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琳  曾光善 《贵州气象》1999,23(4):40-41
1概述贵州省气候资料二级库开发应用研究是从已信息化的非实时地面气象资料中选取温度,降水,日照3种常用气象要素,基于模式数据(A0文件)和标准格式(W文件)这两大类信息化资料文件,通过数据式转据,统计加工生成4类数据库:历史统计库,当年统计库,历史逐日资料库和30年要素值平均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数据服务环境,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化资料的效益。2系统配置及特点该数据库软件采FPW2.5及C语言开发,可在配置有WINDOWS95(98)的系统环境下运行,有以下3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城市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锁坤  刘其顺 《贵州气象》1995,19(2):3-47,T002
利用1961-1990年贵阳市及郊县共8个气候站常规地面资料和市区3次布点观测气象资料及1990-1992年贵阳探空站测风资料,采取有别于平源城市的资料处理方法,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山城贵阳市的温度、湿度、降水、风、辐射、日照等主要气候要素场的时空分布基本特征、城郊差异、历史变化规律有未来可能演变趋势,对城市“热岛”、“干岛”和气象灾害也作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成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气侯对  相似文献   

3.
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可提供的气候资料产品清单1地面资料库1.1要素库介绍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以19个常规地面气象要素为基本项目,分建19个要素库,其来源为标准处理文件(W文件)。各要素库中以一天为一记录,按日期顺序排列,各月记录长度相等,不足31天的补空...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牡丹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8年山东菏泽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结合该地区牡丹萌芽期、现蕾期和开花期3个主要生育期的气象指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日时间尺度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采用几何平均方法建立牡丹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1)牡丹的综合气候适宜度随发育期而变化,表现为开花期现蕾期萌芽期,数值均在0.5左右;(2)牡丹的平均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分别为0.78、0.24、0.85,温度和日照均能满足牡丹适宜生长的需要,降水是影响牡丹生长气候适宜的关键气象因素;(3)2001年以来,牡丹的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气候变化对牡丹主要生长期无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陈正旭  陈亮  陈晔峰  洪月英 《浙江气象》2012,33(1):27-30,46
为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和应用维护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市县局监测预警业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实况监测、要素时序图、本站气候概况、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等主要功能。该平台可提高预报服务一体化的效率,提高各类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的应用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特别是市县气象局探索建立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多气象资料应用途径,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提高气象要素重新分析、气象要素极端值监测分析等气象灾害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VB6.0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开发出一套气象生活指数预报系统。此系统可以实现各种气象生活指数的实时预报;建立了气象要素资料库和气象生活指数库,可方便地对历史气象资料和各类指数进行查询。一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在气象科技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常规天气要素客观分县预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T106数值模式的历史资料及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预报因子,采用MC18方法建立甘肃省80个站的极端温度、风、云量、有无降水等常规天气要素的预报方程。投入业务运行后,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为预报员提供了一种客观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10.
1天气气候概况1997年本省春季回暖早,温度变化比较平稳,光照充足,气温偏高;夏季气温持续偏高,积温偏多,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多;秋季气温偏低,日照与常年持平,降水偏少。21997年水稻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资料来源:温度、降水、日照、积温,水稻生长状况资料来自农业气象旬(月)报;水稻产量来源于省统计局。21苗期3~4月气温全省普遍偏高;冷空气活动弱,温度变化比较平稳;回暖早、回暖快,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日期较常年提前2~6d,所以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播种比常年提前1~sd,4月中旬基本完成播种,出苗期…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的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充分运用SQL2000数据库、VB6.0等编程语言、Surfer8.0后台绘图功能以及插值功能,根据韶关各地的地质结构特征、地质灾害易发区资料以及历史个例、实况降水历史资料、多家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广州中心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雨燕)”产品、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遥测站降水实况资料,制作出韶关市未来3、24和48h预报精细化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显示,预报结果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12121气象电话、决策服务平台、手机短信以及互联网站发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兴安盟突泉县1982—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大田发育期观测资料,对玉米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历年气象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显著,表明本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我盟玉米气候适度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得出影响兴安盟玉米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其次分别为温度和日照;兴安盟日照对玉米的适宜度最高,其次为温度,降水的适宜度最低,近34a中,温度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变化,降水适宜度年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张春艳  陈国勇  朱健 《浙江气象》2006,27(3):34-38,41
为适应气象预报业务、气象科研开发和气象科技服务的需要,建立了绍兴市地面气象观测历史资料数据库,并配套开发了两个气象资料数据处理软件,可实现数据实时追加、数据修改、手工录入等功能,并提供使用帮助。数据库的建成为业务、科研及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基础最主要的的资料库。本文在介绍数据库设计思想的同时,对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各兄弟台站历史资料的整编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渭南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夏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分析渭南市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日照、降水和气候适宜度特征,以及全生育期各种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渭南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乳熟至成熟期渭南夏玉米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日照适宜度最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北部温度适宜度最大,南部降水和光照适宜度最大,总体气候适宜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大,南部最适宜种植夏玉米。  相似文献   

15.
茅台酒用高粱产量品质与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仁怀市茅台酒用高粱栽培基地气象要素对高粱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期.采用空间曲面插值方法,对仁怀及周边气象站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100m×100m的高分辨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然后应用种植在海拔370~1301m的127个地段高粱数据与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对产量影响主要在齐穗期后10d~40d;降水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段在齐穗前50d到齐穗后40d.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都十分显著(>99%置信度).降水、日照与单宁含量呈现较显著反相关(>95%置信度),并且都出现在齐穗前20d ~50d左右.但气象因子与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以各级气象台(站)现象气象业务通信网络为工作平台,利用气象台(站)每日播发的观测资料常规报,建立本地所需的基本气象要素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读取相关气象站点的降水、积雪等气象信息,进而自动生成,打印“雨(雪)情公报”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表”规定的统计项目,对广西近三十年(1961—1990年)气候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侯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表”规定的统计项目,对广西近三十年(1961—1990年)气候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候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VB6.0开发语言编程,建立了地市级中长期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实时资料的自动采集、历史资料的快速查询以及中长期天气预报的人机交互分析等功能,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在中长期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中的手工操作问题,能满足各用户对中长期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龙里县、长顺县、都匀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20年4月1日-9月30日逐日日降水和日照资料,按日降水>0.1mm,日照为0h记为1个阴雨日,连续6个阴雨日以上且过程总降水≥30mm算为1次连续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黔南州连续阴雨天气过程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灰色GM(1,1)方法预测黔南州3地连续阴雨天气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在1964-2020年间,都匀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的年际变化周期为2a,龙里和长顺为3~4a;都匀连续阴雨的日数和次数多于龙里和长顺,且过程总降水量也大于龙里和长顺;都匀连续阴雨天气预测周期约为2a/次,龙里和长顺的预测周期约3~4a/次;其研究结果对连续阴雨天气的监测、防治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具有参考意义,也为接下来研究黔南州农业气象灾害做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