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地雷达是一种浅部勘探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近年也开始用于工程病害检测以及人防工程探测.本文介绍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分析其用于地道探测的可行性.实例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探测技术,其在地道探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已知在已揭露的地下人防巷道上方高密度电阻率法中温纳装置、三极装置的试验以及异常特征分析,说明利用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差异,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人防巷道工作时,应选择好装置类型,且要正确地识别其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3.
科学有效地对既有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已成为保证城市地下安全的关键。为了克服现有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荷载结构法,将土体对人防工程衬砌的作用转化为荷载以及地基弹簧作用,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模拟衬砌结构损伤情况,通过荷载增大法和刚度折减法得到衬砌的安全系数值K1;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土体-衬砌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结构或围岩土体破坏时的安全系数值K2。结构的整体安全系数K为两者的较小值。利用上述方法分析了裂缝工况、水位变化等不同因素对结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均可用于人防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结构的安全系数主要受裂缝和水位的影响,裂缝越深,对结构的安全越不利,安全等级越低;当地下水位高于结构底部且内部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越安全;结构内部不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安全系数越小。人防工程结构安全的定量评估有利于工程后续处置,研究成果为地下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志飞 《城市地质》2015,(Z1):89-94
地道塌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面塌陷灾害,它是先前开挖的人防工程年久失修之后塌陷至地表所致。为减小灾害损失,有效实施治理工程,需要开展详细的灾害勘查工作。本文以实际工作为例,在分析工作区内各类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查明地道塌陷灾害的分布现状,然后利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钎探和槽探等方法,综合研究分析,准确查明地道的埋藏情况和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5.
电法勘探在铝土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铝土矿层与围岩的电性差异,在豫西地区运用电法勘探中的中间梯度法、激电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寻找隐伏型铝土矿.通过物探加钻探的勘探模式,降低了勘探成本,加快了矿区勘探进度.  相似文献   

6.
三维直流电法勘探在地下人防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某废弃人防工程勘察项目为例,介绍了3D直流电法勘探的施工技术极其在工程勘察领域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金家庄地区应用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寻找金矿的效果.矿床赋存在变质岩地层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矿化比较强烈的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石具高阻和高极化率,用上述方法圈定矿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于许多规模小,深度浅的地下人防工程,用地震反射波法查明它们的地下的分布和大小,在江西临川市某区,我们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根据当地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适当的资料处理,得到了清晰的地震时间剖面,根据时间剖面上反映出来的反向工白区,较好地推断出了该区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位置和防空洞的深度,宽度等,为该区一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电阻率法和自然电场法在河南省鲁山中汤、温汤地区寻找地热的成果,阐述了电法勘探寻找地热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高雄 《广东地质》2002,17(2):65-68
通过实例,阐述多种电法在已知金矿化带上的应用效果.同点激电法、联合剖面法和自然电场法都存在异常,联合剖面法异常反映较好,同点激电法次之.在开展电法寻找金矿中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