求学,他不畏艰辛,考察了沿途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民俗民风,眼界益开,学问大进。  相似文献   

5.
“旅行者”探测器成为了进入星际空间的第一个人造物体,但在这之前它们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太阳系发现之旅。这是两个被命名为“旅行者”的探测器的旅行。它们为期5年的任务是探测奇异的新世界,寻找新的卫星和新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6.
轻松驿站     
1985年一法国人欲发财致富,在报纸上登广告,说:"任何人只要寄来10法郎,立刻就可以从我这儿获得一种免费的快速旅行办法。"结果很多人都给他寄去了钱,寄钱的人最后郜收到一张打印的纸条,上写:"亲爱的客户,下面我就告诉你一种免费的快速旅行办法:你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在以每24小时一圈的高速旋转着,在巴黎的纬  相似文献   

7.
曾经幻想,自己的IAO之旅,将会是何等神奇美妙。IAO恍若是一片朦胧,神秘而不真切。然而,当我终于坐上飞机,在发动机的轰隆声中冲向天际时,一切变得那么亲切平常。原来,这只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旅行,它带着梦想与我们擦肩而过。一段关于天,关于人,关于海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大质量黑洞不会将人变成意大利细面条大多数科学家相信黑洞存在,虽然它们的许多理论在极端的条件下是不成立的。科罗拉多大学 Andrew Hamilton 教授说他知道到了黑洞里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并且对引力会使人变得像意大利细面条的传统说法质疑。人们大都听说过黑洞的视界,但实际上的黑洞是更为复杂的,并且有内外两个视界。由于黑洞奇异的物理性质,当你穿过一个视界时时空交换,但在第二个视界它们将再转换回来。如果进入黑洞旅行,在最后进入中心的一个正规空间(normal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荒凉的小岛,接近午夜时分,有几颗星星在闪耀……这些星星不属于北半球的星空。北极星在此地是看不见的了,那天顶星座……是南十字星座,他们知道了这个小岛是在南半球。…… 4月2日这一天,赛勒斯·哈顿忙于测定这个小岛的位置。前一天,考虑了阳光的折射作用后他准确记下了太阳在海平面下消失的时间。这一天的早上,他再次准确记下了太阳升起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这期间总共过了12小时24分钟。因此,在日出后6小时12分钟这个时候,太阳位于正南方,人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赛勒斯据此推断出当地的经度,以便为他们今后的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有没有这一种旅行,走到哪儿就玩到哪儿和睡到哪儿,不用担心找旅店,因为车子上就“背”着床,各处的加油站都是我们盥洗风尘的地方。真的有需要时再找旅店彻底休养筋骨,这是一次“随兴”之旅。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的因缘际会 第一次去澳洲目睹艾尔斯岩上的银河,是在1991年的1月,在那趟旅行中PK先去了塔斯马尼亚岛拍摄日环食,这是为了替1991年7月墨西哥的日全食摄影做预习热身,接着当然就是为了亲眼目睹澳洲艾尔斯岩上的银河,  相似文献   

12.
弗里德曼的贡献 这里,我们叙述一下苏联数学家和气象学家弗里德曼(AleksandrFriedmann,1888-1925)对现代宇宙学所做的贡献。 1888年,弗里德曼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音乐世家,其祖父及父、母都是作曲家,他们家的其他成员也大都是音乐家。1910年,弗里德曼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虽然其主要兴趣是气象学,但也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因此很自然地被广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于地外文明的探索始于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在地球之外有和我们相同的世界,并渴求有朝一日通过星际旅行来拜访远在他乡的智慧生物。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9日发生的日全食,从巴西开始延伸到大西洋、北非、中亚,直到蒙古北部都可看到这特殊的天象,这条狭长的地带全长为4500千米,覆盖了近半个地球。这次非洲北部2/3的地区、欧洲和中亚看到日偏食。利比亚、埃及和土耳其是最佳观测点。能看到日全食是不容易的,对一般的地点而言,平均要一二百年才能发生一次日全食。中国科学院科普网络委员会组织了一个赴埃及考察团,我有幸参加了该团,由此有机会来到这个古老文明的埃及,这是个愉快,而收获丰盛的旅行。我看到了埃及名胜古迹,自然奇观,领略了埃及人民淳朴民情和友好。全程10天,非常难忘。  相似文献   

15.
有关UFO最为轰动的,莫过于"外星人"劫持地球人的故事了。如巴西有位科学家卡拉奇罗斯·狄密路博士声称,1988年6月他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一个丛林中,发现了600多个已经失踪了很多年的一群人,在这大约600多个男男女女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已是85岁高龄,最早失踪的时间是1926年!已经有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们有时偶而遇见一个运动的光点,在望远镜里发观一颗行星,可是勒威耶先生发现这个新的天体却没有朝天一瞥,他是在笔尖上看见这颗行星的。只靠计算的力量,他就确定了我们所知的这个行星系统边界外的一个天体的位置与大小。——阿拉果  相似文献   

17.
日月食追逐者的梦想之一就是看到——或者成功拍摄——一年中所有的日食和月食。到目前为止,考虑到旅行的可能性,以及天气条件,这并非易事。于我来说,这个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题图是我在2017年拍摄的全部4次的日(月)食照片,包括2月份的月偏食和日环食,然后是8月份的月偏食与日全食。  相似文献   

18.
伽利略·伽利雷是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创立了动力学理论,并为物理学加入了实验的方法,对于数学也颇有研究,还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夜空的人。对于著名的日心说理论,伽利略通过观测,为其贡献了最直接的证据,并让日心说理论大获全胜。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大约100年以前,埃德温·哈勃的两个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首先,他第一次测定了仙女星系的距离,这一距离远远超过了银河系恒星分布的边界,人们这才发现拥有上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众多“星系岛”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西藏之旅的第一部分,我和同好子辉在从广州到拉萨的火车上待了足足55小时。在同一格车厢里,6个旅人都是85后,大家相处得很开心,也为这段旅行揭开了开心的一幕。即使后来大家没有一起游玩,但是还保持在微信群联系着,让我们在西藏这个陌生的地方,有了一些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