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约在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界的一次大分化,也是宇宙自然史的一次巨大的飞跃。无论是在人类的蒙昧时代,还是野蛮时代或文明时代,星空始终陪伴着人类,日月星辰是人类遥远的天然伴侣。  相似文献   

2.
上次电影介绍的栏目中已经说到,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有善有恶,而上次介绍的电影中的外星人正是至恶的代表。这次要介绍的外星人。则是至善的代表。这类外星人有着超越人类的超能力,天真无邪又不谙世事,能和人类,尤其是人类中的小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不过,这个时候,人类中的某些别有用心的成年人往往会成为危险因素。这次要介绍的电影,正是这类电影中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E.T.外星人》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是一部探索宇宙和自然、利用宇宙和自然、改造宇宙和自然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类用肉眼观察星空以及日月的运行和变化,利用其中的规律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使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二十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从此人类探测宇宙的脚步离开地球进入了太空。到目前已有多个探测器飞临太阳系内天体,对其进行近距离探测。信使号(Messenger)是这些探测器中的一个,是地球人派去专门探测水星的使者。  相似文献   

4.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09,(11):76-77
2009年10月4日至1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个“世界空间周”,联合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办了各种活动,以庆祝空间科技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及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宣传人类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促进和平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 ,永远依存着自然环境。人不能脱离自然 ,自然哺育着人类发展。人的思维也是首先来自自然 ,在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科学主题 ,这便是宇宙。战国时期 ,尸佼给宇宙下过一个定义“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表明宇宙在空间上包罗万象 ,在时间上永无止境。回顾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史 ,的确会发现 ,宇宙的影响无时不在。换句话说 ,天文学在各种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起着先导性的作用。  一、天文学开拓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认识自然首先得益于天文学。为了农业 ,就必须建立节气。而…  相似文献   

6.
易轩 《天文爱好者》2012,(10):51-51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著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因心脏并发症于8月25日逝世,享年82岁。作为“阿波罗ll号”的飞行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以及他的那句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都已成人类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探索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太空中拥有很多地面上稀缺的资源和难以创造的科学条件,如稀缺金属资源,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环境等。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I)发射以来,如今已有数千颗卫星被发射到近地空间,这些卫星满足了人类社会中通讯、导航、气象预测、海洋探测、对空对地监测等各种需求,已成为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据统计,60余年来人类共发射将近5800次,发射卫星数量将近9000颗。  相似文献   

8.
一走出地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1969年7月20日应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这是人类首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天体,它是人类科技文明经过数千年,特别是近百年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开始走出地球进入地外天体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类终于在20世纪实关现了这千古夙愿。而在人类走向太空的征程中,第头几个会回都是苏联人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千年之前,当人们惊异于头顶那繁星浩渺的夜空时,天文学在人类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孕育而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科学。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并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1609年,伽利略首次把望远镜指向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成就是:人类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人类跨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开辟了"空间天文学"新领域,也发射了大量探测器奔赴月球、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甚至彗星、小行星去近距离造访。在仅仅400多年前,人们还以为太阳系就是宇宙了,而到21世纪初,人类仿佛觉得太阳系简直就是自己家园的外院。太空探测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尝试把它分成两讲来介绍,但也只能提纲挈领,梳理一下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让读者对人类航天探测的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已。  相似文献   

12.
人类现已发射了6000多个航天器,其中人造地球卫星的数量和种类是最多的,达5000多颗,其用途和效益也是最广的,远远超过了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所以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并更加关心未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8月星空看点     
月亮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之后人类经历过5次登月,最后一次是在1972年12月,此后,人类就再也没有造访过月球。  相似文献   

14.
金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颗,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至今,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2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10个失败。加上各种路过的探测器总数已超过40个。  相似文献   

15.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16.
探索地外智慧生命(中)○梁吉太阳系哪里还有人类“知音”?遥望无边无际的星空,人们自然会提出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太阳系中,还有没有象人类或者超过人类智慧的生命?早在19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轰动一时的“月亮骗局”。事情发生在1835年8月,美国新创办的《...  相似文献   

17.
落后的起步 陨石是外层空间给人类的珍贵礼物,是研究地外物质与太阳系的珍贵科学标本,对于移民太空、延续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可谓意义重大。欧美等国很早已有系统的研究,我国天体化学与陨石研究的开端始自1976年吉林陨石雨,“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堪称奠基之人。  相似文献   

18.
夜空中,一颗颗星好像一只只遥远的眼睛,从宇宙深处看着地球。天文学是最为古老而又最有活力的自然科学之一,天文学曾为人类科技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日心地动说、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光谱学和天体演化学说等,不仅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知识视野,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天文学不仅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而且始终  相似文献   

19.
月球在中国古代有玉鉴、桂宫、婵娟等美妙的别称,可见古时候的人们对月球的理解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那时的人们不但对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加以揣测从而提出自己的解释,而且还幻想人类登上月球后嬉戏仙游的景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地外空间尤其是月球世界的探访欲望越发强烈,最终于美国东部时间2969年7月20日16时许,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被永久印在了月球静海南部地区一块较为平坦的区域上,自此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的名字为世人所熟悉。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科学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宇宙”观念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外国,天文学既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门科学。她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说温故知新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