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通信链路,将地理上分散配置而又独立的计算机和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多个用户资源共享的多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又称网络拓扑,它是指一个网络的线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几种常见的网络拓扑形式是:树形拓扑;总线拓扑;星形拓扑;环形拓扑;网形拓扑。根据网络结构和性能,可以分成几种  相似文献   

2.
郎洪亮 《气象科技》2006,34(Z1):1-4
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基于电信运营商的公共网络系统。由于带宽的增加,网络连接和运行中都会遇到新的问题,网络管理和应用问题更为复杂。文章介绍了构建全国气象网络基础架构所涉及的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分配、路由及组播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的设计思想和连接策略,同时也涉及宽带网络业务切换方法和策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无线Mesh网络是无线局域网和移动自组织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无线多跳网状拓扑网络,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无线Mesh网络的通信结构和特点,对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常用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线性横摇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执行依赖启发式动态规划(ADHDP)方法的在线学习最优减摇鳍控制器.在设计过程中直接使用输入输出数据获取系统状态值.利用评价网络来逼近针对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函数,并通过执行网络获得最优控制律,这两个网络都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即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这两个神经网络不仅可以使用实时测量数据,也可以减少船舶横摇模型的内部误差和不确定性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DHDP控制器对于降低船舶横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固定,不能重新配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仿生硬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修复方法,采用仿生硬件实现动态可重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以使节点能够自主地、动态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在其部分硬件失效情况下进行节点的仿生自修复.该研究提出了相关节点的仿生自修复方法,研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阵列的仿生自修复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节点的自修复能力.对于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移动基站的防雷能力,结合移动基站防雷地网的建设和维护经验,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地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直击雷保护系统、感应雷保护系统、移动基站地网的类型和组成。  相似文献   

7.
针对控制器存在随机不确定性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所有智能体状态达到一致的控制问题.首先,假设智能体连接网络拓扑是无向、固定和连通的,而且每个个体的控制器存在相同的随机不确定性,最终得到了融合随机控制器增益不确定的闭环控制系统模型.应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和鲁棒控制方法,得到了一种保证误差状态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进一步通过一系列矩阵变换处理技巧,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存在条件转化为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问题.最后应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设计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孙婧 《气象科技》2006,34(Z1):48-51
IBM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承担着中国气象局(CMA)主要气象业务科研模式运行任务,内部的网络主要采用速度为100 bps的以太网络和IBM的高性能交换机(HPS)网络,其中主要的数据交换是通过HPS来实现的。该文主要介绍IBM Switch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技术特点,硬件连接和拓扑结构,并根据在CMA的实际配置情况,阐述了如何对它进行配置、实际连接情况以及主要配置信息,同时从日常维护的角度介绍了两种管理方法、日志文件查找和基本故障诊断方法,并对HPS在2005年的故障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地网综合设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杨召绪 《广西气象》2006,27(2):40-42,53
为了提高移动基站的防雷能力,结合移动基站防雷地网的建设和维护经验,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地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直击雷保护系统、感应雷保护系统、移动基站地网的类型和组成。  相似文献   

10.
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地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直击雷保护系统、感应雷保护系统、移动基站地网的类型和组成.  相似文献   

11.
Climate change is likely to drive migration from environmentally stressed areas. However quantifying short and long-term movements across large areas is challenging due to difficulties in the collection of highly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solved human mobility data. In this study we use two datasets of individual mobility trajectories from six million de-identified mobile phone users in Bangladesh over three months and two years respectively. Using data collected during Cyclone Mahasen, which struck Bangladesh in May 2013, we show first how analyses based on mobile network data can describe important short-term features (hours–weeks) of human mobility during and after extreme weather events, which are extremely hard to quantify using standard survey based research. We then demonstrate how mobile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allow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damental parameters of migration patterns on a national scale. We concurrently quantify incidence, direction, duration and seasonality of migration episodes in Bangladesh. While we show that 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of migration episode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duration of migration episod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 and out-migration between areas is unexpectedly weak. 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described here provides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current methods in studies of human mig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气象实时资料传输中大量气象数据小文件的高时效传输需求,对其中的数据传输服务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网络状况的自适应数据传输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优化网络传输协议并使用文件压缩技术,通过获取网络传输线路上的实时参数,实时调整压缩参数和网络传输参数以优化传输性能。在自适应压缩时,通过试验分析和归纳,确立了气象数据小文件标准为文件小于50 KB;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设计了基于实时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压缩等级的算法。在自适应传输参数调优中,研究了TCP缓冲区大小和TCP并发连接数在GridFTP协议中的重要性,针对实时网络状况,分别设计了自适应调整TCP缓冲区大小和TCP并发连接数的算法,算法提升传输性能65%。对以上提出各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进行试验验证表明,融合压缩和网络传输的自适应调优方法能显著提升气象小数据文件的传输性能近500倍。  相似文献   

13.
自驾、客运和货运活动中,行驶路段天气状况已成为关系安全行驶的关键要素,使得个性化、精细化的自驾天气信息服务作为专业化气象服务的新需求越发强烈。为满足该需求,提出一套自驾天气服务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以计算机Google Maps地图方式定制路线,手机客户端接收服务短信为目标完成设计。该设计以"数据→信息→知识→产品"的思路处理气象数据,获得的客观分析格点场气象服务信息作为气象服务基础;路线处理以Google Map API解析用户定制路线的JSON为基础,采用PrimeFaces的Decoder方法和分布函数过滤得到途经点路线的地理坐标集;最后对定制用户以短信方式提供途经点的气象信息服务。基于本模型开发的自驾天气服务系统已经投入试运行,开拓了新的短信气象服务业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的接入、栏目设置及使用,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能通过门户系统进行公文收发和信息上报,其它局域网用户可通过其专网网站了解全省政府系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基于Android的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峥  赵科科  许皓皓 《气象科技》2014,42(1):99-103
为了丰富移动气象信息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使用Java,C#,VB,Delphi编程,开发了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系统以用户体验为切入点结合智能终端特有的设备特性和移动应用软件特性提供创新型移动气象产品。该系统是一种集气象信息处理、发布和接收为一体的服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获取气象信息。介绍了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客户端设计。详细阐述了采用Java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研发移动客户端软件过程中所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手势控制、GIS服务、软件管理、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如今是科技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Internet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各市局气象网站也相继开通,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软硬件资源和因特网资源,共享一个Modem使多台机器上网已是一个趋势,要实现这种功能需要软件支持,这就是代理服务器软件或网关软件,汕 尾市气象局通过YGATE(r)HomeNetwork4.0软件实现了局域网中一条电话线、一个Modem,一个ISP帐号多机上网。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in deciding on the structure of BP neural network in operational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tendency for the network to transform to an issue of local solution,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SO-BP) model is proposed for monthly mean rainfall of the whole area of Guangxi. It combine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with BP, that is, the number of hidden nodes and connection weights are optimiz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O operation. The method produces a bet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nitial connection weights, trains the traditional backward propagation again by training samples. The ensemble strategy is carried out for the linear programming to calculate the best weights based on the “east sum of the error absolute value” as the optimal rule. The weighted coefficient of each ensemble individual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earning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the neural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