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通过简化理论计算及锚索原位拉拔试验实测抗拔承载力等多种方法分析阐明了土层锚索存在临界锚固长度及其确定方法。提出了拉力分散型锚索是工程实践中解决土层锚索中存在极限锚固段长度问题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对拉力分散型土层锚索的工作机理及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2.
鉴于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现很难清晰地掌握主要土层特别是注浆加固土层的实际参数情况.基于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正交设计反分析方法对松散土层、注浆加固土层和初期支护的弹性模量进行了反演分析,并基于正交设计得到的最佳参数组合,评价隧洞开挖对既有燃气管线的安全性.反演得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初期支护的弹性模量为2...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滨海新区施工的2眼全取芯钻孔(G2和G3),通过原状土样工程特性指标测试、固结压力试验、0-P0反复加、卸荷试验及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数据分析等,系统阐述了滨海地区深部黏性土层弹塑性变形特征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100 m以浅主要为欠固结土层;100~400 m土层处于超固结和微超固结状态,主要是由过去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的;400 m以下土层以正常固结为主。G2和G3孔不同层位黏性土层在反复加、卸荷试验过程中表现出塑性变形量逐渐减小,而弹性变形量几乎不变,与反复加、卸荷次数无关,表明黏性土层在水位反复升降条件下,逐渐变为以弹性变形为主。黏性土层这种特性显示,在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多次后,黏性土层将会逐渐变成弹性体,在水位恢复时,将产生同步回弹,对防治地面沉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弹塑性变形与黏性土层深度、天然含水率和黏粒含量的相关性发现:弹性变形量与黏性土层深度、天然含水率及黏粒含量呈正相关性;塑性变形量与深度相关性不明显,与天然含水率和黏粒含量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赵景波  李瑜琴 《中国岩溶》2005,24(3):181-185
根据NaO H溶液吸收CO2 的原理,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植被下不同厚度土层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厚度土壤CO2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资料表明,从当日早晨到次日早晨,夏季不同植被下不同厚度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植被对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影响,植被发育好,土壤CO2释放量大,但是对薄土层影响较小;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气温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而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表明土壤CO2释放量变化受土壤温度制约。厚土层CO2释放量均大于薄土层释放量。   相似文献   

5.
某石油化工场地土层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查华北平原一个污染年限超过35年的石油化工场地时,采用便携式仪器土层测气方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了场地内40多个钻孔不同深度土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基于对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对比和应用空间变异分析方法,得出了对场地土层介质中VOCs污染特征的如下认识:(1)土层VOCs浓度的垂向变化可概括为污染源淋滤型、包气带扩散污染型、地下水波动带污染型和混合污染型四种污染类型;(2)在包气带砂土层和粉土层中,VOCs的扩散规律可近似用指数模型描述;(3)包气带土层中VOCs优先积聚在渗透性强的砂性土层中,砂土层中VOCs浓度是粉土层中VOCs浓度的1.5~12倍,平均3.76倍;(4)土层VOCs浓度的水平变异性表现为包气带土层的变异性要比地下水波动带土层大,且水平变异性能在25m尺度内得到充分显示;而土层VOCs浓度的垂向变异性随地而异,变化复杂,很难用统一的一个量化尺度来表征。本文对这一典型污染场地的剖析,有助于从事污染场地调查人员认识我国华北平原石油化工类场地的污染特征,并为调查与治理类似污染场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压密自行式土层穿孔器是利用土体可压缩性,借助动力使形似炮弹头的管状物穿过土层而造孔的岩土工程施工设备。它的穿孔直径和穿孔速度所需动力都与土层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有密切关系。本文简要介绍它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及工程应用。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这种穿孔器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邯郸北部地区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邯郸北部264地地裂缝、710条土层构造节理的特征研究发现,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在发育程度、力学性质、延伸方向等方面有共同特征.认为绝大部分地裂缝是在土层构造节理的基础上,由地表水活动等因素诱发而成.  相似文献   

8.
李伟华 《岩土力学》2002,23(6):782-786
给出波从基本饱水土层入射到弹性土层时在土层交界面上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量的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饱和度对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以及水平、竖向位移分量幅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追踪一维固结方程的推导过程,可见方程中的固结系数和含水层主系数是一一物理量的两个名称。在固结运动场土层巨厚条件下,用把偏微分方程变换为常微分方程的方法,求得上述方程的解析解,原来与水库蓄水后库岸壅水方程相同,利用此争和压缩性关系,预测了砂层和土层的非稳定地面沉降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坡度海底土层地震液化诱发滑移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启民  邵广彪 《岩土力学》2005,26(Z1):141-145
地震可使海底砂质、粉质土层液化并导致上部土层的滑移。基于有效应力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和Newmark刚性滑块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海底小坡度(≤5o)土层地震液化引起侧向滑移的简化方法。该方法将波浪荷载简化为海底恒定的上覆压力和初始孔压,忽略了海水粘性对海底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改进的Seed孔压模型进行动力分析和液化判别,用Newmark滑块理论计算了土层侧向滑移。通过算例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海水深度和土层坡度对侧向滑移的影响,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近海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注浆沉降法建筑物纠偏加固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用注浆沉降法并辅以高压旋喷注浆对某小区典型不均匀沉降建筑物进行纠偏和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注浆沉降法纠偏加固的技术原理,并讨论该工法的控制要点;对注浆浆液配合比、注浆孔平面位置、加固深度、注浆量、注浆压力、高压旋喷注浆等设计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加强纠偏加固施工动态控制的重要性。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用注浆沉浆法并选用合适的注浆参数进行建筑物纠偏和地基加固,能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得到调整的同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建筑物纠偏和地基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厚材  熊青山 《地质与勘探》2000,36(6):90-91,95
阐述了抗浮锚桩注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注浆工艺、注意事项、对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帷幕注浆施工中,注浆压力是一个重点控制的内容,通过注浆压力的分析、研究,可以判别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从而调节浆液浓度变化、控制注浆量,在很大程度上能控制帷幕注浆治水效果及经济成本。结合赵家湾铜矿帷幕灌浆治水工程,分析了帷幕注浆施工中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为注浆施工的压力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险峰  陈斌  田小芳  王俊淞 《岩土力学》2012,33(12):3604-3610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然而对于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影响的研究尚不够完善。以上海典型软弱地层为背景,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注浆率下的盾构上穿越施工对既有隧道以及周围地层的影响。选用排液法在离心场中模拟盾构施工,在不停机状态下成功模拟隧道开挖卸载、地层损失和注浆效应。分析了在不同的注浆率条件下,既有隧道在上穿越施工期和工后长期的位移、周围孔压和纵向应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越既有隧道时,隧道开挖的卸载效应等会导致既有隧道的隆起,但随着注浆率增大,既有隧道的隆起量减小。但过高注浆率对周围土体扰动较大,从而导致工后既有隧道的沉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侯锦  刘义  陈军龙 《探矿工程》2012,39(11):39-43
GYZ-1000型灌浆自动记录仪运用于灌浆施工中能对灌浆过程的灌浆参数准确记录,并能根据灌浆数据实时对灌浆过程进行自动调整,确保灌浆过程严格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灌浆施工质量。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编制的“灌浆资料自动整理软件系统”能自动完成灌浆资料的整理工作,具有高效、及时、准确、节省人工等优点,并在多个灌浆工程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受水文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发生断桩缩径、夹泥、夹砂及混凝土疏松等事故,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本文根据桩基工程施工实践经验,介绍钻孔灌注桩常遇见的事故,并以陕西某特大桥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娟 《探矿工程》2014,41(4):82-84
盾构是城市地铁最为有效的施工手段,在施工掘进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掘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通过设置合理的同步注浆参数,可以有效降低对地表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同步注浆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提高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水平,所得的结论可以应用于依托工程,并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三虎  丁永波 《探矿工程》2012,39(11):61-64
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大坝渗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针对灌浆技术在蜀河水电站中的应用,介绍了防渗帷幕灌浆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总结了防渗帷幕灌浆施工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对灌浆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碎石桩注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砂石桩、高压注浆两项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地基处理方法,其施工占地面积小、设备移位灵活,大大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等优点,在沿海铁路施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岩土加固与支护技术。结合2个围护桩(SMW工法桩或组合排桩)+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体系在软土深基坑中应用的工程实例,阐明了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具有经济性好、施工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指出在深厚软土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