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建设是自治区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三站四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稳定的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获取高质量、稳定、连续的区域性天气、气候资料,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是我们建站的最终目标。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是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通讯为一体的气象观测设备。数据采集部分包括雨量、温度和风速风向等传感器;数据处理部分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按照气象要求进行运算与分析;数据存储部分采用动态链表方式存储小时气象数据,最多可以存贮3个半月的气象数据;数据通讯部分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2.
这种称重式雨量计使用一只石英晶体元件作为重量传感器,整个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传感器单元和显示/记录器单元(图1)。图2是系统构成图。  相似文献   

3.
张永丰  曹东生 《高原气象》1990,9(2):177-182
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建立局地网络的微气象观测系统,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集中实时处理。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五个(或更多)观测子站组成,是一个点到点的通讯网络。该系统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提供了手段和方便。整个系统分两部份介绍,本文作一总体概述,第二部份说明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4.
杜强 《广东气象》2001,(3):28-30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目前使用的AWOS2000自动观测系统的测风系统是由芬兰Vaisala公司的WAV15风向传感器、WAA15风速传感器和其它相关设备(数据采集包DCP和计算机处理部分)组成的.通过对风系统故障检修的实践,我们找出了用国产IC替换原器件的成功经验,大大缩短维修周期,有效提高设备正常率和完好率.  相似文献   

5.
1 DSD1自动雨量站网介绍DSD1自动雨量站网由4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DSD1遥测雨量仪、数据通信网络、中心站、雨量数据查询终端。DSD1遥测雨量仪建在各个乡镇,其由雨量感应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通讯模块组成,通讯模块内置了一张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SIM卡,每小时向中心站以短信的  相似文献   

6.
1电脑COM1故障自动站安装后,数据采集器面板显示,自动站数据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别细微,数据采集器数据正常,但数据无法导入自动站数据采集软件(软件信号灯SYN保持红色不变)。点击“我的电脑”,查硬件设备,COM1设备上显示黄色问号,重新安装COM1驱动程序,仍然如此。将信号线由COM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气象》2018,(9)
正《自动放球系统技术指南(试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编著该书由自动放球系统概述、自动放球系统建设要求、自动放球系统业务操作、L波段业务软件(自动放球系统版)和自动放球系统维护维修五部分组成。书中内容涵盖了自动放球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功能用途、选址要求、建设  相似文献   

8.
胡少轩 《山西气象》2009,(3):37-37,43
1APS雨情自动收集系统简介 APS自动雨情收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雨量站、采集中心站。雨量站位于远端监测现场,由雨量传感器、雨量遥测仪(数据采集器与采集器中的数据传输模块)组成。雨量传感器将降雨转化为脉冲信号传输到雨量数据采集器中,采集器中采集控制部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数据存储、上传,数据上传的主用方式采用GSM移动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9.
1 WP3103型自动气象站简介  WP3103型自动气象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器、气象要素传感器和电源组成,自动采集、记录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和气压等气象探测数据。WP3103型自动气象站,既可作为一个独立测站使用,又可以由一个中心采集站和若干个气象站,通过有线(电话)或无线(电台)组成自动探测网。本系统主要用于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自动监测,同时也适用于军事、水文、海运、航空等部门的气象探测需要。WP3103型自动气象站利用传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温度用PT100铂电阻;风速传感器为三杯式…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组成自动气象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和主控微机 4部分组成。采集器采用澳大利亚的DT5 0 (B型自动站 )或DT5 0 0 (SE型自动站 ) ;传感器主要有温湿度、气压、雨量、风向、风速、地温 ;电源系统为蓄电池给采集器供电。蓄电池参数如下 :开启电压 12 .3V、关闭电压 11.9V、开始充电 12 .7V、停止充电 14 .7V。2 日常维护自动气象站的许多要素平时不需要维护 ,如地温、气压、风向、风速和采集器等。需要维护的要素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计算机。计算机每天应重新启动一次 (必须在两个正点之间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