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PGIS在建立地质图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MAPGIS在国内应用相当广泛,主要用于数字制图及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MAPGIS数据格式可与其他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的数据相互转换。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以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地质图为例,应用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中文版)中的MAPCAD数据,讨论建立1:200万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步骤及建立地质图数据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建立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工作方法与步骤 ,详细阐述了内蒙古部分建库的总体设计 ,为实用型 GIS的建库工作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质调查成果数字化、信息化及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基础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1:25万铁岭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对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模型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流程以及在属性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以此为利用RGMAP系统建立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量大, 内容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 对数据的全面系统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检查属性数据库的内容以及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数据的正确链接是难点之一, 也是一项最耗时的工作。为了科学、快速地检查地质图属性数据, 保证属性内容的正确性以及非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正确对应, 针对这一问题, 在进行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时, 设计开发了属性数据库的自动检查系统。本文以近期完成的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系统设计研究为例, 主要介绍了地质图数据库属性数据自动检查系统的设计开发, 其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通过此项检查, 能够提高入库数据的质量, 为数据库后期的应用与共享提供可靠保障, 从而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的地质图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杨帆 《广东地质》2012,(1):213-216
以广东省1: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例,从编图设计、资料准备、数据处理、投影变换、数据套合及接边、数据库建立、数据检查及更新几个方面介绍了应用MapGIS平台建立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明  吴涵宇  陈刚 《华东地质》2017,(3):228-233
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数据库,其数据质量直接受数据库建库流程和质量控制影响。文章以778幅华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为基础,论述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技术流程、工作方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库的应用效果。严谨的数据库数据模型、统一的建库技术方法、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数据库数据质量的前提,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可实现华东地区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系统化管理与共享。  相似文献   

8.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从纸制地质图件向多源地学空间信息数据库转变的一个标志,为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和解释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源。将建平幅以往大量的数据纸介质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建立了一个能够随意提取、可以不断更新的地质图件库,分析讨论了地质图数据库的特点、功能,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图件的快速更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2005年版本)是以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年来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资料新成果,应用当代最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图学理论,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MapGIS平台,结合ArcGIS、Access等软件进行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包括地理底图库、地质图库、元数据库、外挂岩石地层库,数据量约1.6GB。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图幅检索、查询、自动成图、自动生成图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图件的快速更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2005年版本)是以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年来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资料新成果,应用当代最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图学理论,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MapGIS平台.结合ArcGIS、Access等软件进行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包括地理底图库、地质图库、元数据库、外挂岩石地层库,数据量约1.6GB。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图幅检索、查询、自动成图、自动生成图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1∶5 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试验研究》项目成果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应用MAPGIS软件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工作方法、技术要点和先后步骤,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制图与GIS的区别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工作流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5数字地质图数据库试验研究》项目成果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应用MAPGIS软件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工作方法,技术要点和先后步骤,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制图与GIS的区别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小青  杜黔枫 《贵州地质》2004,21(3):206-208
本文简述了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在1:2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中的应用,总结了建立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对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图层的套合精度、拓扑一致性精度、图元编码重制等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制是利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科学探测数据和其他已有月球地质资料与研究成果,通过对月球岩石成分、地质构造和形成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应用Arc GIS平台编制1∶250万月球地质图,并建立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本文通过对月球典型地区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制定了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图方案、流程与图示图例,建立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为有效地对数字地质图进行更新与管理,开展月球地质综合研究、编制全月球地质图及未来开展其他天体的地质编图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地质图编制与大量月球资料的综合集成研究,对月球形成与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将传统填图方法完成的1:25万区调图幅在当前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典型代表地理数据库模型上建立的。该模型以研究实体为对象,把对象分为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和对象类,通过组成地质图基本要素类和对象类出发,处理和把握存储与组织的关系,采用关联、依赖、组合和继承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来构成新的关联集合的技术,增强了数据库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代码翻译的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堂  董文莉 《地质通报》2007,26(9):1223-1227
中国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属性字段中的图元类型是用代码填写的。那么代码代表什么中文术语?不查代码库一般是不知道的。而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庞大,人工翻译费时费力。为此,介绍程控翻译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属性字段中的代码的方法,提供应用实例、源程序及其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是地质调查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地质调查和野外填图数据的全流程获取,获取的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目前,地质信息化已经进入大数据应用的数据驱动时代,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应用地质大数据,对基于DGSS系统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工作流程与数据库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不同专题图件提取应用以及利用数据驱动技术缩编1:50万乌兰浩特幅地质图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DGSS系统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图数据库更新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学空间数据库建库工艺流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承担福建省不同比例尺地质图空间库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工艺流程,方法及技巧,对今后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首次依据新的<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在当前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典型代表地理数据库模型上建立的.该模型以研究实体为对象,把对象分为要素类和对象类,并通过关系类定义要素类与要素类、对象类与对象类、要素类与对象类的关系,同时采用关联、依赖、组合和继承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来构成新的关联集合的技术,增强了数据库服务能力.通过空间粒度、描述粒度、语义粒度、存储粒度的相互关系与分割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与比例尺无关的地质图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0.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利用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关系,创建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和传递的技术,实现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流程。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流程可分为:地质字典库→1∶2.5万野外手图库(单条路线)→1∶2.5万图幅PRB库(路线总图)→1∶2.5万实际材料图库→1∶2.5万投影到1∶5万图库→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七个阶段。本文按建库流程,分析各阶段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探讨不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应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数据库建立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