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对致密陡谱源1150+497进行双波段全偏振观测,获得该源在5GHz和8GHz波段的偏振流量和偏振矢量分布结果,发现该源偏振主要集中在核心处,并通过对三个频率偏振角的拟合,首次获得了源1150+497毫角秒尺度的旋转量约为66 rad/m2.移去旋转量后,获得该源毫角秒尺度的内禀磁场分布,显示磁场矢量与喷流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162个射电源,其中包括了47个BL Lacs ,21个galaxies ,94个平谱射电类星体( FSRQs ) ,这些源是通过Michigan大学的26m的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大多数源都包含了3个波段的观测数据:4 .8GHz ,8GHz和14 .5GHz。文中计算了3个子类的平均的流量密度,并且得到了相应的谱指数(αwei) ,αBL=0 .08±0 .28 ,αGAL=-0 .91±0 .32 ,αFSRQ=-0 .14±0 .4。同时也讨论了这些源的射电性质,其中包含了谱指数,流量密度和红移之间的关系,流量密度和谱指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对3个致密陡谱源3C43、3C48和3C454进行中心频率1.6GHz的观测,获得总流量图和各个子源的结构等信息.对比已有的数据,分析源3C43和3C454的流量变化和各个子源的位置移动,发现3C43的总流量、各子源流量、各子源的相对位置在14年内比较稳定;3C454的总流量和各子源流量也比较稳定,但两个子源相对核心的偏离速度分别是光速的21.6和17.7倍,存在明显的视超光速现象.同时通过对L波段4个频率的总流量结果进行谱指数拟合,获得源3C43和3C454的谱指数分别是0.63和0.86,符合致密陡谱源谱指数α≥0.5的定义,也与已有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致射电波段观测性质的变化.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74个光学波段证认的“变脸”AGN、90个“变脸”AGN的候选体.基于这个目前最大并且选源方式多样化的非完备样本,探讨了“变脸”AGN在射电波段的观测性质.从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先导设备(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 Pathfinder, ASKAP)和美国甚大阵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的4大射电巡天观测中,发现了51个“变脸”AGN (含21个候选体)在0.9–3 GHz存在射电波段的对应体,样本的射电探测率约为41%,与一般AGN的射电探测率无显著区别.此外,分析了这些源的射电谱指数,发现在1.4 GHz和3 GHz频段“变脸”AGN相对于一般射电源有较平的射电谱.该统计结果或可解释为“...  相似文献   

5.
对BLLac天体PKS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的光变时标,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所致。由此可解释X射线谱的观测特征,特别是X射线幂律谱高频端的陡化。  相似文献   

6.
对BL Lac天体PKS 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光变时标tD≤2000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由Edelson和Krolik提出的离散相关分析方法,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因天文观测的不规则性而引起的时间分布不均匀的不同波段之间流量的相关分析,取两种极端的情况(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利用它,对AO0235+164在4个波段上流量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O 0235+164在5GHz,8GHz,14.5GHz和光学BI皮段的辐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高频波段的流量变化早于低频波段的流量变化,表明这些波段的辐射(从射电到光学)可能来源于相同的辐射机制,或者辐射是相关的,另外发现,谱指数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5GHz 8GHz和14.5GHz之间多表现为逆谱的形式,种种迹象表明AO 0235 164的射电爆发可能是和激波的形成有关,多波段的频谱分析和频谱演化研究可能是揭示这种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河外射电源变化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评述河外射电源变化的观测进展。首先对几个射电变源的一些专门术语和定义作介绍。然后叙述在整个频谱上各种变化测量的结果,包括流量、频谱和偏振的变化。讨论了VLBI对变化研究的重要影响。简要地触及短时标变化引发的逆康普顿灾变的理论问题,最后,强调指出了多波段同时观测河外射电源在深入了解活动星系核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在5GHz和8GHz波段观测致密陡谱源(CSS)1150+497,获得的5GHz总流量图显示1150+497有单边喷流结构。在5GHz波段该源的西南方向探测到3个亮结,在东北方向探测到一个亮结。在8GHz波段该源的西南方向探测到2个亮结。在5GHz波段,根据子源A和E自1982~2001年间3个时段的VLBI观测成图结果,拟合出它们的分离速度为0.478±0.007mas/year。  相似文献   

10.
李永生  苏步美 《天文学报》1999,40(2):206-212
使用澳大利亚AT对6个近距中等红外光度的IRAS星系在双频上同时进行了观测.其中IRAS20272-4738、IRAS23156-4238探测到射电发射.获得了它们的射电流量、峰值位置、源的大小、频谱指数等射电参数,用红外、射电、光学资料对射电源进行了证认.并结合以前的观测资料讨论了这类星系射电发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