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刘万 《探矿工程》2003,30(1):35-37
针对我国基础桩施工对扩底钻头的不同需求,研制了各种扩底钻头,通过生产实际应用获得成功。就扩底钻头的设计种类及用途加以阐述,目的是使这一施工技术能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MRR型的基岩扩底钻头,可钻进硬度较大的基岩,最大扩底直径可达4m,钻头采用滚刀型式,可适用于正、反循环和无循环钻进方式,经三峡坝区施工表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三意 《探矿工程》1996,(3):10-11,2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扩底技术现状、扩底灌注桩的特点、MRR型基岩扩底钻头的结构衣技术参数,结合工程实例对MRR1000钻头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扩大钻孔灌注桩桩底底面积是提高基桩单桩承载能力,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468-A型连杆绞链式基桩扩底钻头(以下简称扩底钻头)是湖南省地矿局468队自行设计研制的用于基桩孔扩底施工的特型  相似文献   

5.
1基本情况广西钻孔扩底桩始于1991年9月施工的南宁市邮政局综合楼。当时我队自行设计制造的自重铰链式扩底钻头已施工了两个1000mm、扩2000mm的试验孔。1号试验孔孔深13m,进入圆砾层3m扩底。2号试验孔孔深5m,在硬塑黄土层扩底。扩底完毕...  相似文献   

6.
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新工艺,多应式扩底钻头特点,成桩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扩底钻头的结构特点,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并根据使用情况提出了几个尚需进一步改进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武长民  梁敏莲 《安徽地质》2006,16(4):301-304
介绍钻头设计思路,计算依据和制作技术要点。采用我公司自制的机械式扩底钻头进行扩底施工,可代替人工挖孔桩扩大头,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旋挖桩斗式集渣两翼钻头扩底成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挖桩以其施工安全、快速、利于环保、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基础工程。国内目前旋挖桩多采用机械旋挖成孔且成孔直径上下一致。为获得较大的桩基承载力,本文介绍了在常规旋挖钻机成孔工艺的基础上,当旋挖钻机钻孔至设计底标高后,将传统的一径到底旋挖钻头更换为自行研制的斗式集渣两翼扩底钻头进行扩底成孔施工,以达到机械旋挖扩底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加了桩端承载面积,单桩承载力或抗拔力显著增加,大大降低了桩基费用。  相似文献   

10.
韩建强  宋庆东  杨明 《地质与勘探》2003,39(4):90-91,94
结合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某高层建筑物基础中的成功应用,对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成桩原理进行了有关的阐述,认为扩底钻头的扩张角α≤25°为宜,且扩底高度范围内岩石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一般不大于6MPa;同时在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时,要求对桩身侧阻力与桩底端阻力进行相应修正。为确保钻孔扩底灌注桩桩端扩大头的施工质量,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采用传统的钻孔取芯法进行检测,并针对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冯美贵  翁炜  蒋睿 《探矿工程》2019,46(6):53-58
针对机械式扩底钻具存在扩孔与取土、清孔分离,工序复杂,孔内沉渣难以清理干净,施工效率低,扩孔质量、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研制了机电液一体化集土式扩底钻机具。重点研究集土式扩底钻进施工工艺,集土式扩底钻具的机械结构设计、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并进行机电液一体化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机电液一体化集土式扩底钻机具集扩孔、集土功能于一体,扩底直径准确、扩孔精度高,减少工艺步骤,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旋挖钻进扩底桩的施工需求,实现智能化扩底钻进。  相似文献   

12.
扩底楔形桩竖向抗压和负摩阻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底楔形桩是基于结合常规扩底桩和楔形桩的优点而开发的一种新桩型,能同时提高桩侧正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并能有效降低土体沉降引起的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扩底楔形桩的受力机制和施工方法;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通过针对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对该新桩型在竖向抗压和负摩阻力特性方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与等体积混凝土的常规扩底桩、楔形桩和等截面桩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研究了桩端土体与桩周土体模量比、楔形角、扩大头直径以及桩体模量等因素对扩底楔形桩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等级地面堆载作用下,扩底楔形桩中桩侧负摩阻力引起的桩顶下拽位移最小、桩身下拽力值介于常规楔形桩和扩底桩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扩底桩端阻力折减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平  高广运 《岩土力学》2006,27(12):2282-2288
目前人们对大直径扩底桩端阻力折减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从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机理入手,通过桩端面积不同的对比现场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分析等,对大直径扩底桩的端阻力折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直径扩底桩端阻力折减系数实质上是一个与基础结构特性相关联的尺寸效应系数,只是在形式上表现为变形折减或强度折减。在保证桩端土变形和强度满足上部结构要求的前提下,相对折减系数法以增大桩基的沉降为代价来提高桩基设计中的桩端承载力。最后提出了一些其它应注意的端阻力折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砂土中竖向荷载作用下低承台2×1和2×2扩底楔形桩群桩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试验,测得不同荷载等级下桩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端阻力以及桩身轴力等分布规律,同时开展扩底楔形桩单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作为对比分析。结合JGJ94规范规定的承台效应系数和群桩效应系数,对扩底楔形桩群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试验条件下竖向荷载作用下低承台2×1和2×2扩底楔形桩群桩的综合效应系数分别为1.16和1.10;无承台作用下2×1和2×2扩底楔形桩群桩的群桩效应系数分别为0.95和0.88;理论计算中扩底楔形桩承台效应系数和群桩效应系数可以参照等直径桩的相关规范取值。  相似文献   

15.
高广运  张婧  郭星宇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5):230-233,238
为了分析不同土体参数对扩底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均匀地基中不同土体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土体模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变化时扩底墩的竖向承载性状。分析表明,扩底墩基础以端阻力为主,土体模量和内摩擦角对其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较大,粘聚力影响较小。因此扩底墩持力层应选择土体模量和内摩擦角大的坚硬土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夯扩桩静载荷试验的相对沉降值与单桩承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总结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确定夯桩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同一试验场地厚层非湿陷性黄土状土中8根大直径扩底墩、2根等直径桩的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对扩底墩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扩底墩直径D的增大,虽单位面积极限端阻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墩的极限承载力Qu增大;当D和墩身直径d不变时,总极限侧阻力所占墩顶极限荷载的百分比随长径比L/d的增大而增大;d不变时,随长径比L/D的增加,各墩的墩顶荷载呈起伏变化,总端阻所占百分比(比等直径桩大)相应降低,平均极限侧阻力(比等直径桩小)相应增大,而L/D = 3时,其承载性状较好;在扩底墩墩身直径d与等直径桩相同、入土长度相当的情况下,前者承载力比后者大,且沉降小。  相似文献   

18.
对3根埋有应力测试元件的钻孔扩底灌注桩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桩底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为中部大、两边小(〉6000 kN),桩端扩大头上斜面土压力随桩身沉降增大而减小,各土层侧摩阻力达到极限时所需桩顶位移为12-19mm。试验还表明,桩侧摩阻力达到最大值后的“软化”现象非常明显,根据试验实测数据的计算,软化后的侧摩阻力衰减为20%~30%,各土层侧摩阻力实测值也普遍比规范给定的理论计算值小9-17%。  相似文献   

19.
戈壁地基扩底掏挖基础抗拔试验及其位移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和新疆7个戈壁碎石土场地完成了46个扩底掏挖基础抗拔现场试验,分析了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的阶段特征,应用L1-L2方法确定了所有基础抗拔承载力和位移。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实测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各试验基础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拟合参数取值及其统计规律,给出了同时考虑抗拔基础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模型误差和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不确定性时基础荷载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戈壁碎石土扩底掏挖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呈初始弹性直线段、弹塑性曲线过渡段和直线破坏的3阶段变化规律,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可较好拟合基础实测荷载-位移曲线,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不确定性可转化为该双曲线模型拟合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强度和变形统一的工程设计更有利于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纵截面异形桩(扩底桩和楔形桩)、等混凝土用量常规等直径桩的水平向承载特性进行对比模型试验研究,测得不同水平荷载等级下扩底桩和楔形桩的内力、变形、极限承载力和桩侧土压力分布等变化规律特性;初步探讨3种桩型的水平极限承载特性和桩侧土压力分布规律。考虑纵向截面异形效应,基于水平土抗力与水平位移(p-y)曲线法建立纵截面异形桩水平向承载特性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弯矩分布规律,并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试验条件下,等混凝土用量楔形桩的水平向承载力比等直径桩的高,砂性土和黏性土中楔形桩水平向极限承载力约分别为等直径桩的1.25倍和1.33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土层下水平受荷纵截面异形桩的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